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研究
——从职业认知角度探求“幸福习得”

2021-11-22刘亢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幸福感辅导员情绪

文/刘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青年辅导员在各地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身上背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幸福感的缺失已成为他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在泥泞中奋勇前行,笔者认为青年辅导员应从职业幸福感认知的角度另辟蹊径,在认知层面打破瓶颈,获得新出路。

一、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获得的终极价值

(一)阐释“幸福”

幸福是一种短暂的或长期的个体心理感受,能让人体验到情绪上的开心,进而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人们幸福感产生的源泉大不相同。而幸福感的获得主要来自两大空间:家庭和职业[1]。对于青年人而言,他们正处于精力充沛、蒸蒸日上的阶段,更容易在职业空间获得满足的体验,并且这种体验可以更快地转变为长期、稳定性的精神状态。因此,在精神渴求的作用下,青年人渴望能够从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与满足,以实现人生终极追求—人生幸福。

(二)幸福感在青年辅导员岗位上的价值体现

所谓职业幸福感就是指个体在工作岗位中能力提升、力量增强所获得的持续性的满足和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仅存在于心理和生理层面,还会在情绪和行为方面显现出来。积极的行为表现和情绪实践是助推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力量,既包括对行为或情绪表现者本身,也包括对其所能影响到的其他个体。

1.内推力:“幸福”的驱动

无论是青年辅导员内在需求,还是外部教育环境的需要,这个群体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不断地吸收新思想,更新管理方法,用最适合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成长[2]。而获得这种积极思想和行为结果的根本力量就是拥有持续的快乐体验。快乐的人就能用快乐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快乐。“幸福感”能帮助青年辅导员不断进行自我治愈、自我调适,以使自己长期保持积极的职业状态。拥有持久幸福感的青年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会表现出积极的看法和态度,完成职业任务的动力更强,且往往会选用积极的方式去达成工作目标,即使面对困境也能自我调适,选取更有利的情绪状态应对焦虑、悲观或烦躁,使自己始终持有较好的职业态度。

2.外张力:“幸福”的辐射

快乐的人能用快乐的方法成就快乐的人生。青年辅导员身份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始终活跃于学生群体之中,能够更便捷地在学生中传递思想和情绪。积极辐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益无害,而消极辐射无疑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阻碍。由于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辅导员个人的幸福体验必然会转化为行为表现和情绪实践,进而作用于身边的学生。

因此,幸福感在青年辅导员岗位上的价值体现既表现在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助推力,也表现在对达成学生生命成长之美的辐射力。

二、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缺失剖析

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年是怀揣着教育工作者的梦想选择了辅导员岗位。但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一年就会逐步陷入困境,理想的简单与现实的繁杂产生巨大反差,这种差异能迅速挫伤青年人的锐气,熄灭他们的工作热情。

(一)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表现

1.质疑选择和拒绝发展

青年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最易出现的情绪模式,即从怀疑到自我否定。由于在工作中没有得到满足,就对曾经的选择产生质疑,甚至认为自己的选择失误,失去了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信心,不再渴望在个人能力上有所突破和提升,而采取“自怨自艾”“自我放弃”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

2.因为没有,无法给予

无法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青年辅导员始终处于缺乏状态,缺乏积极情绪,缺乏正面引导。就如同在灰暗天空下映衬出的万物皆是灰暗。在这样一批职业幸福感缺乏的青年教师眼中的学生一定毛病众多。对待学生,他们的态度是冷漠的、不容瑕疵的,一言一行都透露出对学生的不满及责备或是无可奈何。

3.职业悲观情绪蔓延

幸福感缺乏的青年辅导员“不作为”的现象十分明显,“学生不出事”“不死不伤”“活着毕业”已成他们的共同心声。有的认为辅导员岗位就是一个“坑”,进坑难,出坑更难。对于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不抱希望,悲观情绪正在发酵,对日常工作就会失去热情。

(二)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构成了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全部内容,其中任何一项的缺失都会造成幸福感的缺失。

首先,用经济利益衡量职业价值是大多数人的评价标准。从这一方面看,青年辅导员的事业感显然无法得到满足。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在高校中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特别是刚入职不久的青年辅导员。青年辅导员每个月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个人基本生活。源于现实生存压力,青年辅导员难以安心于这个岗位,无法在本职工作中找到归宿感。事业感的缺失会让人失去斗志和方向。

其次,辅导员每天要面对上百的学生,繁杂、琐碎的学生事务从来不会停歇。由于经验、经历不足,他们常常会深陷各种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多重压力使他们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关怀教育,进而失去了对学生的关爱。

事业感、师爱感以及责任感的缺失,会使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无处获得。

三、重塑职业认知,自主培育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是个体感受,那么就应从个体中建立和发展起来。青年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认同,是否接纳,是培育辅导员良好职业幸福感的核心问题。辅导员首先需要具备正确的职业认知,且练就匹配的职业能力,才能使自身内心萌生积极意愿,获得快乐体验。

建立以认同和接纳为基础的职业认知是体会到身为人生导师和学生朋友的乐趣的前提,它是青年辅导员获得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成就感的保证,也是最终获得持久职业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促使青年辅导员重塑职业认知,培育自身的幸福感。

(一)认同

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理念及价值等观点的认知与国家、社会、学校的要求和期待相统一。在工作岗位中出现消极情绪的根源就在于不认同,不认同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价值观、成就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型青年,青年辅导员也是普遍怀揣着较高及较强的职业梦想踏入这一工作岗位,都期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此时若能对职业本身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知,了解其困难与价值所在,必然能促成辅导员更早体验到职业成就感,也能促使辅导员更快地获得幸福感。

(二)接纳

良好的职业态度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接纳。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外部因素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包括高校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工作内容及发展机制等,都需要经历在变化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它们也是影响工作感受和状态的主要因素,但寄希望于外界的完善结果,只会将自己陷入长期的思想困境之中。反之,主动接纳,积极调节不适,全身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重塑对教育工作的认知,在与青年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寻找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找回选择之初的热爱与敬重。学会接纳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的曲折,才能摆脱外部因素的左右,始终保有对工作岗位的热情和动力,最终实现人生目标。

(三)自我认可

自我认可能激发个体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热情,对自我认可度高的人会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投身工作。不同的自我认可度会导致青年辅导员产生不同的职业动机,工作期待和工作需要也会不同,工作的积极性、努力程度也必然会出现大的差异,自然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就会大不相同。青年辅导员要努力建立高强度的自我认可,增强高效处理学生事务的信念。在具体工作中,不否认自身能力,不消极看待学生,让积极的看法占据主导地位,多“动起来”,多想办法去挑战相对有困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自我认可能激发潜在的动能,也能有效调节情绪感受,帮助个人始终维持良好的职业情绪状态。

四、结语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辅导员,他们是学生工作队伍的主力军。纵观全国各类高校,青年辅导员的比例逐渐升高,他们已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有梦想,有担当,但回归现实后,他们将扮演多重角色,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又是学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的老师,同时还面临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现实中的青年辅导员常常处在一种理想与现实巨大反差的困境中。为此有必要提升青年辅导员的幸福感。幸福习得是内修的过程,青年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知是影响幸福感获得的内在因素,转变认知、提高认知是幸福习得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幸福感辅导员情绪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情绪认同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