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浅析
2021-11-22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引言
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评价活动,旨在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资金安全,规避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经历了从手工审计、半计算机辅助审计,到目前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审计阶段。以数据、业务和技术“三融合”为特征的审计和以网络、电子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化审计,二者相互结合推动着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搭建审计业务多部门协同办公平台,构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数据库系统、审计动态监管系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特征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虚拟银行的发展使得企业交易更加高效。企业业务模式的变化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需要不断更新。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以下特征。
(1)审计数据的多来源,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数据不再局限于单一部门,单一领域内。企业内部审计机关通过采集众多审计对象的财务、业务管理数据汇聚而成。审计数据涉及的对象更多、领域更宽、覆盖范围更广。
(2)技术多元化。信息化审计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挖掘分析等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数据采集的技术也由传统的ETL技术不断融合地理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在存储管理方面,由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演进。在挖掘分析技术方面,由简单的汇总统计向复杂化、可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关系多面性。企业内部审计数据反映的是审计对象与相关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是审计对象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业务活动。运用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比对与校验,有助于审计人员从多个部门、不同层面和全维角度,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和反映问题。
(4)多模式变化。信息化审计有助于内部审计机关实现审计模式的变革,实现现场审计向非现场审计转变。
(5)多视角。信息化审计推动了企业内部审计视角从单点离散向多点连续转变、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变、从微观局部向宏观整体转变。
(二)信息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由于时代不断进展,传统事后审计就地审计工作不断地被在线审计模式所替代。信息化的自动模式能够有效拓展审计空间,保证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够被企业进行远程审计,拓宽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维度。包括文字、图像、数字等融合的,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分析出有效的数据信息,拓宽了企业内部审计深度。在更广阔的信息化时空进行延伸,定时实地审计工作转变为实施远程审计模式,为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动态化审计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起到了有效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第一,审计技术更加先进和具体,在网络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借助于对象的信息转换授权等,在网络上进行审查,借助网络开展多元化的审计工作,由于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进展。
第二,审计信息内容逐渐丰富,网络的有效运用使得审计工作成为开放性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有效构建,实践与对象的有效互动,完成对资料的查询分析,保证审计信息来源更加方便和丰富。
第三,充分发挥出联网的优势,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检索,归纳和合并,最后完成一份简单真实的审计报告工作。网络审计和传统审计相对比,不但降低了经济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具有更加高效和真实的特长。
二、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有效对策
(一)保证审计人员参与到系统的全过程中
在企业审计过程中,要有效运用ERP系统,大多数企业在实施项目前期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审计和重组主要目的是有效借助EPR系统的优势和特征,保证企业的运作过程更加优化和简便。在风险管理的层次上,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分析,实时全过程中,要做好系统论证,准备实施等工作,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决策规划、软硬件的运用合同的审计业务流程的审计等,加上当代EPR系统业务模块,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跟踪和监督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有效掌握,具体实施过程能够熟悉EPR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特性,便于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1]。
(二)强化重点内容的评估和审计
首先需要强化内部风险控制的评估和审计,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在ERP系统中,企业各模块的信息需要按照制定的标准和通用格式进行有效传递,工作能够有效弥补人工环境下存在的审计缺失,原本由审计人员完成的,核算工作现由系统进行完成,工作效率更高,失误更小。但在运营和控制过程中,仍旧存在差异性和缺陷,所以需要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对内控系统进行有效测试和评估,有效确定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化控制体制,有效监督保证实验结果能够,符合具体工作,需求有效落实,审计中也发挥出工作优势,对可能发生的舞弊差错和违纪事件迅速定位,不断提高内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2]。
第二,提升系统中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抽查力度,从财务、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过程可以看出各项工作都是无缝衔接,环环相扣,企业使用的软件系统都是相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因此对原始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人员要对数据原始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此项工作属于内医生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才能够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错误和舞弊事件的发生[3]。
第三,强化数据安全性的审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能够确保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最大领域内被信息使用者共享,此种共享的基础就是确保的安全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网络信息的分享将会在时代的影响下不断增加,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使用的资源,通常是电子形式的,容易被无痕迹修改或者伪造师的信息可信度下降,此时的审计证据容易被截取或者替换,导致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要在信息化时代下开展数据安全性审计工作,保证各项真实性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展[4]。
(三)增强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
由于信息化网络系统和时代的发展,信息的载体逐渐从低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上,磁性介质的保存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荣誉受到高温强烈震动的影响,档案的保存风险性逐渐增大,因此,基于此时期应结合时代需求,有效面对采用各种有效化对策进行风险防范。可以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监督部门,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存档进行,合理化监督和管理,并且制定信息存档机制,做好网上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的同时,增强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5]。
(四)强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的审计
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相对比,内部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转变,在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对内部控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制度失控,将会给企业内部带来严重的危机,并且将会导致企业遇到不可估量的风险[6]。所以在此时期会计信息系统要做审计工作时,一定要强化内部控制机制的审计,通过对于内部机制的有效审计,推动企业内部构建完整化控制机制,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稳定性,能够为审计工作重点提供有利条件,有效排除涉及的重点内容,通过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审计可以避免企业内部出现差错和违纪事项,针对一切工作进行迅速定位,精准提供会计信息,不断提高内部企业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的进展。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环境使得企业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遇到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并且使得内部审计环境也出现了转变,值得内部审计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存在众多问题,快递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要,结合时代需求,按照内部控制和安全审计工作原则,强化风险防范,确保各项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将会计审计工作内容作为重点,强化信息化时代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