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2021-11-22李荣
李 荣
(湖北省恩施州恩高芳华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主要是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和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并使学生置身其中,使其能够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效吸收、应用和实践。情境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活动情境、游戏情境、角色扮演等等,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制定情境活动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主体情况,才能促使教学效率不断得以提升。
1.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1.1 情境资源与教材脱节。一节高效的思想政治课,需要教师着眼于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们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情境,促使学生可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吸收和把握。但是在实际教学期间,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情境活动的形式,并把注意力放在挖掘网络资源上,忽视了从教材出发,未能看到教材中应有的教学价值,从而使得情境资源与教材脱节。[1]
1.2 情境教学法运用效果较差。要想使情境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更加高效,需要教师在备课期间,将情境教学活动贯穿于各个环节,这样才会让课堂质量不断提升。但是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时,未能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致使学生们很容易脱离相关情境,从而导致知识吸收效率大打折扣,情境教学法的效果也难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
2.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对策分析
2.1 着眼于教材内容,制定丰富教学情境。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开展高效政治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情境教学法发挥其最大作用,教师要在备课期间,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挖掘,并明确教学大纲要求,同时联系学生们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创设趣味性强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们一边学习教材内容,一边学习吸收新的内容,使教学情境更加灵活多样。[2]
比如在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态度,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们投放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影片,并促使学生在观看影片后阅读教材,同时思考: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历史是怎样的一部历史?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和视频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进而增强政治学习效果。
2.2 注重情境连贯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情境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在课前导入活动中运用,可以在讲解新知识期间运用,也可以在思考总结活动中运用,要想增强情境活动的运用效果,需要教师考虑到其连贯性,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重视其内涵和过程。同时,还要树立教学情境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教师授课服务的意识,只有让情境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情境创设形式更加连贯,才能够有效凸显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作用,全面增强教育活动质量。[3]
比如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时,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活动时,教师可以使学生们观看抖音短视频:“20秒看中国建国后GDP在世界的排名变化”。在进行新知识讲授时,可以使学生们阅读教材内容,并组织开展课堂小组探究活动,并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原因、进程、性质、意义、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情境氛围下,高效吸收学习内容。
2.3 选择恰当方式,优化情境教学效果。在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高中政治活动期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等,选择恰当的情境教学方法,不能只是为了运用教学情境法而盲目地构建教学策略,这样会降低课堂授课效率。当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融合,当学生们能够置身于多彩的情境氛围中,才能够点燃政治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比如在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时,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构建活动情境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升政治教育活动质量。
3.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情境教学类型多种多样,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期间,教师要看到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作用,并根据授课内容,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们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在多样化情境中,完成对于知识的吸收,进而实现自身政治素养的切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