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分析

2021-11-22孟庆玲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信息安全财务会计

孟庆玲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引言

管理会计是指一种根据企业决策、管理需求,进行经济业务记录、分析的会计工作类型,其相较于财务会计更具目的性,这使其能更为精准地向企业提供运营管理工作开展依据。因此,企业需围绕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展开深入分析,以总结出有效的转型推进措施,让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参考效能,加快推进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的重要性

就目前来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本控制方面,在企业运行中,财务会计的核算、监督范围是整体的资金运动,导致所得到的会计核算结果过于笼统,不能细致地反映经济业务情况,而管理会计则是按照资金用途进行核算,因此,所得出的会计核算结果对于企业来说,更具成本管控参考价值,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支出;第二,风险控制方面,财务会计报表虽然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运营情况,但这种反映方式不够直接,需要管理者根据报表数据自行分析,而管理会计中包含预算等项目,这使得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对比,直观地了解到报表数据所反映出的信息,帮助其准确洞察出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风险,为风险控制工作提供助力;第三,决策方面,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写主要针对企业的决策、管控需求,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率,而财务会计报表则并不会考虑企业需求,因此,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决策活动来说,显然更有价值。

二、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分析

(一)转变会计工作理念

1.树立主动性工作理念

在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更强调按照既定的规则,开展各项核算、监督工作环节,且不会因为企业的需求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使得财务会计更侧重于在风险因素形成时,或经济业务运行问题已经发生时,才能将相应的风险、问题信息通过会计核算结果反映出来,导致财务会计的核算、监督工作比较被动。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则与企业的需求高度相关,并会为了迎合企业需求而发生变化,因此更具主动性,能够提前反映出企业经营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基于此,在转型过程中,应当将原有的被动性工作理念转化为主动性工作理念,提高对企业管理需求的关注,以突出管理会计的主动性优势,奠定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由此才能顺利完成会计模式转型,改善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

2.树立数据挖掘理念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管理会计能够通过预算等方式,对核算结果进行深入挖掘,以得出更有价值的管理工作依据,而财务会计则仅将工作深度停留在数据核算上。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为了迅速适应管理会计工作模式,应当树立数据挖掘理念,使工作者意识到核算数据挖掘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效用,促进转型的顺利落实。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大部分公司的经济业务数据规模较大,因此,需要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以保证数据挖掘活动的可行性,而且还要建立专门的大数据技术管理团队,突出数据挖掘的重要地位,推动该理念迅速传递到职工之间,塑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转型意识形态氛围,控制人的因素为转型工作落实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将数据挖掘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借助企业文化的渗透力,使该理念充分地贯彻到会计工作中,促进会计人员实现工作理念的转换,帮助其更好地适应转型过渡期间的会计工作。

(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1.会计体系转型

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工作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转型期间,企业还要转变原有的会计体系,使之能够满足管理会计的开展需求,以实现管理会计的推行。在此过程中,应当先按照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流程框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决策需求,构建一个明确、具体、详细的管理会计工作程序,再立足于具体的工作程序,建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并确立各个岗位的职能以及权责范围。最后根据原有会计体系内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完成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此外,由于目前,大部分公司均采用信息化的会计工作方式,因此,在转变职能、业务体系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配套信息化软件办公体系的建设。但一般来说,公司本身通常不具备足够的软件制作修改能力,所以可以考虑直接订购一款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以支持管理会计的推行,保证配套的会计体系能够正常运行。

2.引入FSSC体系模式

在转型期间,可以考虑引入FSSC模式,以借助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契机,构建一个更加高效、低成本的会计体系,增强管理会计推行效果。一般来说,FSSC 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分散各地的公司。在该模式下,公司可以首先取消分散建立在各地的会计部门,仅保留一个报账员,其次将其他工作者调回公司总部,并组建FSSC,负责用报账员提交的资料信息,统一进行管理会计核算,这样可以使管理会计工作更加集约化,减少人力资源耗费,同时,也有助于会计报表的标准化,增强会计工作转型效果。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由于该模式下,会计工作的改动较大,因此,必须做好会计工作程序重塑,保证该管理会计体系的顺利运行。

(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完善培训课程

会计工作转型势必会导致具体工作内容、方法的改变,因此,公司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度,使会计工作团队能够顺利度过转型阶段,快速熟悉管理会计业务,提高转型工作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先完善培训课程,以构建出配套的培训课程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在课程建设中,需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具体业务操作上的差异进行全面总结,然后将总结出的差异点归纳、整合成为管理会计课程,形成一个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机制。此后,再将目前较为先进的管理会计技术、知识,或公司拟推行的工作模式,转化成为具体的课程内容,完成提升性的管理会计课程机制,用以拓展会计人员的知识面,促进其逐步具备更优越的业务能力,降低会计工作转型对其专业水平的影响。此外,考虑到目前,大部分公司均会运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培训,因此,应将课程内容做成电子版,以方便线上教学应用,完善人才培养课程机制,支持会计工作转型的顺利完成。

2.健全培训工作体系

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中,对于上市公司等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来说,会计人员数量较多,导致培训活动的统筹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考虑专门设立一个培训体系,负责统筹、策划、执行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实践安排、培训软件管理等工作,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有序展开,促进会计工作转型在培训层面上的有序开展。在此过程中,应当根据转型期间的培训需求,罗列出各项培训组织工作项目,然后按照工作项目设置相应的岗位,并规划好各个岗位工作者的人数。同时,考虑到部分培训工作难以量化,因此,需采用责任制,并将工作任务精确划分到个人,确保各项培训工作的高效落实。此外,还要注意,在培训体系中,应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线上培训软件的管理,以及配套设备的管理,如课程录制摄像机等,增强培训机制建设效果[1]。

(四)做好信息安全建设

1.关注边界防护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会计工作转型涉及配套信息化系统架构的变化,因此,需在进行办公系统建设的同时,做好配套的信息安全建设,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管理会计需要根据企业的决策、控制需求,全面收集、记录经济业务信息。因此,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便捷性,会计系统通常会与经济业务办公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共享,但连接部分很容易出现安全防护空白的问题。基于此,在安全建设中,必须重点关注边界防护,并运用合适的防火墙,隔绝外部威胁,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在此过程中,可以考虑运用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复合型防火墙,并利用其在代理、包过滤这两种安全策略下呈现出的高度灵活性和安全性,加强访问控制强度,规避传统过滤型防火墙、应用代理型防火墙存在的应用风险,以免会计转型为企业带来信息安全问题[2]。

2.强化内部信息安全建设

就目前来看,信息安全问题的成因不仅来源于外界恶意代码的接入,还存在于内部人员的不当操作。而防火墙等信息安全技术只能控制外界风险因素,对内部威胁基本没有作用。为此,在信息安全建设中,企业还要关注内部信息安全建设,消除危险操作,以免人的因素影响会计工作转型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做好办公系统管理,设置好操作、阅览权限,同时,还要加大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力度,明确禁止各项风险操作,并设置涉密计算机登记监控机制,结合责任追溯制度,提高工作者的信息安全操作意识,有效控制信息安全内部风险。此外,在内部安全建设中,还要将信息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纳入培训范围内,加深工作者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缓解错误、不当操作带来的安全漏洞问题,保证会计转型的顺利实现[3]。

(五)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1.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会计应用策略,公司可以通过管理会计,收集、统计、分析出预算编制所需的数据信息,为公司的成本控制提供有利依据。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成本控制效用,需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保证管理会计工作有序运作。在此过程中,首先建立一个全面预算领导小组,由各个部门管理者组成,总经理负责牵头组织领导小组会议。其次还要建立一个预算管理常务小组,由管理会计人员组成,负责收集、统计、分析各部门经济业务数据,并借助这些数据,编制出预算方案,待经过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最后将该方案下发到各个部门予以执行,由此完成管理会计代替财务会计在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达到会计工作转化的效果[4]。

2.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能够顺利达到预期,公司应当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在预算编制中,完善各项评估指标,并借助收集到的数据,评估成本控制情况,然后再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协调各个部门的预算,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SOWT分析法等方法,来全面了解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定向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将公司的战略目标、战略计划体现在预算中,确保预算编制结果符合公司的成本控制需求,深入优化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效果。此外,为了减少人的因素为预算编制带来的影响,还要设计一个标准的预算编制流程,使工作者得以借助管理会计,向公司出具高质量的预算方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效用[5]。

(六)健全配套制度

1.健全配套工作制度

一般来说,工作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和指导工作者的日常操作。因此,配套工作制度通常是基于具体的工作步骤形成的,而会计工作的转型,会使工作流程、方法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得原有工作制度无法有效起到指导、规范工作者会计业务操作的作用,需要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健全、优化,以保证配套工作制度的效用。在工作制度建设中,需先将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程序理清,并罗列出来,然后根据会计准则等文件,以及公司的需求,为各项会计工作程序设置相应的执行标准和执行要求,再将这些标准和要求编制成为制度条款,整合到原有的工作制度中。同时,去掉其中的冗余部分,协调矛盾冲突部分,即可完成配套工作制度的构建,为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提供依据,减少错误、不当操作发生的频率,促进会计工作转型的顺利完成。

2.健全配套监督制度

在会计工作转型中,为了提高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加快推进转型的落实,公司还要建立配套的监督制度,以明确会计转型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工作者更好地配合转型工作的开展。在制度建设中,需先针对转型工作设置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然后将措施实施方法明确地写入制度中,使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然后还要设置一套合理的监督检查评估体系,并将该体系也体现在制度中。之后,在制度中引入奖惩机制,将评估结果计入个人绩效中,增强工作者对会计转型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为了保证奖惩机制的有效性,必须在制度编写中,明确权责划分的方法,并要求转型工作责任应精确到个人,促进监督工作的准确落实。此外,还要注意监督制度的完整性,并确保制度内容可以涵盖信息安全、人员培训等多个转型涉及层面。同时,考虑到会计工作转型,需要除财务部门以外,其他部门的配合,所以,为了保证其他部门的有力配合,应在制度中强调转型工作配合责任,提高转型工作推进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工作从财务模式到管理模式的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规划能力。在企业运营中,借助有效的会计工作转型措施,可以构建出一个专门服务企业经济建设、控制决策的会计机制,减少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快推动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信息安全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船舶信息安全预测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分析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2014第十五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