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税改革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分析

2021-11-22于凤艳林西县财政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8期
关键词:分税制财政收入财税

于凤艳 林西县财政局

一、引言

我国新财政税制作为财政改革的核心,我国新税制和财政分税制的实施初步指明了财政分税制改革的方向。这项改革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这是一种可行的改革方法,但是,财税体制改革也对我国很多地方的经济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描述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虽然取消了过去体制中的重复征税,促进了我国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但确实存在许多不足。这些问题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新财税体制的具体情况,优化其优势,尽可能削弱其负面影响。

二、概述

财政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财政是财政管理的政策。“财政”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财政的实际作用来看,只有充足的财政资金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政府需要资金建立一些公共服务设施,财政可以提供财政支持。第二个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财政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范畴,实施主体是国家的经济行为。通过财政收支,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公平分配。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服务和需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权力,通过强制手段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关系。在税收管理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但是,我国的税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革和完善。

三、财税改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一)促进地方财政稳定增长

财政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够在财税改革实施的支持下稳定增长。对于地方发展而言,财政收入可以为其宏观调控提供保障,为其发展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新财税改革工作中,这一作用将被进一步扩大,有效提升地方财政支持的稳定增长。依照现行财税体系,地方政府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与实际财政收入并不对等,由于上缴金额与上级委托金额的比例没有变化,政府在获得既定财政收入时,其能够用于支配的资金量也会逐渐增多,由此地方政府财税分配自由度、可操作性会越来越高,减少了政府随意征收税款的不当举措。此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得到明确划分,使得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避免权责交叉带来的其他经济问题,对地方政府财税结构起到稳定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充分激发地方政府的财税管理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合理征收,从而能够保证地方经济财政支持的稳定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替代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也在加快调整,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和创新思维逐步为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正逐步向中高端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也在不断适应中国的发展道路。财税政策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我国第二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

(三)提升地方政府财税征收难度

财税改革的推进,不仅对地方经济显示出一定的积极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税征收的难度,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状况复杂繁琐。结合实际改革实践而言,部门地方政府能够控制管理的财税税种范围被缩小,其可征收管控税收种类比较少,多数规模比较大的税收税种均上移至中央政府的财税征收范畴之中,导致地方政府的税收工作呈现出较强的分散性特征,并且也不利于地方政府的掌控,进一步加大了对不同纳税主体的征税难度。此外,部分地区政府所设置的税目免征范围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一些隐形的漏洞,一些纳税主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常会对税收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不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纳税职责,而是为了钻政策的“空子”,形成偷税、漏税的违法问题,因此也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财税征收难度。

(四)减少财政收入

地方经济必然会被财税改革所影响,作为财税改革的关键,分税制是根据税种的差异分成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对于两者之间的却别,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管辖区域和所包含的税收范围的差别。就税收性质来说,财政税收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分税制的施行会大程度提升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中央财政加强对地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地方管理更为有利,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对此加以重视和利用。但是,由于分税制的实行使得原本属于地方的税种成为了国家的中央税种,这样会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大大降低了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的降低又会影响到地方工农业的发展,对于产业扶持计划产生负面影响,更有甚者会引起一系列的不利状况。短时间内,地方政府没有新的金融增长点开发,但是又不能减少相应的工资与补贴支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方财政压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长久下去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国家要求的高质量发展。

四、财税改革基础上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贯彻落实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政府经济分权和市场经济分权,可以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税管理权力,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体系。具体来说,中国在推进财税改革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重点:一是明确分税制和分类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设计金融分配体制,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公民三者关系,推动分税制和分类金融制度的安排和实施;二是细化各级政府权力,细化财政支出职责,并结合财税管理要求动态优化,完善分权裁决机制,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提高权力管理质量;三是完善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结构,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探索转移支付方式;四是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体系建设,通过风险控制机制推动资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发展,确保政府资产保值增值。

(二)注重宏观经济调控

为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确保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完善构建相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地方政府需在符合宏观经济调控需求的前提下,将新的财税体制贯彻落实到各项财税工作环节当中,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动规律对地方企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展示财税改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从而更完整的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另外,地方政府在财税管理工作中也必须紧紧把握住区域经济的税收来源,合理调整税收管理机制,以便于快速高效的实现财政收入的最优效益。并且,地方企业也应积极主动的适应宏观政策,根据市场规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地方财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构建税收征管体系

在法治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推进财税等相关法律建设,可以提高财税管理的规范性,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有序发展。针对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关部门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税费立法。比如,加强资源税和环境税的立法,探索在从价税普遍征收的基础上扩大资源税的范围,探索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运用法律手段提高税收对节能降耗的调控能力。此外,要积极提高地方税权,适当扩大地方税法权,下放管理权,提高地方政府参与财税改革的积极性。二是优化税收征管,完善税制。财政部门要不断优化增值税,减轻流转税税负,制定免税和退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推进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运用税收管理刺激消费,促进社会公平;全面推进税收征管科技创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四)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要从整体上提高财税工作的整体水平,必须提高财税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财税部门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确保最终录取的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避免招收一些“后门”和“关系”人员进入本单位,降低整体财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二,财税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培训活动,鼓励财务人员继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要不断培养财会人员的责任感,使财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事,避免一些错误操作,进而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最后,应建立一定的评估体系。通过检查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可以鼓励他们努力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可以给予一定的奖惩,不断鼓励他们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财税政策是促进地方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财税政策手段调控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财税政策的方式方法。这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努力巩固和促进中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分税制财政收入财税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我国国地税机构改革的背景及方向分析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治理理念视角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
分税制改革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与房价关系研究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浅议我国分税制改革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