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精神融入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

2021-11-22刘雪微魏统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女排女排榜样

刘雪微,陈 丽,魏统朋

1951年,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成立。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鲁光在《当代》杂志首次提出了 “女排精神” 这个名词。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这时中国女排挺身而出,给予国人榜样力量。此后,生产单位学习女排精神,北大学子受鼓舞喊出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口号,人民日报开设 “学女排,见行动” 专栏,到如今拍摄电影《夺冠》,被口口相传的女排精神已经超出体育竞技范围,对社会起到了正面激励和感召作用。女排精神作为偶像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少年不断自我完善,是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1 女排精神融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的必要性

1.1 女排精神具备偶像崇拜的群众基础

偶像崇拜,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21世纪以来,偶像崇拜的研究热度逐渐增加,研究内容多从偶像崇拜的发展历史、崇拜的类型、崇拜的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来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1986年间获得了 “五连冠” ,女排精神成为主流文化,王步提出,中国女排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女排的风采,也给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增添了信心,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郎平成为国人崇拜的偶像。 “女排精神” 被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女排精神已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偶像文化最早在 “五四运动” 以后以及国内电影业诞生时产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英雄文化和榜样文化成为主流,20世纪7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 “偶像崇拜” 又在我国盛行开来。偶像是社会风气的指向标,其背后隐藏的是社会价值取向。在当前的 “造星” 模式下,以 “颜值” “炒作” “绯闻” “拜金” 等手法打造的偶像,很容易将观众尤其是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带偏。但目前国内对于女排精神在偶像崇拜中的研究尚不丰富。因此,将女排精神作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载体开展研究,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女排精神,对于青少年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优良品德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1.2 女排精神具备榜样教育的引领价值

榜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教育方法,是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示范、警示、警戒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国内众多学者对榜样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内容多从榜样教育的基本概念、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角度来剖析,对于女排精神与榜样教育结合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榜样教育形式主义居多,于畅、丛松日认为 “在榜样的选树过程中存在着与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契合不够强,榜样的认同度不高” 的问题。契合时代的女排精神凭借女排运动员们稳扎稳打、顽强战斗等优秀品质在中国家喻户晓,更具有亲切性、真实性,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研究女排精神在榜样教育中发挥功能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树立榜样,还是打造偶像,其最终目标都是引起学习者的模仿或崇拜者的认同。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作为青少年学习女排精神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相互作用,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偶像,建立积极健康的偶像文化氛围,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迫切需要的。

2 女排精神融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偶像崇拜、榜样教育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形式,女排精神可以作为青少年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的载体和内容,对青少年产生的一切作用和影响的实现,都与女排精神的社会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2.1 女排精神对青少年个体成长有益

社会环境是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的介体,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作为外部环境因素的女排精神不仅可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真实的道德典范,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唤醒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女排精神可以给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提供积极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女排精神作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创造出无形的感染力量,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另一方面,女排精神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能很大程度上淡化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制腐朽思想的盛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既可以传递女排精神的内涵,又会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2.2 女排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

女排精神代表一定的中华民族特色,这个文化符号是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中国女排近70年的沉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排精神不仅是体育文化的载体,更是新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女排精神的宣传,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了解女排精神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展示成功的示例。1981年获得第一个世界杯冠军、1986年女排 “五连冠”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年 “十一连胜” ,多次的夺冠历程可以刺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冠军女排运动员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树立新的偶像榜样。随着对 “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的女排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风向,当代中国物质丰盈但精神匮乏,女排精神作为催人奋进的力量榜样,可以为中国经济体注入强而有力的灵魂,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3 女排精神在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中的可行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结合女排精神的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女排精神在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中的功能,能够实现当代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的最佳效果。

3.1 价值引导

女排精神具有价值导向性。女排精神本身是契合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女排精神所展现的爱国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等无不具有导向意义,可以引导青少年学习女排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过程中,不仅女排精神这一价值载体对青少年有引导作用,女排运动员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主教练郎平曾创下单场扣球102次的奇迹,2019年率领中国女排以11场全胜战绩夺取女排世界杯冠军, “铁榔头” 早已家喻户晓;主攻手张蓉芳身怀有孕仍以主教练身份带领中国女排夺得1986年世界冠军......女排精神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得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的开展会更加鲜活、立体和丰满。

3.2 目标激励

女排精神具有目标激励性。女排精神具有生动的形象、崇高的品德,是青少年模仿的样本,能够更好的激励青少年,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中国女排面对世界强队,数次在不利的境遇中成功实现大逆转, “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的女排精神振奋了无数的中国人,也有理由成为青少年的励志偶像和榜样。女排精神是对中国女排不平凡的事迹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符号,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通过把女排精神真实地、立体地呈现在青少年面前,能够触动青少年的内心情感,唤起其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动机,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斗志,将个人理想、奋斗目标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3.3 行为示范

女排精神具有行为示范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经历相对较少,很容易陷入困惑,若及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撑和帮助,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找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中国女排在赛场上不畏强敌、顽强战斗具有非常强的行为示范作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常常希望在困难中能有前进的指引方向、有力量来支撑自己,而女排精神就是困境中的指明灯,能够给予其精神动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有通过行为实践才能真正认识中国女排成长的环境、困难和内在精神动力,才能真正投入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活动中并加以效仿学习,积极地调整心态,以女排精神指导、矫正自己的行为,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女排精神带给全国各族人民极大的鼓舞和振奋,将女排精神融入新时代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进一步弘扬女排精神,既能有效发挥女排精神的引领作用,又能有效增强女排精神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女排女排榜样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王者归来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