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浅析

2021-11-22陈冬梅

读与写 2021年2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过程能力

陈冬梅

(广东省廉江市新民镇中心小学 广东 廉江 52444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语言作为文化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语言学习是在日积月累当中进行的,尤其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长期的坚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知识的体系。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深入地进行文章的探索,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重点,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当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范读,通过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缓急等,将文章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带学生进入到文章描绘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的时候,本文表达的情感十分强烈,教师可以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爱上阅读。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还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知识广博、喜爱读书的人。如果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能够旁征博引,口若悬河,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达到更高的阅读高度,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长期阅读计划,教师可以定期地进行检查,并让学生进行总结,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计划的实施。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此书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并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讲一讲自己阅读的神话故事的情节,讲一讲书中的人物,又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自己最喜欢的片段,从而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加强阅读教学指导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了解教材,同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对学生阅读的重点、难点进行科学的指导点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然后进行模仿表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故乡》一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点拨,并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描述:少年闰土聪明机智,中年闰土呆板盲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分思考,想一想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以及动作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和表达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并做到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去体味、感悟课文,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反复练习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平时多读多练,多思多想,认真总结阅读方法和经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感受语文阅读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过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小学阅读教学“六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