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武术功法运动发展研究

2021-11-22朱永光

武术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石锁功力功法

朱永光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武术功法作为继套路和对抗后的第三种运动形式,近年越来越受到武术界重视,特别是竞技武术功法运动暨全国武术功力比赛开赛以来,武术功法运动得以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武术功法爱好者开始习练、研究武术功法运动。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武术功法方向研究,发现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丰富,特别是在武术功法的社会化发展方面成果显著。现代武术功法发展的另一个标志是武术功法进入了各级学校。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的武术功法运动形式暨武术功法的运用进入了全新领域。如武术功法助力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武术功法提高散打运动员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武术功法提高推手运动员“发放”“抛掷”能力等。其相关理论及实践成果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认可。由此可见,现代武术功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期。

1 关于武术功法

1.1 武术功法的概念

拳谚道:“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所谈的“功”均是指武术练习过程中所追求的方法及要求,亦称为“功法”。早在明代的《易筋经》,清代刻本《内功图说》以及民国出版的《少林七十二艺》等著作中均记载有各种练习形式的功法。这些功法运动经过世代流传,形成了武术各拳种、流派独具特色的练功方法及内容。

武术功法的概念在《武术功法运动教程——竞技功法》中是这样界定的:以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为目的,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包括有增强肢体击打与抗击打能力的“硬功”;锻炼形、神、意,形成整体的合力“内功”;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及肌肉伸展舒缩性的“柔功”;发展人体平衡能力和翻腾奔跑能力的“轻功”。

1.2 武术功力的概念

传说中古代大力士,均有展示功力的某种强项。如史称夏桀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殷纣王能“倒曳九牛,扶梁易柱”;殷朝时费仲、恶来“手裂恶虎,任之以力”。为了练就功力,古代中国人运用各种练功手段和方式,像举巨石、拔大树、抱牛羊等。现藏于徐州博物馆的一块汉画像石,上刻有搏虎、拔树、背兽、巨鼎、抱鹿等图形,就是典型的汉代练功图。所谓“武术功力”是指通过武术锻炼获得的运动能力和专门技能所达到的水平,可以简释为“以攻防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身体能力的总称”。直观地讲,武术功力是对武术锻炼中获得的桩功功力、腿功功力、腰功功力、臂功功力、眼功功力、耳功功力、内功功力等各种单一功力,以及套路演练技能和与人格斗技能等功力的总称。

1.3 全国武术功力比赛

关于武术的概念问题,多年来一直在讨论中,2009年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全国武术专家学者在西安体育学院进行关于“武术概念问题研讨会”,会议一致通过了新的武术概念。新概念是这样界定的:武术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作为武术的运动形式,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早已成为独立的竞赛形式,只有武术功法一直游离于武术套路和格斗项目之中。全国武术功力比赛作为新兴的武术竞赛项目,是把武术功法运动形式改变为现代竞技功法赛事形式,通过功法运动的竞技化改造,丰富完善了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

为了使功力比赛科学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于2003年面向全国征集比赛项目及方法。经过专家全面论证对全国各地报送的56种项目进行了讨论,制定并颁布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竞赛规程》和《武术功力大赛竞赛规则》,并在河南大学举办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2004年11月14、15日在广东佛山举办的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拉开了武术功法竞赛的序幕。至2011年全国武术功力比赛共举办了七届。

2 武术功法理论研究成果

2.1 武术竞技功法运动研究一度成为热点

2004年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中华武术》《中国体育报》《南方日报》《香港文汇报》等主流媒体一致认为,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开创了武术功法竞赛先河,拓展了武术竞赛领域,是武术发展史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代表性成果有:2004年洪浩《现代武术的三次革命与概念嬗变》一文在《第三次革命:功法运动的凸显》的标题下,介绍了近年来武术功法的发展情况;2004年康戈武先生《康戈武谈武术功力比赛》就功力比赛相关事宜回答了记者提问。同年鲁夫发表了《参与功力比赛,比试真功夫》号召武术功法爱好者积极参加比赛;2004年王俊峰发表《真功的较量---〈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侧记》。对全国武术功力大赛进行全面分析研究;2005年陈燕平、刘惠英文章《中国武功实而不虚》就第一届全国武术功力比赛观后感发表见解。2004至2010年全国武术功力比赛开赛的七年时间,全国各种网络媒体全面报道分析了功力比赛及相关问题,一时间武术竞技功法运动成为武术界研究的热点。

2.2 武术功法理论研究受到重视

2007年10月12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组办,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武术功法论坛”在江苏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功法论坛共收到功法研究方向专业论文50余篇,入选论文主要从武术功法运动的时代价值、武术功法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武术功法运动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2008年8月《武术研究·武术功法专辑》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武术功法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之《武术功法》教程。此教程也成为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收官作品,为中国武术科学化标准化发展,为武术功法运动发展普及奠定了基础。 2019年由康戈武教授出任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立项,集聚了全国武术理论专家、教授上百人参编的《中国武术全史》系列丛书开题。2020年《中国武术全史》编撰课题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武术功法运动发展史》作为子课题已经完稿,即将出版发行。近年来武术功法运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把武术功法作为研究方向进行选题。由此可见,关于武术功法的社会关注与研究已成为武术相关研究的重点。

2.3 武术功法研究向应用型方向发展

2006年施秋桂的《武术功法的特征及其在社会实践中引发的思考---突破武术发展瓶颈的理论探讨》论述了武术功法与西方体育的关系。2015年张长思《武术功法训练论铎》一文详细论述了武术功法训练与发展问题。2015年朱永光等《武术基本功训练促进校园足球竞技水平研究》一文探讨了武术功法助力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问题。早在2003年朱永光就呼吁通过武术功法训练提高足球运动员对抗能力。2018年贾岩《传统武术拍打功对散打运动员前臂骨密度的影响》运用实验对比方法研究了传统武术“拍打功”增加前臂骨密度从而加强散打运动员击打、抗击打能力。2021年杨建营《新兴中国传统文化运动项目柔力太极球创造过程、比赛方法及主要特征》无论是武术功法与足球运动关系,武术功法提高散打运动员击打及抗击打能力,抑或是运用武术功法理念创编新型体育赛事“柔力太极球”均是武术功法在其它运动领域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了武术功法的运动社会价值。

3 武术功法的社会化发展

3.1 1999年国际传统武术绝技大赛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于1999年5月23日至26日在浙江台州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聚集台州,切磋技艺。大赛共设套路、散手、水上擂台、木兰拳、武术功法(绝技)五大项目。水上擂台是在水上搭设擂台进行散手比赛。武术功法(绝技)比赛除设飞针穿玻璃、掌劈砖块两个项目外,还设两个自选项目。

3.2 竞技武术功法成为河北省农民运动会竞赛项目

2007年河北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把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夺桥徒搏”和“长杆较力”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且发展为男女均可以参赛的项目。打破了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夺桥徒搏”专属女子参赛,“长杆较力”专为男子设计的局限。考虑到安全因素2015年河北省第八届农民运动会上“夺桥徒搏”项目去掉了“独木桥”改为在专用垫子上进行“徒搏”比赛,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垫上徒搏”“长杆较力”成为河北农民运动会最受欢迎的对抗性项目,表明了功力比赛的影响之深。

3.3 武术功法项目在江西国际武术节表演

“2014江西国际武术节”11月29日上午在九江县的“中华贤母园”隆重开幕,开幕式首场表演便是由大会组委员会特邀的武术功法展示,本次大会特邀多次获得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冠军的江苏师范大学功力代表队、河南大学石锁代表队、和式太极拳桩上徒搏(夺桥徒搏)代表队、江苏民间石锁代表队等四支队伍的30名优秀运动员前来献技和助兴,引起了众多武林同道的关注。

3.4 竞技武术功法成为青海省运动会竞赛项目

功力大赛的“桩上徒搏”项目在青海省广泛开展,每年都有各种级别的“桩上徒搏”比赛活动。2018年青海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桩上徒搏”项目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有近100名运动员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获悉,青海省武术协会目前正筹划成立武术功力“桩上徒搏”运动项目专员委员会,并申报举办全国“桩上徒搏”比赛,标志着武术功法运动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

3.5 武术功法项目进入少林无遮大会

2017年河南嵩山少林寺举办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其中“石锁上拳”“铁砂掌”“二指禅”等功力比赛项目均成为72艺选拔赛项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的11支代表队的117名运动员参赛,包括两名来自日本的外籍选手。

3.6 竞技武术功法记录被多次刷新

就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石锁上拳”竞赛项目而言,多年来75公斤以上级别冠军连续六届被河南大学代表队鲍峰垄断,其最高纪录为72斤。经过江苏石锁协会2017年举办全国民间石锁邀请赛以来,“石锁上拳”竞赛纪录被连续打破。2017年扬州全国民间石锁邀请赛上,江苏无锡石锁协会邓普强在75公斤以下级别中以80斤成绩获得冠军,江苏无锡石锁协会唐剑炯在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以100斤成绩获得冠军。二人均打破多年来全国比赛记录;2019年11月2日在“庆祝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秣陵杯全国石锁邀请赛”上江苏无锡石锁代表队言政轩、唐剑炯、刘阳三人均在“石锁上拳”项目75公斤级以100斤的成绩分别获得前三名。可见江苏民间石锁爱好者在“石锁上拳”竞赛项目的实力,同时也说明了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武术竞技功法赛事与武术套路、武术散打赛事一样出现在全国武术竞技赛场上。

4 武术功法运动在学校的发展

4.1 武术功法运动在中小学的发展

连续六届全国武术功力比赛“石锁上拳”及“花样石锁”冠军鲍峰2013年开始在开封市顺河回民学校开展花样石锁培训,2016年又把石锁项目带进开封市火花中学,先后几百名学生接受了系统的花样石锁及功力石锁的培训。南京石锁协会常年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宁清水亭学校举行石锁活动,并连续几年在金水亭小学承办全国石锁邀请赛。清水亭小学把传统石锁项目作为特色体育项目进行校园传播,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生体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金坛石锁协会以罗村小学为实训基地,以低年级学生为实训对象,教他们正确使用石锁,灌输部分训练技巧,在体育课外有丰富的户外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兴化石锁协会把石锁健身操带进戴南董北实验小学,并在大课间进行石锁健身操活动。

4.2 武术功法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武术功力大赛开赛的几年里,全国各地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武术功法活动,各种与功力大赛相关的功法运动蓬勃发展。很多高校不仅组建了武术功力代表队,还把武术竞技功法内容作为高校课程开展起来。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2004年开始组建武术功力代表队,参加了全部七届的武术功力比赛,共有12人次获得过全部规定竞赛项目的冠军。2005年开始,江苏师范大学把武术竞技功法内容列为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如今《武术功法课程》已经发展成为校级特色课程。河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部、武术学院均组建过武术功力代表队,多次代表学校在功力大赛上摘金夺银,屡创佳绩,其组建的“回民花样石锁代表队”多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及各种表演、比赛活动,多次获得冠军。桩上徒搏、石锁项目成为武术学院学生选修课程。四川大学孙卫国老师面向全校开设的“夺桥徒搏”公共选修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程。南京体育学院分别在休闲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把石锁运动列为专业选修课程,吸引了大批学生习练石锁运动。而且南京体育学院还组建了石锁表演队,创编了石锁健身操,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武术类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该校还在2018年举办“石锁进校园”展演暨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石锁比赛活动。

5 新型武术功法运动的产生

5.1 太极拳“三摇三摆”功法

近年来传统武术功法有了更多的传承和发展,田金龙博士把太极功法与散打实践结合,培养了多位优秀的搏击选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创编的太极“三摇三摆”功法,近年来在太极推手实践中把传统太极功法的“发放”“掷放”等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5.2 “功守道”赛事

李连杰等力推的“功守道”也是在传统武术功法基础上开展的新型赛事。2018年9月,“功守道”水上擂台赛在西湖著名景观平湖秋月正式开赛。阿里巴巴董事长、著名导演张纪中及武术界有多位名师率领弟子受邀参赛。本次功守道赛事位于西湖平湖秋月景点的水上擂台。阿里企业之间的功守道“三国之战”开始,胜者坚守擂台,败者跌落水中,精彩纷呈又富有趣味。

5.3 “柔力太极球”赛事

柔力太极球运动是华东师范大学杨建营教授于2019年发明的一项大球类项目。该项运动运用传统武术功法整体合一、化发一体、一气呵成理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顺势而为为技术特征,并与现代体育公平竞争、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以规则为纲的竞赛为理念创编的以单打、双打、集体隔网对抗的新型运动项目,具有鲜明的现代体育特征。

6 结语

武术竞技功法运动暨全国武术功力赛事活动的开展,全面推动了武术功法的发展,表现于武术功法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丰富;武术功法的社会化发展完备;武术功法在各级院校开展情况,尤其是武术功法应用于其它运动领域的研究成果,标明了武术功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广泛的应用价值。建议相关专家学者重视武术功法运动的研究,并强烈建议恢复武术竞技功法赛制,完善武术运动的三种运动形式。

猜你喜欢

石锁功力功法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石锁玩出新花样
玩石锁,我们是认真的!
少林传统石锁功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细微之处见功力 CEDIA 2017 北美地区获奖案例掠影
浅谈新闻主播也要具备的采访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