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模式的总结与思考
2021-11-22张浩兴
文/张浩兴
长期以来,高校资助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精准资助、发展大数据模式、深化资助育人效果是资助工作的三大主题。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推动了高校资助工作逐渐向前推进,由以往的保障性资助向多元化的发展性资助进行改革[1]。在此之际,全面、深入地了解资助工作,构建完善育人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建立健全发展性资助体系,是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对以往资助模式的完善。下面,笔者对脱贫攻坚阶段我国对资助工作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以利于巩固脱贫成果。
一、脱贫攻坚阶段对资助工作的新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他强调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初也明确指出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学生资助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2]。因此,考上大学是贫困学生脱贫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更多的人一起享受共同资源,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是学生实现经济精神共同脱贫基础保障,也是高校资助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资助力度逐年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家庭原因使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交际问题尤为显著,需要我们进行精准了解、精准帮扶、精准资助、精准育人,也要求我们要改变资助模式,开发发展性资助新模式,使贫困学生与其他学生站在同等环境内,实现共同成长,夯实资助育人的基础。
二、资助育人及发展性资助的含义
资助育人是指在国家的政策体系下,通过国家、社会、学校等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基础的经济资助,延伸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格心理的培养塑造,最终达到助人目的。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发展性资助是指有针对性、高效、综合、可持续的资助模式。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资助的发展性研究,即重在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反哺社会,促进资助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利用大数据和先进的云系统,以了解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困难学生档案,根据专业特点和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保障性资助为基础,提出个性化的资助计划,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形成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资助的现状分析
(一)资助资金来源单一,结构失调尚不平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资助的资金来源于国家和学校的财政支持,而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占比超过98%,社会资助和校友捐赠仅占不到2%,可见我国教育资助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结构严重失调。虽然政府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资助模式的多样化受到了影响。
大多数高校利用“奖、助、贷、补、减、免”等模式对学生进行覆盖性的资助,效果并不明显。占比巨大的助学金仅靠评比来决定,并未实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生将助学金的获取视为理所应当的事,竞争情况比比皆是。利用劳动所得的勤工俭学占比太低,而学生只是做打扫卫生、整理材料、接打电话等机械性的劳动,对学生专业发展帮助太小。这些现象导致助学金竞争激烈,勤工俭学无人问津。
(二)贫困认定依旧困难,精准资助尚未实现
高校普遍以“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作为入校贫困程度的依据材料。但由于地方政府缺乏对材料的审核精准性,导致绝大多数材料均被认定,给认定工作造成很多麻烦。高校一般以学生申请、班级评议的方法决定助学金的归属,学生对贫困的认知程度本来就不同,加上评议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指导,最终导致贫困认定精准性不足。
当地方政府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材料的审理管控较松,也是导致不能精准资助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多数学生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只要填写都能盖章。资助力度逐渐增大后,许多高校甚至简化“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的手续,这给学生以可乘之机,更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班级认定过程也是认定的难度之一。如果班级申请学生过多,难免出现认定小组学生过少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的认定结果显然会使学生存有疑虑。其次班级认定牵扯学生较多,认定小组成员的选取缺乏科学性,且没有认定的过程和方式缺乏科学的监督,这也导致认定结果难以精准。再加上认定小组大多以学生文字材料为准,但凡文字材料造假,根本无法进行精准认定。
(三)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育人成效尚不显著
高校普遍以“应补尽补”为主导,强调资助力度和资助数量,以资助力度大、资助金额大、资助覆盖面广为落脚点,并未真正意义地大力度实行资助育人,导致育人效果不明显,毕业学生反哺情况较少,更加剧了资助来源结构的不协调。学生不以造假为耻,反以获得助学金为荣,出现大量材料真假难辨,学生相互比惨的情况。大多数勤工俭学岗位形同虚设,资助价值得不到体现。
资助虽然在大局上改善了贫困学生的状况,但也形成了部分学生的双向贫困。学生不以助学金为馈赠之物,反而以此为理所应当。家庭富裕学生也因妒忌而加入到贫困生认定行列,文字造假,想各种办法取得助学金。
(四)跟踪机制并未规范,良性资助尚不完善
学校在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后,没有相应的跟踪机制,缺乏对学生未来的护航。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校相对定式地运用入校的基本情况,虽然随时可以吸纳突发状况形成的贫困学生,但由于认定小组对学生情况的思维定式,导致少量学生认定困难。在学生成长期间,学校仅仅将资助款项打给学生,没有跟踪学生的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成长困难,没有深入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导致很多贫困学生只是走出经济贫困,无法走出心理困境,之后发展出现困境。
四、发展性资助工作的探索
(一)坚持保障性资助为根本,逐步推进资助改革发展化
进行发展性资助,并不是要一票否决之前的资助政策,而是对保障性资助的一种发展和改革。保障性资助的优点在于普适性,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进去,并收到回馈。启动发展资助,则是在确保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助得到保障之后,利用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成长需要,建立动态化的资助模式,其形式由学生的各项信息做支撑,以学生的在校环境做变化,形成一种导向机制,即满足学生各项发展需要,学生越要求进步,所受到的资助力度越大,形成资助与学生成长挂钩的新局面,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保证资助的可发展性。
(二)坚持大数据方法为抓手,逐步实现资助信息动态化
从学生被录取开始,就要建立完善的问卷调查机制,设置相应的问题,在学生入学之初系统地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这类信息的收集不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且对于初进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比较有参考价值。统计信息后,对重点群体进行关注,有利于第一学年的资助工作的开展。入学后,收集学生资助的重要证明材料,并且定期查看学生卡的消费情况,设置权重,适时更新学生的情况,分学年汇总数据,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情况,增加资助的精准度。
(三)坚持专业差异为导向,逐步确保资助方案个性化
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资助政策也有很多差异。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的资助政策,有所侧重,实现资助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的费用也会有所差别。所以进行发展性资助就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发展的需求来设计资助的权重和项目。通过相关的学生成长节点及有利于学生丰富自我的项目上实现资助,更加保证了学生发展和资助合理化分配。系统地分专业整理发展项目,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形成个性化资助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四)坚持成长档案为依托,逐步加强育人实效深入化
入校之初设置学生的基本情况档案,入校后分学年和学期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记载,能够形成动态的成长档案。在学生学习情况良好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技能开发,将学生与专业导师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实现全面发展;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安排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深挖学习症结,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保证学生茁壮成长。
五、结语
高校作为本科教育的主体,其资助工作的好坏是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前提。发展性资助模式势在必行,做好精准扶贫,利用好大数据,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精准是资助工作的关键。实现贫困学生经济、精神共同脱贫,解决资助问题,必将是教育工作者现在乃至将来都要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