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路径浅析
2021-11-22陶玲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陶玲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不可或缺;但资金的使用又是有成本的,受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许多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那么,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结合GT公司的实践,笔者试分析梳理如下:
一、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外部原因分析
(一)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经济是有周期性的,金融形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会趋紧,导致利率上升,资金供不应求,成本“水涨船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自然会加大;反之,在经济低迷时,货币政策会比较宽松,利率下调,资金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企业融资成本自然会降下来。因而,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如果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二)行业性差异的影响
作为经济调节的工具,货币政策在行业支持上同样体现了差别,如果是鼓励类的行业,如环保产业,会通过“绿色债”等优惠金融产品来给予支持,如果还有财政政策的加持,甚至还会有贷款贴息,企业的融资成本就相对较低;但如果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如房地产产业,需要“白名单”才能支持。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融资难将不可避免,融资贵的问题则更突出,这就需要企业发展要顺应国家产业发展的大势。
(三)空间性差异的影响
根据融资来源地的不同,融资成本也有明显的差距。一是存在国际和国内资金成本的差距,因而,能在全球配置资源(包括资金)的企业比只能在国内配置资源的企业,要有更多的选择权,包括在资金成本的降低上有更多的选择权;二是存在国内不同省区实际融资成本的差距,能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企业,比只能在一地配置资源的企业,也要有更多的选择权,比如东部省区普遍重视上市工作且成效显著,上市公司数以百计,而中西部多数省区企业上市成效不显,多个省区的上市公司只有几十家,更容易上市,也就更容易融资,也就有更强的融资议价能力。
二、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内部原因分析
(一)企业股东实力强弱的影响
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国企的融资议价能力比民企要强?中央企业的议价能力又比地方国企的议价能力要强?这背后折射的是企业股东的实力不同,融资成本也有所不同:股东实力越强,金融机构给予的信用越高;同时,当企业融资需要股东担保时,实力强的股东会被认可,而实力弱的股东可能不被认可,企业要解决增信问题,需要找担保公司来增信,而这不是无偿的。
(二)企业自己实力强弱的影响
“打铁还得自身硬”,股东实力再强,也只能是“扶上马送一程”,要长效地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自身要快速把自己做强做大,提升盈利能力。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越强,资产增值保值效果越明显,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
(三)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不同的影响
投资人、金融机构不仅关注企业拟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如何,还会关注企业以往的发展历程,看企业过去是否发生过较大的风险,以及企业是怎么解决风险问题的;看企业的管理团队是否优秀、专业;看企业的公司治理是否科学;看企业在风险管控上是否有完整的体制机制。
(四)企业融资渠道拓展能力的影响
如同招投标能降低成本费用一样,企业的融资渠道越多,选择性越强,与投资人或贷款方的议价能力就越强,融资成本降低的空间越大。反之,如果融资渠道过窄,则融资成本将居高不下。
三、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方法路径分析
(一)持续提升企业权益融资比重
在投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无成本”的权益性融资比重越大,有成本的债务性融资比重越小,则总体的融资成本越低。以GT公司为例,重点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无论是存量项目还是增量项目,均尝试通过股权出售、增资扩股或合资设立的方式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已经超过70%,有效解决了相当部分的资本金来源。资本金是不需付息的资金,同时,随着资本金占总投资比例的提高,负债融资的规模比例会下降,总体资金成本会降低;二是加快基金业务的发展,吸收多个政策性基金投入到GT公司的项目;三是不停步的推进资产证券化的步伐,将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筹措到的资金,投入到公司的多个项目。
(二)持续增强企业规模实力
企业的业务规模、资产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越能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企业也能增强议价权。以GT公司“十三五”期间为例,GT公司推动主业快速发展,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年度经营目标分解、落实和考核,协调解决经营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抓好“开门红”“双过半”“年末冲刺”等关键时间节点经营策划,财务状况保持良好态势,推动集团经营业绩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指标成绩突出。2016-2020年,GT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24%,从2016年成为当地区直企业首家营业收入突破千亿的企业,努力向“两千亿”奋进;资产总额年均增长20.05%;净资产年均增长16.81%;利润总额亦得到明显的增长。2020年,GT公司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490位,成为其所在地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三)持续优化企业产业结构
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越多,企业获得融资政策支持的力度就越大,融资成本的总体降低就越明显。以GT公司为例,历史上也曾投资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导致融资压力比较大;但在后续的发展中,注重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同频共振,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数字经济、大健康、新能源等,不仅融资得到了保障,还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财政资金支持。
(四)持续提升企业信用评级
要获得低成本资金,必须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以GT公司为例,连续六年获中诚信国际AAA主体信用评级,即国内企业最高评级。2020年,其还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Baa2”信用评级、惠誉“BBB”信用评级,为当地区直企业获得的最高评级。不仅总部重视信用评级,所属企业也非常重视,2020年所属企业有5家获AAA评级、2家企业获AA+评级、3家企业获AA评级。评级提升及长期保持在当地区直企业的头部状态,让GT公司的融资成本在当地区直企业中保持较低的成本水平。
(五)持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越多,对少数金融机构的依赖度越小,议价能力越强,获得的融资成本优势也越大。以GT公司为例,一方面继续扩展传统融资模式的份额,在各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稳中有升,获得金融机构授信超2000亿元。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多元融资来源,有条件时甚至拓展到海外,不仅实现公开债券筹资从无到有,更在各发债平台获储架发行额度,被评为优质发行人主体资质;还获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一注册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DFI)资质,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较大规模的优质企业债额度,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优化融资监管企业,储架额度也达到较大规模,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优化审核程序资格,累计注册额度达数百亿元。2019年成功发行当地区直企业首单纾困债,创2017年以来西部地区同级别、同期限、同品种最低利率;2020年并表合伙企业ABN项目成功注册,首期发行额达到规模水平,成为西南地区首笔成功落地并表合伙企业资产支持票据的业务。
(六)持续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金融机构、投资人把钱交给企业使用,非常关注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是资金能否得到最大程度保全的保证。企业的风控工作做得越好,越能得到金融机构、投资人的认可。以GT公司为例,董事会的构成中,外部董事超过半数,来源包括国资委委派的专职董事、外聘专家董事等,在公司治理上避免了“内部人控制”,实现了有效制衡;董事会下设审计和风控委员会,专门管理集团的审计和风控问题;在部门层面,设立风控部,是单独设立风控部门的少数企业;在运行机制上,实行“1+N”的协同监督体系,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1”是指审计和风控委员会,“N”是所有的职能部门,“1+N”协同监督体系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风险事项,解决风险问题,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对重点企业、重点业务进行深入检查。这一全方位的风控体系,得到了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认可。
(七)持续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严格说来,资金利用效率不属于融资范畴,不过从融资需求内在逻辑上说,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实际上会降低融资需求,是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难题重要途径,特定企业在思考融资成本管控的时候应该考虑这方面的路径。以GT公司为例,通过搭建集中账户管理、资金结算管理、统筹调配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内部借款管理为一体的资金集中管控体系,实现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的有机平衡。目前,资金集中管控的企业户数达到近百家,监控资金结算笔数每年超过一万笔。通过年、月、周、日等不同时间维度的资金滚动计划管理,有效保障企业推进区直重大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和企业日常资金运营;通过内部借款、委托贷款及新增注资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资源统筹配置;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形成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议价优势,降低资金结算交易手续费,持续提高存款收益,充分发挥资金集聚效应。
(八)融资成本控制策略
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的控制目标非常重要,只有在明确了成本控制的基础目标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构建资金的管理体系,并严格根据控制目标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真正实现成本控制的科学、合理、法制化,从而保障资金的应用高效率与高质量,促使融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其次,是多种途径的融资方式相结合。因为企业具备多种融资的渠道、工具、方式,此时企业需要从成本控制的实践性角度着手,做好对比分析,以多渠道、合理的融资方式为目的,在满足融资成本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融资成本,规避企业金融风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再次,做好风险管控。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内金融的行业自律性,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的方式,制定并落实系列性的规程与自律公约,从而提高行业的规范性。提高国内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借助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企业本身的风险监测与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借助企业风险的管理体系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构建国内金融的风险预警以及联动模式,以最有效的方式控制单一企业的风险传染、扩散,从而确保国内金融可以持续稳定为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最后,完善征信体系,优化贸易融资效率。互联网及数据信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的征信信息搜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与发展空间,构建国内企业的信用体系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融资困难的直接措施,同时也可以间接地降低投资过程的整体成本。第一,可以借助互联网数据的搜集以及大数据技术,制定统一性的国内企业信息征集途径,尤其是根据中小企业的不稳定性因素,执行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评审模式。第二,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一整套统一性的国内金融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国内企业信息共享与互相交流的需求,增加市场的透明度。第三,可以鼓励一部分满足条件的国内金融企业与银行取得联系,获取银行征信系统的接入权,从而达到信息的共享需求,在增加企业市场知名度的同时约束一些行业内操作不规范的行为,通过金融环境的规范与净化间接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助于国内经济朝标准化、制度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融资风险逐渐成为受企业重点关注的风险,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拓宽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多种融资方式、严格把控企业融资成本及金融风险已成为企业发展急需重视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企业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借助融资途径实现风险的规避和控制,尤其是财务及融资方面的风险,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并总结分析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产融结合道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体系以及资金预算、决算、管理等制度体系,从而推动企业、行业持续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