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1-11-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建筑企业为顺应当前时代发展潮流,正积极运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最终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本文结合案例,详细分析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集中阐释了相关的解决策略,旨在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一、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重要性
(一)有益于建筑企业适应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的迅速进步,建筑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建筑企业的发展进程也随之加快。通过会计成本管理,建筑企业可以进一步符合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自身实现现代化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并在市场规范下迅速发展,从而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进一步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步伐。
(二)有益于降低建筑企业成本
现如今,中国资源市场、建筑业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巨大,资源和人力成本等都在持续上升,严重干扰了建筑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不利于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使得建筑企业在发展期间面对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而建筑企业通过对会计成本的高效管理,促进了自身的经营与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三)有益于提升建筑企业竞争能力
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会计成本管理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以致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很难,也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建筑企业通过对会计成本进行高效管理,能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自身的具体运营情况和具体操作情况,对会计成本管理进行详细分析,降低自身成本支出率,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实力。
二、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问题
(一)落后的管理理念
依据目前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情况,不难发现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存在,相关管理者对该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具体,会计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会计成本管理经验不丰富,专业水平偏低,不能符合会计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不能发挥会计成本管理的实效。大多数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理念无法顺应企业需求,内部分工不明确,很多管理层总是认为会计成本管理工作是专门财务人员或少数核心领导的工作职责,其他部门没有义务参与到该项工作中,这就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沟通不流畅,严重干扰会计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和真实性,从而不能增强会计成本管理的执行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手续
科学合理的会计成本管理流手续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效果。但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许多建筑企业在会计成本管理过程中通常拥有非常科学的会计成本管理理念和方向,并在整体会计成本管理中,积极引入各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并建立正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商管理系统,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的要求。但这种管理模式与企业实际采用的会计成本管理相融合,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所以,尽管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成本管理机制大势所趋,但因为会计成本管理在建筑企业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简单性和谨慎性,导致当前会计成本管理模式无法充分展示自身价值,进而大大降低了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水平。
三、建筑企业会计成本管理对策
(一)及时更新当前的管理理念
若想会计成本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拥有良好会计成本管理意识至关重要。建筑企业在长期发展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更新会计成本管理理念,及时转变和摒弃原始落后会计成本管理理念,从而妥善处理当前建筑企业中存在的管理弊端,将会计成本管理一直贯穿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将成本效益视为核心内容来开展会计成本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建筑企业应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二)实行合同管理方式
在建筑企业运行中实施合同管理,作为其中关键工作之一,会计成本管理非常复杂、烦琐,同时渗透于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过程中。所以,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应及时创新管理理念,在内部高度认可的基础上,推动企业会计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依据目前情况,大多数建筑企业使用单价合同形式,在合同中确定项目单价,以保障变更和索赔的迅速处理。所以,在合同管理期间,应全面梳理清单内容及招标文件,进一步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方式与范围。
(三)编制建筑企业定额,加强科学管理
施工定额是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制定的标准材料消耗标准,是施工先进性的代表,是建筑企业竞争的核心。定额是一种预先确定的消耗标准,企业定额是建筑企业项目承包商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本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机械、材料消耗和管理费用的数量标准。建筑企业在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的前提下,以科学的态度和结合实际的方法,根据正常的施工条件、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实现企业定额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四、实际工程案例
(一)工程项目概况
XX客运专线SJZ-5标段全长40.308km,途经XX市景县、XX市吴桥县、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市陵县等。合同金额26.14亿元,合同期限为2016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45个月。主要工程有:路基3.8km;特大桥2座,中桥2座,框架桥4座,地道桥1座,涵洞6座;铺碴40.308km铺碴,线路起、拨、捣、整修达标。重难点工程有景德桥空心墩80座、跨江连续梁10座、XX东站长桥,以及现有路基和宽发泡轻质土的施工。
项目部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设立了5部2室。根据施工任务划分,设2个分部,2个制梁场,1个运架队。施工人员1871人,其中管理人员346人,现场作业人员1525人,配备机械设备438台,其中900t箱梁起重、运输、架设设备2台。
(二)准确客观估算施工成本
建筑企业精准客观地评估建筑工程施工所需成本,可对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进行高效预测,可对工程投资方向进行有效明确,也可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高效规划,能改进成本规划、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对项目周期进行精准预测,进而保障项目所有环节的工作都能高效完成,以达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资源成本之目的。此外,持续改进和规范成本计划也是有效实施成本管理计划的关键途径。在编制成本计划的过程中,有关编辑应在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计划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分析和预测,探索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解决成本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确定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成本浪费问题,以便合理有效地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三)加强施工质量与进度成本管理工作
影响施工成本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因此,在项目建设中,相关人员需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以高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建设成本支出。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对进度成本和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1.质量成本管理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尤其是物资采购过程的质量检查机制。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价格。另外,有效利用施工队伍中专业人员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突破质量控制难题,有效避免因施工质量因素造成的返工问题,减少人工和材料成本,最终达到减少施工成本的目的。
2.进度成本管理
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对施工进度及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以便全方位掌控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建设场地,建筑企业应委派专业人员对进度数据、成本数据进行总结与探究,与此同时对进度数据、成本数据进行剖析,以获取具体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值,具体进度与计划进度间的差距,对两者之间差距的具体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探究,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变更,保障项目建设质量,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自身长久发展,促使企业自身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管理,人工成本管理通过签订劳务合同实施管理,就是通过管理人工消耗数量管理人工成本。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劳务用工数量,并调动员工学习新工艺、新方法的自觉性及积极性,提升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成本。
(四)加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成本管理工作
材料与设备对项目工程来说非常重要,材料与设备成本消耗占比非常大,可以说,在项目工程整体成本管理中,材料与设备成本管理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大多数项目工程施工内容及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所以需要对材料采购、存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加强管理,与此同时对设备租赁、购买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加强管理。针对材料采购及选择方面的工作,建筑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加强管理,并合理合法地选取供应渠道,以此来高效避免购买者买到伪劣材料的现象发生,以节省资金。建筑企业内部需要实施限额领取机制,并做好材料出库和入库的记录,以此来避免材料遭到不必要浪费现象发生。
结语
总之,在建筑企业规范化管理过程中,为高效提升会计成本管理水平,若想顺应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当前的管理理念,编制建筑企业定额,加强科学管理等,以提升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水平,改善企业会计成本管理质量,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流程的发展目标,推动企业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