新时期高校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新方式
2021-11-22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文英
文/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文英
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座谈会时强调,中国的教育要把握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解决为谁培养、如何培养,怎么培养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办学的目标,高校是培养党员的重要场所,必须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理想信念坚定、质量高的学生党员。
一、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以及毛泽东、习近平同志对党员质量的论述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质与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量是质的前提,质是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突变。高校党员发展应坚持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在保证一定发展数量的基础上重视质的突破。高校发展学生党员,要坚持本质,也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要求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培养高素质的,能肩负起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责任的接班人。高校发展的党员是未来领导干部的摇篮,因此,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视学生党员的质量。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党员质量。为了确保党员质量,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入党的条件、发展对象和党员的标准。首先是严格入党条件,“后新分子入党条件: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可见党员必须政治观念正确,对党忠诚,有牺牲奉献精神,在工作中积极参加工作,不谋私利,入党不是为了发财,且不能有吸毒、赌博等不良行为。另外,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对象问题,强调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中央关于知识分子的决定,正式表明我们党欢迎并吸收大批的知识分子……做到了能够大胆发展党员而又不让一个坏分子侵入党的组织”。知识分子崇尚思想自由,追求真理,知识分子入党,关键是要从思想上端正他们的政治观念。此外,毛泽东同志还明确了党员的标准,指出党员应是无私奉献,扎根群众的先锋模范。毛泽东同志针对党员发展的入口、党员的标准、入党动机、党员质量都提出了明确标准,为党员的发展、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质量,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这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同志还要求党员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净化、纯洁自己,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党员干部腐败,以提高党员质量、确保党的先进性为目标,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为提高党员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育党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二、当今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学生的特点
(一)国内和平,但国际形势复杂。当今大学生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世界上的某些地方硝烟不断,但国内处于和平、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颠覆与敌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我们进行打压与攻击。例如贸易战、南海问题、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颠覆……国际形势处于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
(二)新媒体的盛行,加大了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导致价值观多元化。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骨子里追求思想自由,不受约束。随着新媒体的盛行,信息高速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网络上传播,各种思潮泛滥,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可能出现偏差。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如果高校不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党员容易在其中迷失,慢慢改变了颜色,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三)当代大学生缺少学习动力,精神空虚。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95后,00后,他们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部分大学生娇生惯养,以自己为中心。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他们,除了经历过学习的苦,很少经历其他方面的苦,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上大学之前,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他们的唯一奋斗目标与动力。上大学以及在大学期间,缺少了奋斗目标、人生理想及信念,失去人生动力,很多大学生开始迷惘,精神颓废,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沉迷于上网、玩游戏、刷视频。因此,大学期间如果缺少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很多学生更加不知道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学生缺了“精神上的钙”。
三、基于时代特点及学生的特点,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复杂多样,部分学生动机不正确、不纯洁、趋向功利性。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泛滥的情况下,学生入党的动机不再像以前那么单纯——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更多的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功利性。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作为获得好处的一个砝码。纵观现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重要的还是纯洁入党动机,从源头上把动机不纯的不良分子拒之组织门外。重温毛泽东同志对入党的要求,虽然社会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毛泽东同志所提出党员的入党条件,在现代社会形势下也是适合的。因此,提高党员的质量,就必须净化党员的入党动机。
(二)部分党员缺少老一辈革命家的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由于当今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党员缺少吃苦精神、奉献精神,这些与党员身份都是格格不入的。学生党员是从共青团员的大学生中发展起来的,生长在这样的土壤中的大学生党员也具有这些方面的特点。笔者担任辅导员所在的学院,需要党员自愿报名参加志愿活动时,学生党员整体响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党员参加活动,存在拈轻怕重的问题。
(三)大学生思想多元化,追求民主、自由。在入党前,学生的政治观念是否正确,立场是否坚定,是否认同共产党纲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等,都难以判断,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学生日常习惯浏览哪方面的文章,思想观念如何,这也是难以监控的,在入党时判断其政治观念是否正确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加强入党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狠抓思想政治教育不放,坚持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以确保党员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以德树人。目前,个别党员干部贪污腐败,抵御不了金钱与美色的诱惑,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应当从源头上把关,杜绝动机不良者进入党组织。学生入党后,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从严治党、从严管党,净化党员的思想,大大减少贪污腐败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如何净化入党动机及培养党员奉献精神,以提高党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想就是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思想的扣子扣好了,其他扣子才能顺利扣好。发展党员也是同样道理,思想上的第一个扣子扣好了,其他方面才能确保方向正确。想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须高标准、严要求,笔者认为,要把好党员入口关及入党后的党性教育,从源头确保党员的纯洁性,重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清除其他不纯洁的思想,让学生党员从身份入党到思想入党,让党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根植于学生党员心中,确保党员思想永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一)把好入党的关口。1.作为大学新生,对党员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当学校号召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对于是否入党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征询父母的意见。如果父母的思想不纯,这将直接影响到子女入党动机的纯净性。因此,家长是学生入党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对子女灌输正确的入党动机;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子女更多地了解党的历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浴血奋战的结晶。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观看党成立、成长、壮大历程,了解党的纲领与章程。如果孩子怀着对党的无比崇敬之情,被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所激励、感化,就可以建议其递交入党申请书;如果不一致,则可以建议其继续深入了解,充分认识再作决定。2.作为高校,应该重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号召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实则应该重视入党理想信念教育,在大一新生中开展“新生党的基本知识启蒙教育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还可以安排一系列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章程以及党的理论,运用身边党员的感人事迹感染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如网络视频、音乐、动漫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党性教育,激起学生对入党的向往。高校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后,应让学生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党有情感,才能申请入党。3.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组织要派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从各方面了解其对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入党动机。如果发现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不能接收其入党申请书;另外,在党校培训前,要对其家庭进行深入的政治审查,了解其亲属的工作、思想情况。组织派人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还应进一步了解其入党动机,利用一定的测量手段,或以问卷的形式,通过设计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选择,之后再进行评判,符合各方面标准的允许发展,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发展。4.学生党员的发展是一件严肃的工作,应杜绝任何因为入党而托关系、说情的情况出现。鉴于党员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时有优势,高校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了个别通过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现象,把一些不成熟的学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秉承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态度,支部书记在学生入党的过程中,要站稳立场,坚持正义,不能因为某某领导打招呼就可以发展其入党,必须要严格按发展程序,了解其入党动机,符合条件、要求,才能入党,否则就不能入党。
(二)重视党员教育与管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与其他党派不同,是由党的性质、纲领、章程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须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个别高校在学生入党后,学生党支部忙于其他事务性的工作,发展党员的任务很重,学生党支部的会议往往停留在党员发展、转正大会上,疏于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组织安排的“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制度,往往走过场、走形式,学生党员的学习没有上心。学生入党后,实际上没有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部分学生重专业学习,轻思想学习,不关注时政,不重注党性修养的培养。因此,要大力推动学生党员的学习。各高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习制度,从入党前到转正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制度。1.高校党委组织部要肩负起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的任务。组织部可与教务处合作,邀请党建方面的专家、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党员开设党的理论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规划一系列的课程让党员学习,并对党员修满分作出明确规定。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党史教育、党风党纪、党章党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影片鉴赏、红色革命歌曲欣赏课等,让党员从感性上了解党,认识党,增强作为党员的光荣感与使命感,坚定跟党走,永不偏离方向。2.各学院(系)党委要肩负起本院(系)教育与管理的职责。按本学院(系)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院(系)的党员教育的计划,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党委书记、副书记每学期给学生党员开展主题报告,定期与学生党员开座谈会,了解党员思想动态、解答党员的困惑。学院(系)还可以举行党员知识竞赛、唱经典红歌比赛等,增强各支部的斗争力与凝聚力。3.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支部作用,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日活动”。做到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党员教育。可以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开展讨论或辩论,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也可以就热点问题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论述,还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祭奠革命先烈,以此开展“知党、信党、爱党”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培养党员奉献精神,做好志愿服务。举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服务型党支部,锻炼党员的意志,培养奉献精神,陶冶党员的道德情操,提高党性修养。鉴于部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毅力,培养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的意识,以培养出吃得苦中苦、对党绝对忠诚的优秀的共产党员。1.学校要培养党员的奉献精神。在校园里营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宣传氛围,挖掘党员爱岗敬业、爱国爱民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宣传,传播正能量。要求全体党员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班级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在学校各社区、食堂等设一些志愿服务岗,号召党员报名参加,如在新生接待日或毕业生离校日,号召党员志愿接待新生或协助毕业生搬行李;在学校重要的活动中,召集党员参加维护秩序等,让党员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培养其服务精神。2.组织各学院(系)带领学生党员参观当地的红色革命景点。在条件允许条件下,让学生党员重走红色革命景点,体验长征路,感受红军当年的艰苦条件,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党员深刻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各院系还可以利用暑期组织下乡活动,带领学生党员到乡下,帮助农民收割水稻等,体验农民的辛苦生活。3.各支部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秉承“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要求党员志愿参加各项活动,每个月至少一个志愿服务日,为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或者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卡,每位党员每学期进行不少于5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党员评优,把做志愿服务的次数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