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J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及建议

2021-11-22李铁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精准

文/李铁

一、J县实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调研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伟大战略决策。J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20年被列为云南省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61个县和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9.98%,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共有144个贫困村,其中有57个为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户有24518户,总计98391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20年,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J县齐心协力冲刺脱贫攻坚,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571”退出指标,誓师立下“军令状”,举全县之力发动四季攻势,有效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攻坚战中,全县70%以上的干部被选调到脱贫攻坚一线,充实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包括选派15名县处级干部对应联系乡(镇),担任15个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指挥长,遴选166名科级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组组长包保166个行政村(社区),从全县选调2008名干部作为包组干部负责包保2305个村民小组。共计投入资金18.87亿元,全力抓实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县级项目库,全面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统筹推进民房建设、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及行业和社会帮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硬指标得到根本性解决,全县实现了全部贫困村出列、8695户3358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9%,J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1]。

二、J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

首先,扶贫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走在精准扶贫路上、下沉到扶贫工作一线、深入到脱贫现场,用一个个鲜活、真实的脱贫实例阐述背后蕴含的道理,从参与扶贫的人物个体逐步扩展到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大群体,形成由点到面,横向纵向相互支持的宣传大格局;其次,扶贫工作人员需要在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变化的基础上,逐步总结脱贫攻坚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广泛听取J县群众的意见,改变扶贫策略,创新扶贫思路,打牢基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顺利开展[2]。将申请下来的专项扶贫基金用到实处,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最后,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脱贫目标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应对检查式的扶贫形象工程已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从扶贫干部到执行的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以提升J县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为己任。帮助群众扫清阻碍他们走向富裕道路的阻碍因素。脱贫攻坚工作实施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契合,才可为J县及其他地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可借鉴的行动指南。

三、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必须持续加强对扶贫政策的精准宣传,一些地方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不高、群众认可度低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弱项,这要求扶贫干部要加强政策学习,加强政策精准宣传,因户、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全面、准确进行政策传达,推动扶贫政策入脑、入心[3];其次,树立脱贫人物典型、宣传脱贫典型案例,促进群众内生动力的提升,通过树立脱贫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榜样,取到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先富带动后富,使他们认识到勤劳致富,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再次,把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好措施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及建议,满足J县群众实际需求;最后,需要提炼推广一批脱贫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方的脱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在J县精准脱贫的工作中,很多地方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形成了值得借鉴的好经验,在实践工作中一定要将J县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脱贫、党建带脱贫等方面进行有效宣传[4]。

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具体建议

根据J县贫困群众的能力需求、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有计划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拓宽J县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落实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通过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户等新兴经济主体,将贫困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建立贫困群众与新兴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风险共担机制。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具有区域可推广性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积极推动J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合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利用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另外,要加大科技在扶贫中的作用,通过开展扶贫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要素对接、教育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提高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外来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返乡农民工、本地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等人群的科技培训;支持引导科技人员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成果、基地等方面优势,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强化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把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严格按照规定免除地方配套资金,减轻J县财政压力。进一步完善县级脱贫资金整合利用机制,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城市对口帮扶资金、企业扶贫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的整合使用力度,适当放开渠道、门槛、配套等约束限制,给予J县更多自主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分配,应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公平共享。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大对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应充分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用足用好扶贫小额信贷等现有政策措施,创新更多适合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产品,推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下沉;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给予贷款优惠,扶持脱贫产业发展;完善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配套措施;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

五、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传播的经验启示

首先,脱贫工作中对于政策宣传报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J县的扶贫实践和成效也日新月异,需要以巧妙的视角、新颖多样的传播手段向群众展现。创新表达就是转换角度,要从脱贫事例的真实性出发,让群众深刻理解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要重点关注脱贫攻坚后每个困难群众的命运变化,深入了解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同时,要将感恩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这些脱贫事例中,将摆脱贫困的群体内心的变化、感恩、行为的转变一一呈现出来。

其次,一定要把脱贫攻坚与本县的发展结合起来,讲清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县的支持和投入、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兄弟和地区掉队的事例。J县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人员带领全县人民一起努力的成果,将J县脱贫攻坚的事例充分体现出来。脱贫攻坚举措宣传一定要让群众了解J县地区致贫的原因、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精准脱贫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以及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精准传播结合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工作,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讲出,党和国家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抓好民族平等团结,做好民族工作,中华民族一起团结奋斗,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最后,新媒体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传播。除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外,还应该让参与脱贫攻坚战的脱贫群众以他们的话语来讲脱贫情况、家乡变化、产业发展,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图片展、小视频、书籍等,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获得帮扶的困难群众对精准扶贫成效有具体、直观、深刻的了解与感受。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要以创新的传播方式宣传出去,例如,线上线下整合协作,积极展开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传播渠道。当前,除了做好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之外,还必须利用好网络平台将图片、文字、视频等融合报道的形式应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实施过程中,同时,将受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打造成为展现脱贫攻坚战成果的重要载体。

六、结语

脱贫攻坚是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人民之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之一,作为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J县,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2021年是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在J县大地上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乡村振兴中还将总结出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持续增强扶贫干部和困难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勇气,为其他地区在减贫及经济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