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风险透视与防范

2021-11-22田志刚王汉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正确性核准权责

田志刚 王汉宸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企业既要对资产有没有处于预计可使用状态进行正确评判,还要做好工程竣工单与决算单等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在建工程转变成固定资产,且制定成固定资产卡片。然而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或是做的不够标准,则会产生结转核准风险、结转权责风险、审计风险、内控风险等,这时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处理,不然会严重阻碍到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风险透视

(一)结转核准风险

针对固定资产核准,要求企业对在建工程是否处于预定可使用状态进行核准,即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中提出的相关规范进行核准,具体规范内容为:(1)建设工作已彻底完成或实质上彻底完成;(2)工程已能够正常运营;(3)基本已不会发生建设支出;(4)工程建设状态达到了合同设计要求或是其满足设计合同部分要求,其能够正常运营。只要在建工程的现状能够满足以上标准中的一项,就能够被结转成固定资产[1]。然后就现阶段固定资产核准来看,上述四项标准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加上很多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很难利用这四项标准来对能不能提交结转申请进行判断,这就导致折旧与利润核算的不准确、不真实,产生了核准风险。

(二)结转权责风险

对于工程的建设,往往涉及到诸多的部门,要想确保在建结转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需要企业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然而很多企业并没有成立专业的固定资产结转机构,这就导致结转工作始终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同时,企业的在建工程结转大多由外部财务审计负责,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极易出现申请不及时的情况,且具有很大的被动性,流程不标准,从而严重影响到在建工程资产的安全性[2]。

(三)资产管理与审计风险

对于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而言,由于发生结转固定资产金额不正确的情况,极易引发资产管理与审计风险,造成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在建工程的核算非常复杂,但又需要借助在建工程来对企业固定资产新建与改扩建以往没有完成工程的支出加以核算,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导致结转固定资产金额不准确[3];2.针对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暂估成本入账,有的企业没有有效考量工程的签证成本,这就极易影响到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性;3.工程项目涉及各方之间缺乏合作,大大延长了工程审计时间,需要重复多次的调整固定资产价值,也就是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后,若工程项目涉及各部门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则无法在短时间内传递工程的会计信息,这就会影响到工程审计的进度,当工程审计时间越来越长时,就必须进行重复多次的调整固定资产价值,从而导致最终固定资产价值的正确性大大降低[4]。

(四)交付清单编制风险

针对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存在的交付清单编制风险,造成这一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编制较为复杂,涵盖了工程材料、工艺等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使得编制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一旦某项数据信息不准确,将会大大影响到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形成风险;同时,由于企业缺少统一的固定资产认定规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付清单的编制难度,对其准确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五)内控风险

关于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存在的内控风险,具体指相关业务层面的运营风险,包括:1.针对报表的编制。企业管理者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借助在建工程核算来对利润进行操控,制定不真实的财务报告,把企业的经营性支出纳入到在建工程之中,或是将不满足资本化利息进行资本化处理等[5];2.针对工程的验收。当固定资产处于可使用状态时,企业需要尽快组织各参建方进行施工验收,然而在具体管理中,企业在工程质量检验、工程款结算等环节中均出现多种问题,这就导致财产清单的编制与资产移交手续的办理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二、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定科学有效的结转核准规范

针对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存在的结转风险的防范,企业必须全方位地研究相关核准规范,清晰地提出自身提交结转申请的时间,不断提高结转工作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保障企业利润与折旧信息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同时,在对工程有没有符合预期可使用状态进行测定时,主要采用初验操作手段,一旦初验不合规,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二次初验,只有符合相关规范后,才能够进行试运行工作,故而企业可把初验通过的在建工程看作可结转工程,且在初验通过且进入试运行环节后,方可上交结转申请,注意不可将上报时间截至试运行环节,不可拖到试运行结束[6]。此外,企业需要结合在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固定资产核准的四项规范,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规范,从而促进企业今后的结转工程更好地开展。

(二)落实权责划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需在管理工作中纳入在建工程结转,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开展在建工程结转的申报、监控及落实,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对权责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在建工程是成本归集内容,在将其转变成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视作实物类别。同时,针对成本归集转变成实物类别的过程,可称为权责真空区域,故而企业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利用,清晰地界定结转结算的所有权责,强化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避免职责真空。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对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验收准备情况进行全过程掌握,每月定时把相关数据上报给财务部门,再由财务部门结合这些数据资料来切实开展结转申请上报与监控等工作,以此来有效监管在建工程结转工作。

(三)合理缩短审计时间

为能够有效保障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金额的正确性,企业需要争取尽快完成工程审计,且确保审计工程的质量。尽管工程审计涉及到大量且复杂的内容,但是这项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对于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而言,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审计工作,可选择专业审计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因为企业自身的审计部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工作量,很难兼顾到在建工程的审计工作,这时通过专业审计机构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之前的协同合作,即企业审计部门及时将在建工程的审计材料发送给专业审计机构,再由该机构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核对和检查,当发生问题时,可尽快前往工程现场进行复核,从而较好地保障工程审计的质量,也能够大大缩短审计时间,从而有效保障固定资产金额的正确性[7]。

(四)多部门联合编制固定资产交付清单

为能够确保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编制的正确性,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1.组织多部门联合对固定资产交付清单进行编制,而不是仅仅由项目管理部门进行编制;2.结合单项固定资产的特点与固定资产判定规范,制定切实有效的单向固定资产的认定规范,以此来降低编制难度[8]。通过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固定资产交付清单数据的正确性,并对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同时,在组织多部门标准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过程中,需注意针对单项资产的划分与资产成本的确认需交由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然后由财务部门负责对已编制的固定资产交付清单进行再次核查,保障其划分与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再由财务部门结合复核结果和单项固定资产特征,分配至各部门进行再一次复核,从而显著提高交付清单数据的正确性。

(五)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意识

为能够有效规范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存在的内控风险,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使之具体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2.建立科学且全面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将风险控制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3.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对于外购或是在建的固定资产应从其设立之初、决策制定、方案落实、决算与验收等全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企业必须做好及时辨别与评估风险,然后根据相应的风险提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确保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有序开展,避免出现风险损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结转核准、结转权责、资产管理与审计、交付清单编制、内控等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大大影响到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安全,阻碍企业的良好发展。故而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结转核准规范,落实权责划分,选择多部门联合编制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等方式来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

猜你喜欢

正确性核准权责
一种基于系统稳定性和正确性的定位导航方法研究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2016年第三批农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双口RAM读写正确性自动测试的有限状态机控制器设计方法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解读新修核准管理制度
论高校辅导员权责不对等及其对策
实现FPGA与PC的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