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中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2021-11-22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陈雅楠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6期
关键词:庐山语言文字小学生

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 陈雅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完善,教师开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科学渗透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力求大幅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小学生的语文认知和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石。因此,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积极探究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策略意义重大。

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是交流信息的有效载体,是大众进行日常工作、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掌握量,能为小学生的句子理解、课文阅读和信息表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有效推动小学生的语文认知进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

运用能力是小学生主体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标签,既是阅读教学中“学以致用”的价值体现,也是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觉悦纳的成长表现。因此,教师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渠道,更是小学生快乐认知、全面发展的重要助力。

二、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科学培养

语文阅读是小学生识文断字、丰富字库的积累过程,也是小学生掌握内容、感悟精髓的悦纳过程,更是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生命基地。

1.读一读,在具体语境中深入感悟

读一读,是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必需起点。文字在于小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不断积累,语言在于小学生课文阅读中的多次探究,能力在于小学生认知信息的持续训练。因此,教师要引领小学生在读一读中借助具体语境深入感悟。

以二年级下册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为例,白居易的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隽永深刻。因此,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己就能领悟到“离离原上草”描绘出“平原上长着一片疏密不一、非常茂盛的野草”的景色;学生也能在阅读中理解“一岁一枯荣”是说“草的生长周期是一年,且草有茂盛时期,也有枯败时期”;学生更能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表述中明白“草年年都会被野火烧掉,却都会在春天到来时恢复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当然,学生受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对前两句能认识到位,而无法认识到最后两句千古名句中的“韧劲”,需要教师加以启迪和讲述。

2.说一说,在开放环境中快乐探究

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读一读、想一想,自然就会有所收获。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说一说”,彼此交流一下认知心得,也在教师预设的语境中使用词语进行表达,并以此验证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述是否正确。

以《题西林壁》(苏轼)为例,这是一首非常具有探究价值的古诗,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古诗句进行赏析和讨论,利用集体智慧共同认知古诗精深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集体讨论什么叫“岭”和什么叫“峰”,当学生明白“岭”与“峰”的真实含义后就能轻松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横着”看庐山,庐山就是一条山脉,“侧着”看庐山,庐山就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学生还需要对含义深刻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行讨论,渐渐明白庐山太大,在庐山中欣赏,自然无法看到庐山的全貌。人只有站在其他山峰上或飞机上,才能全面欣赏到庐山的真容和全貌。

3.写一写,在生活情境中学以致用

小学生在读一读中进行积累又在说一说中探究认知,教师还要在“写一写”中全面考核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效果和掌握程度,让语言文字“重新”回归句子中去“生存”和“适应”,以此检验语言文字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以《泊船瓜洲》(王安石)为例,古诗的前两句较为平淡,后两句却含义非凡。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用得极其精妙,值得学生反复吟诵,多次推敲,自由想象。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一起探究“绿”字的精妙之处,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此为样例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情境进行模仿造句。只要学生能将描述语言说得生动形象、隽永别致,还能隐含一种情感在里面即可。

教师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优化者,也是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承载者、设计者和实现者。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发展方案,切实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循序渐进和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庐山语言文字小学生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云雾庐山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一次庐山客
庐山
毛泽东登庐山
我是小学生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