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与学校社会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2021-11-22陈梦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政策

文/陈梦婷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历程演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我国各高校在教育厅资助部门的指导下,逐渐完善和建立、健全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现已普遍形成了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渠道的混合资助体系。笔者通过梳理发现,现有的较为综合、全面的资助政策和资助体系是由历史演变而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免学费加入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共存的资助模式,此后取消了人民助学金,实行以奖学金与学生贷款为主的资助模式;1994年~2007年,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我国全面实行,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混合资助阶段,即奖、贷、助、补、减的助学资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016年,袁仁贵部长在高校资助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形成了现有的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渠道的混合资助体系。其中,奖学金主要激励优秀学生;国家助学则主要资助贫困生解决学费缴纳困难问题的主要渠道,同时极大地缓解了高校资助经费不足的矛盾;助学金是高校每学年组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贫困认定,并发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助学保障金,这体现了国家对高校贫困生受教育权的兜底作用;同时,各高校皆以形成校园内外与商家的合作,开发勤工助学的岗位供学生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费[1]。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申请高校的困难补助金或申请学费减免、缓交等绿色通道,保障日常的学习生活。

可见,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日趋完备、资助标准不断提高、资助力度不断增大,有效帮助了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未能完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一些问题,如高校当前学生资助存在缺失主体参与、发展育人功能不足、偏重物质资助忽视心理支持等问题,使得新时代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困难[2]。因此,客观分析国家资助政策在高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社会工作与贫困生工作的融合方向,对于巩固我国脱贫攻坚战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贫困生的主体参与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是资助覆盖面较大的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资助有着“免费午餐”一称,即高校贫困生在受资助过程中只需在前期提交申请表及相关佐证材料,后续即能获得资助,整个过程基本不需要受资助者承担什么义务,这种“权力与义务不对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如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获得资助后毫无感恩之心,形成了理所应当的“等靠要”心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通过身份认定来获得贫困生资助,在有限的资源面前,资助名额有限、精准识别贫困生、精准资助成为资助政策实施的难点之一[3],而资助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只是由辅导员主导,在受资助群体挑选和资助标准的划分工作中,贫困生的参与度较低,使得真正的贫困生希望获取资助的机会更加渺茫,未接受资助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增强。

(二)受资助者能力发展培养不足

资助政策的目的不仅在于给予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经济帮扶,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通过资助培养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康复心理、增强能力等发展问题。相关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4]。但资助政策的激励发展功能未被充分重视发掘,导致受资助的高校贫困生能力发展提升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人际交往、社团参与、学生干部竞选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和困难,表现在“封闭自己,不愿与人交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不敢与人交往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使其在集体活动中处于劣势。能力的贫困导致机会的贫困,贫困大学生在社团参与、班干部选举,甚至是就业竞争中除了成绩优异之外,很难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偏重物质资助,忽视心理支持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资助政策开展过程中,高校资助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奖助学金或补助金的形式,所起到的经济帮扶、物质帮扶作用已见成效。但另一方面,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宿舍矛盾、校园暴力等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应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现有的资助内容和形式属于“输血式”的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弱势问题,高校贫困大学生迫切需要资助政策的“造血式”功能,给予其心理上的帮扶[5]。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融合路径探索

(一)发挥支持功能,回应贫困生的需要

社会工作是帮助弱势、有需要的人群的一门科学,其支持功能以对高校贫困生的物质资金支持为主,体现了全社会对需要帮助群体所提供的一种服务,但这一专业服务也对高校贫困生之间和谐相处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工作延伸至高校贫困生的帮扶过程中时,将帮扶工作进行系统划分,以构建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帮扶工作细化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即以专业教师为代表的专业教育系统、以心理健康咨询为主的贫困学生心理辅导系统、辅导员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学生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系统。通过物质帮扶、情感支持、学习指导等,提供以学校发展与学生个人需求相结合的整合式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优势,提升社会的关注度与支持度,借助网络新媒体力量,逐渐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帮扶体系[6]。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掘贫困生的内在资源,如家人、朋友、邻居、所在居委会等,通过链接校外资源,构建校内-校外联动、沟通的桥梁,搭建多维度得能力培养平台,扩大对贫困生的精准资助覆盖面,回应受资助者亟待解决的需要,建立更为完善、更加全面的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7]。

(二)运用发展思维,激发贫困生潜能

发展性社会工作作为发展性社会福利的传递系统,在学校社会工作融入“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不仅应对受资助贫困生的物质经济方面进行帮扶,在受资助贫困生的能力提升和潜能激发方面更需给予支持关注,要充分运用优势视角、增权的理念使受资助贫困生成长成才的成效最大化,在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实践中充分运用发展性思维。具体介入策略而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开展励志教育小组、信任小组、对话小组、提升受资助者凝聚力小组和志愿服务等等,注重受资助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强调案主自觉,鼓励服务对象进行自我管理和自主解决问题,提升受资助者自我效能感、自决能力、沟通能力,充分激发贫困生潜能[8]。如鼓励贫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宿舍区域,增强与舍友之间的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进而增进贫困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效能感。

(三)利用专业理念,参与边缘化工作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急剧变迁,对于普通大学生,贫困生在教育水平、能力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皆处在劣势,这使得其走进高校后,在全新的环境下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心理压力。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宿舍矛盾、校园暴力等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说明单纯由物质经济上的帮扶不能解决这个难题,条块分割的学生工作也无法有效解决和控制该问题,这引起了社会工作者的重视和深思。社会工作者在辅助高校现有资助体系的同时,要在实践服务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在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帮助贫困生调整心态、矫正不良认知和危机干预,帮助其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和生活态度,积极应对困难,进而培养经济、心理“双脱贫”和全面均衡、健康发展的大学生,真正实现好资助政策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政策
政策
政策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助企政策
政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