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街道办事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2021-11-22平湖市当湖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5期
关键词:办事处绩效评价街道

平湖市当湖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引言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以财政支出结果为导向,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全过程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实现“重分配轻管理”向“重使用结果”转变的关键环节,街道办事处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虽然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但还存在着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一、街道办事处预算绩效管理遇到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理念形成较缓慢

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履行一级财政职责,承担着大量民生项目支出。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人,但由于其对在绩效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使预算绩效管理无法达到全面客观的效果。

(1)思想认识不足。街道所属预算单位负责人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比较关注财政性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预算编制、绩效指标设定和绩效评价结果重视不够,对项目的使用效益和最终成果的关注度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投入轻管理”和“重支出轻绩效”现象。

(2)业务能力欠缺。街道办事处作为乡镇级基层政府,普遍存在人员编制少、兼职多的现状,加上预算绩效管理队伍不稳定,具有财务核算、项目审核和预算编制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缺少,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问责机制薄弱。由于缺乏约束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较少,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要想实现“要我评价”被动式绩效管理向“我要评价”主动式绩效管理的转变仍有困难。

(二)预算绩效操作过程难把控

由于街道办事处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比较短,在具体工作中,对有效数据积累相对缺乏,设立全面有效的绩效指标数据库比较困难。

(1)从指标设置看,现有制度文件都从宏观上规定绩效指标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比较偏重合法性和合规性方面的规定,相对应的定量指标相对偏少,指标设置无法做到真实科学地反映财政性支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从预算执行看,由于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重视不够,没有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制定预算绩效指标,中期规划与短期目标关系把握度不够,导致在执行中出现不同幅度的偏差,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大幅度下降。

(3)从结果运用看,部分预算单位把绩效评价仅作为一项任务型工作,出现“重评价、轻应用”现象,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没有进行认真的原因分析和整改落实,缺乏建立结果挂钩机制。

(三)预算绩效评价效果不明显

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预算单位自评能力不足,财政部门业务指导专业度不够和第三方评价机构机制不健全,开展绩效评价的作用不明显。

(1)单位自评报告质量不高。预算单位在自评过程中,由于评价部门不能第一时间参与项目管理全过程,无法及时掌握项目的建设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导致出现自评报告不能客观反映项目支出现状,不能精准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2)财政整体评价效果不理想。虽然街道办事处政府财政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是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实施的,但整体绩效目标及项目绩效目标设置达不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要求,评价结果在助力提高政府财政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上效果不明显。

(3)第三方评价质量参差不齐。第三方绩效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但准入和退出机制尚未健全,承接街道级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数量偏少,评价机构力量较弱,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经验,项目评价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预算绩效监管力量较薄弱

预算绩效监管是强化绩效结果应用的有力保障,贯穿于绩效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但由于预算单位、人大部门及社会公众等监督不能有机衔接,大大下降了监管的实效性。

(1)预算单位自我监督不到位。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监控预警机制,部分预算单位无法对项目支出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控,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支出随意性大、执行进度控制不严等问题,出现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

(2)街道人大监督作用不明显。对预算绩效实施监督是街道人大工作的一项法定职责,人大代表作为监督的主体在参与预算绩效监督时,以听取报告为主,较少地进行实地检查调研,部分监督流于通报,不能及时挖掘问题和提出整改对策,出现“重参与,轻问效”的现象。

(3)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不热情。财政性资金收支虽然实行全方位公开,但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监督绩效执行的意愿还比较低,老百姓在知政府“办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钱”的同时,却对“怎么花的钱”监督不够,导致公布在政府网站上的绩效评价结果得不到公众的认可。

二、街道办事处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一)提升理念,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

树牢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厘清预算绩效管理思路,进一步提升自身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水平是全面认识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前提。

(1)注重宣传培训。街道办事处可通过媒介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提高单位全体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2)强化协调配合。街道办事处应组建专门的预算绩效工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开展绩效跟踪监控,及时纠偏,确保绩效目标实现;财政、人大、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绩效自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形成“政府主导,财政主抓,部门执行,社会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3)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街道预算责任制度和绩效问责制度,强化所属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把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范围,提高预算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度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二)业务融合,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构建预算绩效指标库,是实现预算绩效目标在预算编制环节可审核、预算执行环节可监控、决算环节可评价的前提。

(1)科学设置共性指标。街道办事年财政部门每年应按照全面性、重要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共同性等原则,通过梳理街道所属部门单位相同的业务项目,建立起适合街道实际的共性指标。

(2)具体细化个性指标。根据部门单位的重点及特色工作,细化街道所属部门相关行业指标的信息内容,对个性指标进行细分。通过整理分析和分类筛选,对有明确来源依据、有确定指标值、有合理评分标准纳入指标库。

(3)实时整合指标体系。及时维护更新指标库,补充完善相关绩效指标,不断扩大使用范围,逐步形成具有管理特色、实用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打造框架清晰、指标齐全的预算绩效指标库,加快实现绩效指标的细化、量化。

(三)齐抓共管,提高绩效运行监控效率

加大街道所属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人大等各方监控力度,通过跟踪监控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切实缩小绩效目标偏离度。

(1)预算单位做实第一关。预算单位作门作为绩效监控的责任主体,承担本单位所有财政资金的具体监控工作,要严格按照“谁支出、谁负责”原则认真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对项目阶段性的产出成果、社会经济效益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实时掌握。

(1)财政部门筑强第二关。财政部门要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对重大政策项目建立全过程绩效跟踪机制,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配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进行全程监督。

(3)其他部门兜牢第三关。街道人大、纪委和审计等绩效管理监督部门,要从履职角度出发,强化在政府运行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可通过创新部门会商等形式,形成绩效运行监控的项目清单,增强绩效监控的力度和维度。

(四)多措并举,提升预算绩效评价质量

街道办事处所属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其自身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预算绩效过程负责。

(1)规范部门单位自评。自评单位从项目总体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三个维度,及时对完成绩效目标或偏离绩效目标较大项目进行分析,说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强化项目支出评价。以决策、过程、产出、效益作为共性评价指标,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资金投入、资金管理、组织实施、产出时效、产出成本和项目效益”多角度对民生项目、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和重大改革项目进行重点评价。

(3)引入第三方评价。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绩效评价。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选取人员稳定性强、业务专业程度高、熟悉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机构参与街道财政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和效益。

结语

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强预算绩效建设,明确绩效管理责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注重绩效结果有效应用,增强全社会的绩效意识,推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办事处绩效评价街道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预算法》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船级社曼谷办事处开业
热闹的街道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