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经贸关系将逐步转为竞争+合作

2021-11-22

中国外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贸关税拜登

拜登的贸易政策决定了中美经贸关系将从对抗逐步转为竞争+合作。中美经贸摩擦很难再有升级的可能。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在美国持续对华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不断恶化,导致2019年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全球经贸秩序,中国率先走出疫情阴霾后,成为全球商品供应链的中坚力量,在全球贸易规模萎缩10%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速逆势走高,占全球比重从2019年的14%大幅跃升至18%。即使是在关税加码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也表现超预期,特别是在2020年11月中国对美出口达到46.1%的高增速,全球一枝独秀。

展望2021年,中美贸易能否延续强势?拜登新政府上任之后,屡经波折的中美经贸关系又能否重回正轨?

中美贸易远超预期的背后

2020年疫情之下,中美贸易关系一改贸易摩擦下的低迷,表现远超市场预期。截至2020年11月,中美贸易规模达到52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高于中国进出口增速平均0.6%的水平。从出口占比看,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1—11月,中国对美出口累计达到4058亿美元,增速达到5.7%,远超同期中国出口2.5%的平均增速;分月度看,三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增速超过20%,11月更是增长46.1%,创下历史单月最高水平。

在笔者看来,疫情之下中美贸易之所以逆势上涨,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美国调降了部分自华进口商品的关税。疫情暴发后,美国国内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增,但由于美国缺乏本土生产能力,导致包括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清洁消毒用品在内的防疫用品迅速陷入短缺。特朗普政府旋即紧急公布排除清单,将有关中国产品的关税全数免除;之后,美国政府又公布了更多批次的排除清单,将部分食品、化学品、日用品、电机也纳入免征范围。关税清零使得中国输美商品的“摩擦成本”显著降低,对贸易额构成提振。

二是美国财政政策支持国内消费需求迅速反弹。2020年6月以后,在《冠状病毒援助、救济、经济保障法案》(Coronavirus Aid, Relief, and Economic Security Act)和美联储天量宽松的强有力刺激下,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零售增速大幅反弹,房地产成交和汽车等耐用品销售尤其旺盛,带动房地产后周期消费品销售旺盛;但由于美国生产端仍然受到疫情制约,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维持负增长,导致对华电子设备、家居等相关需求大增。数据显示,中国家用电器、家具、灯具出口增速达到三到四成左右。

进入11月,美国疫情卷土重来,11、12月月均确诊为20万例,是三季度的4—5倍。在此背景下,美国的防疫用品需求反弹,织物、塑料、医疗仪器进口加速上升;同时,消费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叠加楼市火热延续,推动上述中国消费品出口全线上升。这也是11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上台阶”的原因。

三是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方仍在尽最大努力履行中美贸易协定。自美进口方面,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农产品采购达到规定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全年金额的67%,制成品采购达到51.7%,能源采购达到31.0%。虽然整体来看,2020年中方履行进度落后于贸易协定,但在疫情的巨大影响下,这一进度实际上是好于外界预期的。事实上,美方也认可中国在履行协议方面的努力。在笔者看来,这不仅归功于中国维护双边经贸关系、履行经贸协议的积极性,还得益于中国较早走出疫情,对于农产品和制成品的需求恢复较快。

2021年的中美贸易前景

上述分析凸显出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不容低估。尽管过去几年,高额关税对双边贸易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统计数据上,美国也被东盟和欧盟超过,滑落为中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加征关税越高的商品贸易额降幅越大。然而,从疫情之下的中美贸易逆势反弹的情况看,中国对美出口的依赖短期内仍难以替代。

更进一步看,疫情甚至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一是从口罩、防护服到消毒液、呼吸机,美国的抗疫物资需求大部分是通过自中国的进口来满足。二是以2020年年初为基点,美国自中国进口制成品的价格指数仅上升0.2%,而自加拿大、墨西哥、拉美、欧盟则分别上升3.5%、2.7%、2.5%、1.0%。在疫情造成的巨大供给冲击下,中国出口有助于美国的价格稳定。三是从纺织服装行业看,虽然中国因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导致部分境内相关企业外迁,从而使得大量对美欧的出口订单转至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但疫情导致的海外停产,使不少订单在2020年下半年又回流中国,在满足美国需求的同时,也使中国纺服企业摆脱了“无工可复”的困境。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的关键词仍将是抗疫和复苏。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上半年,发达国家将试图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来获得群体免疫能力;但民众接种意愿不确定、疫苗未知的副作用、病毒毒株的变异、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疫苗分配不均,将对疫苗驱动的复苏节奏构成干扰。

如果随着疫苗普及,美国疫情好转较快,那么补库周期将继续上行,企业资本支出周期加速启动,对中国的资本品、中间品出口利好较大。如果疫情出现反复,如病毒发生变异或疫苗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那么美联储的坚定宽松政策和新一轮财政刺激将继续托底居民商品需求,利好中国消费品出口。中国对美出口虽然难以再现46.1%的增幅,但大概率能够保持稳健,至少能够显著高于2019年贸易摩擦白热化时期的水平。

中长期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中长期视角下,拜登任内的中美经贸关系将更加可预测。从其表态和任命来看,拜登的贸易政策可以明确归纳成三个特点:一是将更多地与外交和内政政策协同配合。如拜登任命的贸易代表戴琦表示,拜登“计划中的每一项都牵涉到贸易,但没有一个专门针对贸易本身的计划”。二是主动出击,重拾全球秩序的既有主导者角色,在维护规则的基础上塑造于己有利的贸易规则。这意味着拜登政府将努力恢复WTO仲裁机构的作用,同时力图促成与盟友的新贸易协定。三是加入“进步主义”(progressive)色彩,以自由贸易推进劳工利益保护和气候变化等议程。这与特朗普保护主义、关税为先的方针大相径庭。

这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也将从对抗逐步转为竞争+合作。从竞争角度看,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考虑”加入高规格的CPTPP后,美国与中国竞争该自贸区“盟主”的紧迫性上升,拜登政府很可能提前推动美国重回CPTPP的谈判。更广泛地看,中美将竞争全球经贸规则的主导权,两国势必就贸易背后的价值观、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等问题展开角力乃至发生冲突。

另一方面,考虑到两国的经济体量、经济结构以及相对优势,中美贸易的密切合作格局中短期难以改变。鉴于美国的“储蓄-投资”缺口长期存在,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不会主动消失,而中国一直是美国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反过来,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也令美国无法轻易放弃。

无论如何,中美经贸摩擦再升级的可能不大,而坚韧的经贸关系也将成为中美其他层次双边关系的缓冲器。在较为稳定、可预测的外部形势下,中国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灵活性政策用来应对国内风险,推动重心从供给侧改革向需求侧转移。与此同时,RCEP的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中国在逆全球化后的“再全球化”中已占得先机。而推动更多更高质量的贸易投资协定的谈判,不仅将帮助中国巩固多边合作网络,也将反过来促进国内市场准入、金融治理等领域的改革。

其他观点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拜登上任之后,美国很可能在对华经济政策上继续保持强硬立场,但其中也会出现一些变化。第一,拜登政府短期内不会修改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这些内容总体上对美国是有利的。由于拜登政府会比特朗普政府更加理性一些,预计未来不会轻易推出更多的关税措施,甚至很可能通过谈判取消或降低部分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第二,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则不会停止,甚至有升级的可能性。第三,中美经贸冲突将会更多地在多边层面展开。拜登上任以后,预计会主要通过多边体系对中国进行遏制,并以此与其盟友一起对中国形成制约。在某种程度上,我国未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张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与秉持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的表现可能会更加成熟老道。从目前拜登政府的内阁成员来看,他们大概率会回归奥巴马政府的多边主义经济外交策略。特朗普政府是退群,拜登政府可能会重新入群。特朗普政府是既敲打竞争对手也敲打盟友,拜登政府可能会更加团结盟友来遏制竞争对手。从这一视角出发来看,2021年全球贸易环境可能会好于2019年与2020年。我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在2021年继续恶化的概率很小,有可能出现较为积极的缓和。然而,拜登上台不会改变美国从中长期维度来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取向,因而我们也不宜过于乐观。中美博弈的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长期化、持续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猜你喜欢

经贸关税拜登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职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An Analysis of A Clash of Cultures at Alabama Factory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拜登”献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