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X证书的分类、比较及深化路径
2021-11-22柯珂曾钧武汉市财政学校
柯珂 曾钧 武汉市财政学校
引言
为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家在取消会计职业资格准入证书的同时,鼓励会计专业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获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是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一、会计X证书的意义与分类
“1+X”制度试点方案,重点在于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更注重通过X证书来促进学生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从而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指出:1与X相得益彰,1是根本,X是赋能。X是四个“补”:即对学校教育与市场脱节等问题的弥补;对1的补充,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之外,掌握更多新兴职业技能;对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等空白的填补;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修补,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2019年4月—2020年9月,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四批1+X试点证书。从第二批试点开始,涉及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大数据财务分析、金税财务应用、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等会计类证书。结合试点实践,笔者将试点实践中的会计X证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I类证书——延续深化,课证融通
此类证书事实上是学历教育的延续深化,是将原本属于“1”的本专业教学内容分割出来,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力量来完成,或者在“1”的学习中嵌入X的内容,以达到课证融通的目的。以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数字化应用等X证书(初级)为例,虽然不同的培训评价组织(企业)提供的X证书各有其侧重点,但无一例外都是对原本属于“1”的专业知识在某个方面的拓展补充,本质上是对“1”进行了延续和深化,对这部分知识和技能,借助企业的力量,通过X证书的培训和考证,以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X证书以I类证书为主。
(2)II类证书——触类旁通,助推专业群建设
与I类证书相较,II类证书是指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与其相关联专业(如金融、税务、电商等专业)的X证书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的证书。如对会计专业学生展开试点的金税财务应用证书,就属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关联专业X证书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推进了学校专业群的建设,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学生在取得该类证书的同时,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显著提升。
(3)III类证书——跨越学科,一专多能
除前述两类证书外,“公共选修课”式的X证书有其独特的优势,在X证书类型中必不可少。所谓“公共选修”,是指会计专业学生主动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与本专业知识基本无关,但能丰富知识面,拓展就业渠道的其他专业X证书。例如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物流、酒店管理、西式面点等专业的X证书就属于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X证书才真正体现了一专多能的概念。这类X证书目前在职业院校的推行,因受制于师资、场地等软硬件教学资源短缺等原因,尚未普遍推开。
二、主要会计X证书职业能力方向的比较
经过深入学习研究,笔者从职业能力方向入手,对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数字化应用和金税财务应用这四个目前已经广泛试点的会计X证书进行比较分析。
(一)智能财税(初级)证书
由中联集团教育科技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参与的第二批试点的智能财税(初级)证书,分为中小微企业社会共享代理、大中型企业社会共享外包、社会共享管家服务三个板块。综合来看,智能财税(初级)证书从财税基础业务着手,以业票财税一体化为核心,三个板块的总体设计对标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税社会共享新业态和岗位群,既讲求精准度,又讲求岗位群的分布。主要侧重于考核学习者的财税职业技能水平,体现了X对“1”的补位作用。通过学习并取得这门证书,能够培养学习者快速适应财税职业工作岗位初级任职需要。
(二)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
由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参与的第三批试点的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分为财税共享、服务共享、财务云智能技术应用三个板块。综合来看,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面向数据采集、票据录入、会计核算、外勤、税务等岗位,从财税核算、服务办理、智能应用三方面培养了学习者应用智能财务系统进行经济业务审核、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相较于智能财税证书,两者的板块设计和划分各有特点,各板块流程和操作亦有所不同,但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财税共享板块和智能财税证书中的社会共享代理、社会共享外包两个板块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基本一致,都侧重于培养学习者的财税职业技能水平。而服务共享板块则与社会共享管家服务板块的技能结构相似,侧重于培养学习者的服务办理能力。财务云智能技术应用板块则是基于云智能技术的基础,将财税共享板块中的部分财务业务自动化、智能化。
(三)财务数字化应用(初级)证书
由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参与的第三批试点的财务数字化应用(初级)证书,分为基础数据维护及档案管理、财务业务处理、税务云增值税业务处理、资金结算业务处理、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与查询五个板块。综合来看,财务数字化应用(初级)证书从“财务”和“数字化应用”两个层面体现了1+X证书制度要求的“新技术、新技能”特点,依托财务数字化系统,为学习者胜任企业相关财会岗位技能要求提供支撑,侧重于培养财务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水平。相较前述两个证书,财务数字化应用证书的整体结构更加接近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以企业的业、财、税、资四大板块的财务数字化应用工作为依托展开,使学习者具备财务数字化平台基础应用能力、职业理解判断能力和日常业务数字化处理能力。
(四)金税财务应用(初级)证书
由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参与的第三批试点的金税财务应用(初级)证书,分为工商事项登记、税务事项登记、金税盘发行与发票申领、增值税发票开具、Excel财税基础应用五个板块。综合来看,金税财务应用(初级)证书以税务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基于金税三期通用大数据平台,面向企业税务会计等相关岗位,培养学习者的税务实践核心技能。相较前述三个证书,金税财务应用证书在财税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从实践应用角度强化了财务、税务岗位的技能培养。同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税务处理的刚性需求突出了财、税融合工作的具体实操能力要求,更加突出了对学习者税务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会计X证书的试点实践与思考
(一)会计X证书的教学对象基础
以现阶段中职教学对象来看,对已经确定升学到高职或本科而非就业的学生而言,其在中职阶段取得的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法体现就业的功效。同时,由于升学院校的不同,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在中职阶段取得的初级证书,与高职阶段提供的中级证书不能对口衔接的问题。不少学校将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纳入1+X制度试点范围中,相较其他班级的学生,这类学生更多了一重升学压力。对他们来说,要在备战高考的繁忙学习中,抽时间考取X证书,在时间安排上有较大困难。高职衔接本科的“专升本”考试制度同样也会存在中高级证书衔接的问题。
(二)会计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
虽然教育部已经联合人社部探索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但就目前情况看,不同的培训评价组织对职业技能水平的认证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可以说同一专业的不同X证书都有着其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在缺乏行业统一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在学生就业时是否能够得到行业的一致认可,继而达到国家最初对X证书的预期,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来给出答案。
(三)会计X证书的试点培训模式
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来说,在试点实践中,对于X证书的培训,职业院校普遍采取的是由专业教师先参加企业组织的短期培训,取得培训师资格,再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考前进行一段时间的短期集中培训,从而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有速成获取证书,而非真正通过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弊端。同时,出于对普及1+X制度试点面的需求,部分职业院校已经计划逐步将X证书相关课程正式加入专业课程体系,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那么,当X证书培训课程独立成为一门专业课程后,其是否还符合教育部对X证书构想的初衷,是一项纯粹反映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的证书,还是X已经融入“1”中来,作为“1”的一部分,仅以X的名义运行,这一点值得思考。
(四)会计X证书的遴选
目前,各职业院校对于试点证书的选择,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明确的准入及退出的标准。现阶段,从学生层面来说,只能被动接受由学校分配的X证书进行学习,从而缺乏一个主动了解和选择的过程。当X证书的培训与职教高考、专升本复习或备战助理会计师考试在时间上产生冲突时,学生会消极应对X证书的学习,这种现状亟待改善。
四、深化职业院校会计1+X证书实践的路径
(一)归本溯源,升学导向还是服务高质量就业
归根结底,以上在1+X制度试点中产生的种种矛盾的根源,还是在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究竟是升学还是就业。不论是“职教20条”提出的“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还是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到X证书时说:“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学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是要突出技能水平,强化技能评价在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在国家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的导向,都是以服务就业为主的。而一旦以就业为前提,各类X证书不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弥补职业院校学生学历教育不足,以致就业难的问题。同时,由于升学造成的学生获取X证书的时间、精力、动力不足等种种矛盾也都会迎刃而解。
(二)协会助力,制定考核标准,提升社会认可度
1+X证书制度是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积极推广该制度既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在1+X制度的推广实践中,一方面,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联合提供X证书的技术支持公司,牵头组建或联系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技能等级鉴定标准,同时保留各X证书的个性化内容,把握前沿技术知识,使X证书在行业企业中更具权威性和认可度;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的、多维的校企融合,充分发挥培训评价组织(企业)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共建共享,不断向社会输送经过1+X制度淬炼的学生,由这些学生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地验证X证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
(三)课程重组,引进企业导师,构建培训评价新体系
为了配合1+X制度的实施,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地重构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参照X证书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将其按照不同的模块拆分渗透到现有的专业课程中去,重构专业课程,以达到1与X有机结合、贯通融合的目的。同时深化落实工学结合的实践培训机制,在教学中大力引进企业导师,依托1+X制度来调整教学培养活动,促进实践教学、等级考试、岗位能力培养等各个模块的有机统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各类X证书的自由度,以达到一专多能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逐步建立起X证书的分类制度,构建促进多技能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
(四)准入评审,完善X证书遴选机制
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职业院校应该逐步探索建立并完善一套选择X证书的标准,建立学校对X证书的准入评审制度。根据院校实际情况由专家团队,对准备引进的X证书从企业资质、证书类型、先进性、适应程度等方面进行事前评估,遴选出适合本校各专业学生学习,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一专多能,服务其成长和就业的X证书。在试点过程中,应该对该证书的试点情况进行实时把控、考核和反馈。同时,应参考教育部门提出的X证书退出机制,建立学校X证书的退出机制。根据教师、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对试点证书的真实反馈,及时舍弃试点效果不理想的X证书,以其他X证书作为补充。
结语
要凸显现代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以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从开发高质量会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严格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重构会计专业课程、引进企业导师、将会计技能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建立会计X证书和培训评价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来保证会计X证书的质量,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