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对传统会计体系的影响路径与机制分析

2021-11-22夏红雨教授刘艳云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商业会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要素价值资源

夏红雨(教授) 刘艳云(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物联网、传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人类活动成为了永不停歇地生产数据的源泉,全球数据量每年呈指数级增长,数据量已逐渐由量变引起质变,传统数据转变为大数据,并赋予了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活动数据化、数据记录全面化”的新特征。同时,随着云计算、云存储、数据采集、机器深度学习、AI、5G等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让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成为现实,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已认识到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前景,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去开发与利用它,人类社会已迈入大数据应用时代。这不仅会引发一场伟大的技术与管理革命,还会推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改变与重构的速度与深度,具体表现在政府治理理念与行为、企业管理理念与行为以及个人思维习惯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重大改变。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剩余产品的增加,人类开始探索与应用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记录、确认、分析与反映自然与社会,开启了以数据记录的方式推动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会计理论与实务逐渐萌芽、产生与发展。从具体方面来说,会计作为一种主要使用货币计量来记录与反映某个会计主体的经济管理活动与信息系统,而从宏观方面来说,会计记录与反映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两个方面都与时代特征密不可分,可以说,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本文拟从大数据时代对政府治理理念与行为、企业管理理念与行为以及个人思维习惯与行为的影响出发,分析其对传统会计体系的影响路径与机制。

二、大数据时代对政府治理理念与行为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宣告人类社会已迈入数据与信息的智能应用时代,大数据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并将推动新一轮生产率增长,这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可以说,大数据时代将促进政府治理理念与行为的改变,进而对传统会计的会计环境、会计政策与会计目标等产生重大影响。

(一)大数据改变了我国对生产要素的理解与认识

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源泉,对生产要素的理解将影响国家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生产要素的理解与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1)萨伊提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个认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政策。(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要素的经济红利逐渐释放。当三大要素的经济红利释放到一定程度以后,我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人们开始意识到知识、技术、管理等其他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后来将它们也增列为生产要素。(3)在2016年杭州G20论坛上首先提出数据是生产要素以后,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在重大会议与正式文件中提出并确定数据新增为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数据是生产要素的认识既是对数据价值的认可,又是大数据时代生产要素理论的重大发展。数据成为一个可以投入的要素,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分配方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将发生改变,国家的管理体制与经济政策也必将随着调整与改变。

(二)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国家资源要素市场的配置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是美好生活需求,还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亦或是它们之间的矛盾,都与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以及配置效益紧密相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要素具有有限性与稀缺性的内在特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则更需要完善资源要素科学的市场配置,以便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伴随着资源要素配置问题的每一次优化而取得的。大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将从多个角度影响并提升国家资源要素市场的配置效益,比如:(1)大数据将改变自身要素资源地位与产出效益。大数据会涉及到自身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它将改变各要素的总投入与总产出,并让数据像其他要素一样能获得与自身地位相应的投资回报,从无到有的改变,将极大地增加大数据产出的边际效应,将会使大数据的市场配置效益更明显、更深远。(2)大数据有助于分析与发现资源要素到底处于生产饱和还是生产不饱和的阶段。要素资源具有内外两种动态变化特征,外在的动态变化体现为投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而内在的动态变化则表现在生产单元饱和与生产单元不饱和之间的交替变换。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或者说资源要素市场配置效益提升的关键不是在于资源要素投入的数量与质量,而是在于资源要素是否处于生产单元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种状态的交替变换阶段。当资源要素处于生产饱和阶段,再大的投入都不会提升社会生产力,只会造成资源要素的浪费,而当资源要素处于生产不饱和阶段,该资源要素的投入才能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与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大数据有助于分析与发现资源要素所处的阶段,并有助于促进资源要素在生产饱和与生产不饱和之间的交替变化。(3)大数据有助于提升资源要素之间的协同效益。社会生产活动就是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与生产过程,国家对于经济的管理就是协调各项资源要素投入、生产、分配的过程。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动态地分析与掌控资源要素投入之间的最优配比,解决资源要素之间配置失调与冗余的问题,进而改善资源要素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关系,更大程度地释放资源要素市场配置的协同效益。

(三)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在国家公共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与各项具体政务办理的及时性、准确性与便利性等方面,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化建设,这正好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与要求。大数据时代颠覆了人们对数据与世界本源之间关系的传统认知,许多学者认为“数据是世界的本源,世间万物皆可数据化,大数据能记录与反映世界一切活动与关系”,这种认知将对公共管理领域的管理理念、决策程序、信息反馈与监督机制等方面产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影响。传统的公共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与“管理与服从”的管理理念上,而大数据时代的公共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上下结合”的决策程序与“服务与获得”的管理理念上。由于传统技术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传统公共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国家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较为粗放、有效参与主体不足、处理问题较为缓慢、部门之间协调与沟通不够等问题。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传输、分析与应用等新技术将会急速向高端发展,而终端的应用将会向简洁化、便捷化、可视化与个性化等方面演化,这必将推动公共事务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从而发挥全样本数据与相关性分析技术的优势,进而推动公共政府部门较快地解决传统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实现具体政务办理的及时性、准确性与便利性等要求。

1.全样本数据优势。相对于传统时代公共事务的人工化与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大数据时代将对社会与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信息的数据化记录与存储,这为大幅提高公共事务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与事后分析等全过程的管理效率提供了全样本数据基础。(1)提高事前预测效率。对社会运行过程中过去产生与存储的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快捷、直观地了解社会过去的运行状况,更科学、更精准地预测社会未来的运行轨迹,从而使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计划更加精准、更有预见性。(2)提高事中管理效率。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项快速、及时、动态记录的大数据,可以快速发现社会主体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参与程度、参与时段、参与方式、参与结果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此及时做出反应,以促进正在发生的问题的解决。(3)提高事后分析与处理效率。大数据样本为事后深度分析、过程回顾、事后监督、优化服务等事后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与事实依据,并对问题的归纳与总结更准确,使问题的处理更客观、更有针对性、更让人信服,同时也可以帮助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2.相关性分析优势。在大数据时代,所有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相关信息都被转化为数据形式记录与存储。虽然数据可能被记录与存储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域,看起来较为杂乱、无序与庞大,但数据背后除了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外,还存在间接的相互关联、相互验证的相关性属性。数据的集中与共享以及大数据相关性分析技术增强了数据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传递,有助于打通部门与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信息壁垒,进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从公共管理与服务来看,政府可以依靠被赋予的公权力得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进而做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决策。同时,大数据时代可以更好地通过在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建立相关性分析模型,进而分析与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变动关系,有助于公共管理部门建立以问题与任务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最终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使要素市场有序流动。另外,大数据相关性分析技术通过分析人们以往的个人收入水平、消费情况、网络行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诉求表达以及公共服务参与情况等数据,可以分析与判断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征,从而进行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上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管理理念与行为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与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从发生的时间上来看属于事后数据,但是,由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活动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周而复始的经营与扩大再经营的过程,从而使大数据具有事前数据的功能。大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已逐渐渗透与影响到各个行业,乃至具体的业务与职能领域,并成为企业增长极为重要的驱动因素,从而将对企业管理理念与企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管理理念与企业行为的改变将会对企业会计与企业财务产生连锁性影响,如:企业的价值目标、企业之间的边界、企业的组织结构、会计要素的内涵、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数据内容与结构、财务数据的分析模式与方法等。目前,大数据时代还处于逐渐发展的过程,大数据的价值也处于逐渐挖掘与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将较为漫长,这也决定了大数据的稀缺性将长期存在。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物质的稀缺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物质价值,而企业的本质在于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因此,不管是从大数据自身的内在价值还是应用上的拓展价值来说,大数据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紧密的契合度,会对企业管理理念与行为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一)线性管理转为网络化服务

传统时代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依靠各层级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一层一层地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操作层面,从而实现年初的预算目标。这种企业管理理念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具体表现为层级之间从上而下的命令与考核以及从下往上的服从与执行,这样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以职权为核心的线性管理体系。在线性管理体系中,企业内部的管理占据企业整个运营系统的核心,与客户有直接、紧密联系的基本上都是底层的销售人员或者客服,而管理者以及其他部门职员与客户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一方面改变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间隔;另一方面也彻底地拉近了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企业人员与客户几乎成了零距离。大数据时代,企业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顾客的体验与用户的消费,因此,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然是建立在为客户服务的基础上的,企业所有职员,不管是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还是经理、主任等中层管理人员,亦或是所有部门的普通职员都将与客户建立紧密的直接关系,并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以“职权”为中心的线性管理理念必将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化服务理念。

(二)资产的静态“排他性”转向资源的动态“共享性”

企业作为拥有或控制特定无形资产或具体有形资产的权利人,具有依法对其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在传统时代,企业对资产的所有权在所有物权当中占据支配地位,所有权决定并禁锢着其他排他性权利的转让与转移,具体表现为“谁拥有、谁使用”,使用者与所有者通常就是一个主体,排他性权利表现为禁止他人使用该种权利的专属权,而不是表现为自己行使该权利的优先权,因此,企业对资产的这种物权更多地表现为静态下的排他性。但是,大数据时代却赋予了专属性的排他性物权向优先性的排他性物权改变的技术条件与现实基础,进而促进了资产的静态“排他性”向资源的动态“共享性”的转变。

1.物联网、互联网、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全面记录与发布资产的所有特征提供了技术条件,也为物权的分离提供了先决条件,并在无形当中创造了排他性物权的交易市场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传统时代的资产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单一存在,并以单一形态呈现与展示,而在大数据时代,当资源通过数据全面地记录与存储以后,资源更多的是以数据或信息的形式而存在,从而使资源呈现出多面性、多元化特征。从客户需求与资源价值的关系来看,当资源的属性正好符合与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资源的属性就是有价值的。传统时代资产的所有特征与属性都是绑定在一起的,不可分离,那么其价值就是单一性的,而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由于其属性与特征可以多方面独立或组合展示与呈现,可以以单一或组合的方式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促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无限细分与重组,这促进了资源多重属性各自价值的实现。

2.互联网平台为闲置状态的资源或资源属性的供给与客户的需求提供了交易基础。大数据时代网络的力量有助于闲置状态的资源或资源属性的供给与客户的需求进行累积,当积累到一定的量以后,量变将会产生质变,足够的商机与利益将会推动社会力量的介入,推动供给双方之间的联系,那么联系与维持供给与需求的纽带与平台将会自然出现,这个平台为供需双方之间提供了一个协商与议价的地方。当企业参与运营以后,企业作为中介机构,能够帮助解决传统社会很难界定供需双方的责任与权力界定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供需双方产生问题纠纷时,能有一个公正的机构来进行协调、解决与保障,这样减少了供需双方的纠纷与风险,减少了交易成本。共享市场由此形成并运营,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将制定并完善,对市场的运营保驾护航,市场规模更为稳定,并逐渐变大。如:滴滴利用别人的车赚钱,美团用别人的餐厅赚钱,京东利用别人的商品赚钱,等等。

3.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促进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5G等通讯快速传输技术以及分布式任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不仅加快了数据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扩大了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价值的应用范围,缩短了客户需求与资源供给或者资源特征供给之间相互响应的时空距离,为资源或资源特征形成共享市场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大数据时代企业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市场的兴衰周期也将变得更加脆弱,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同样,对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需要更多企业的相互合作,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三)“立足现在、反映未来”的事务管理转向“面向未来、思考现在”的价值管理

事务管理的核心在于基于因果关系的“立足现在、反映未来”的顺向思维,而价值管理的核心则是基于相关性的“面向未来、思考现在”的逆向思维。从企业管理的内容来看,企业管理无非包括人、事、物三个方面的管理,传统时代的企业管理是以事务管理为核心而开展的,而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管理则将转变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而进行。

首先,来看企业对“人”的管理。由于传统时代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与手段的局限性,企业很难对职员的价值或职员创造的价值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与计量,企业对职员的管理只能通过对事务管理来实现,这种管理只是浮在事务的表面,是浅层次的管理。传统时代,职员更关心事务的完成情况,而不是该项事务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比如:在职员进入企业成为正式员工之前,企业会以事定岗、以岗定酬,即企业会按照事务的工作需求来确定招聘的岗位与职员数量,然后根据职务与岗位情况来确定职员的工资水平;当职员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以后,职员的具体工资将会根据职员完成多少事,事完成得怎么样,多长时间完成的事等方面来管理与考核职员。因此,传统时代企业对“人”的管理是通过事务管理来间接实现的。而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分析思维与理念、大数据分析与计量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与突破将解决传统时代计量的缺陷与瓶颈,其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对人力资源价值以及人力资源所创造出的价值做出较为准确的确认与计量,企业对“人”的管理将转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这种管理将深入价值的本质,是深层次的管理。企业岗位以及岗位数量的设置将会以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创造多少价值为标准,职员的薪酬水平也将以基本工资加上价值创造的分红组成,对职员的考核、评价以及晋升等都将建立在为企业、为客户创造多少价值的基础上,更适合发挥职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企业对待职员更多地向“创客①创客(Maker)是指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在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典型体现。”“合伙人②合伙人是指投资组成合伙企业,参与合伙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是合伙企业的主体,共享发展成果,参与利润分配。”管理变化,企业不再是以部门、成本为中心,员工的工作中心不再是以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或发布的命令为中心,不再需要去考虑自己在企业的上下级关系,而是要以顾客为中心,以为顾客创造多少价值为中心。企业与职员所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将转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因此,大数据时代将促进企业为人尽其才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力与价值。

其次,来看企业对“事”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来说,企业的“事”就是我们常说的事项、任务或流程。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事”就是作业成本法当中的“作业”。在传统时代,企业通常会在年末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年的工作提出工作计划与目标,工作计划中的关键点通常就是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与金额,后续的工作任务都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与金额来展开,企业的“事”都是基于工作计划而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基本上都是以“事”论事,为完成“事”而去做事情,很少去关注“事”背后的社会价值与顾客价值,所以,在完成各项“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无价值作业,或无效重复的作业,成本核算过程中以组织中心、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为核算中心,这就是典型的事务管理。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工作计划都将以为社会或客户创造什么价值、创造多少价值为核心,后续的所有的“事”或“作业”都是为实现计划价值而开展,每一项作业都是有价值的,无效重复或无价值的作业将被逐渐消除,将会提高工作效率和价值效率,企业在核算时也将以价值为中心来开展效益核算,企业工作流程将以价值的创造为标准来进行简化,企业将会进行流程再造,同时,工作绩效评价与考核也将会以价值创造为标准。

再次,来看企业对“物”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来说,企业的“物”通常就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在传统时代,科技发展较慢、资产更新速度也不快,企业对资产都是从“资产是企业的固有财产”这个角度来理解的,因此,企业对资产的管理通常是从数量和所有权两个维度来进行管理,其本质是“立足现在思考未来”的事务管理。资产是否为企业所有界定了企业“物”的管理边界、管理方式与管理权限。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特别注重实物的管理,通常以实物的数量、资产的历史成本以及是否毁损为管理标准,要求账实相符,也就是资产盘点的数量和金额是否与账面记录一致,很少在乎该实物资产的质量以及该实物资产还能为“客户”创造多少价值。以资产盘点为例,资产盘点作为传统时代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一种通用的重要手段,通过盘点方式盘出实物资产的数量,并与账面记录对照,看是否一致,从而分析原因,采取对责任人进行处罚的方式来加强对实物资产的有效管理。根据前面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所有的活动都将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中心来开展,因此,大数据时代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将会转变为从时间与价值两个维度来进行,这是一种“立足未来思考现在”的价值管理。在科技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资产减值速度变快,将加快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更新,价值理念将深入人心,价值管理也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对资产的认识将转变为“资产是企业的资本以及创造顾客价值的来源”的角度,企业对“物”的管理会重点关注“未来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企业将会以“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等计量方法来随时确认与计量资产价值以及资产价值的变动,并以此来促进各类资产的更新换代,进而从“价值”的角度来对企业资产进行根本性管理。

四、大数据时代对个人思维习惯与行为特征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一方面增加了部分人群在面对海量信息的爆炸性冲击时要做选择的不知所措,另一方面也促使部分人群在逐渐适应大数据时代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大数据的资源属性与价值,并主动地习惯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手段为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服务。大数据时代,既提高了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应用效率,也逐渐促使人们将数据思维与数据导向分别成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行为导向。个人思维习惯与行为导向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特别是与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密切相关的工作习惯与消费行为。众多的个人的工作与消费最终累积构成企业整体的交易事项,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等经济活动。因此,个人思维习惯与行为导向的变化将会对交易的内涵、会计确认原则、企业的边界与组织结构、企业营销方式、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等基础理论与会计实务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一)“模糊的自然合理”转变为“精准的数据量化”的个人思维习惯

事物之间总是彼此关联,相互纠缠,事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绝对的清晰可辨,而总是有些模糊的、不确定的。与国外传统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待与处理问题时,除了关注事物之间的区别以外,还注重从整体性、系统性等角度来看待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相互联系。因此,我们的传统思维更在乎如何系统地去思考问题,更关注事物发生的背景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借助经验,很少用统一的量化的标准去看待与认定某一个事物,从而导致我们在认识与处理事务时有时缺乏精确的数据验证,其结果具有较强的“折中”或“中庸”痕迹,体现出“模糊的自然合理”的思维习惯。互联网、物联网、云存储、传感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等新技术促进了人们的所有的行为活动都将被记录,海量的数据推进人类社会迈入大数据时代。云计算、AI、区块链等新技术让分析与使用大数据成为现实。大数据时代使我们脱离了传统统计上的小样本的认识与分析局限,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迈入大样本、全样本分析时代,因果分析思维已经不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相关性分析的优势将会凸显。大数据时代,人们在认识、分析与评价事物时将会自觉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目标事物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并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准确、合理与科学,这将使人们的思维习惯向“精准的数据量化”的思维习惯发展。

(二)“缓慢的主动”转变为“快速的被动”的个人行为特征

传统社会人们的活动区域很窄,信息的传递较慢,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有限,许多信息都是依靠“道听途说”“口语相传”“主动询问”或者“信息搜索”等主动方式获得,而这些信息中大部分已经失去时效性,从而导致个人所获得的信息具有片面性、延迟性、缓慢性等特点。而在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管你有意或无意,大量信息总是扑面而来,人们有时在海量的信息面前顿感无力与被动。同时,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社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会得到巨大提高,各类信息的生产、存储、发布呈现专业性、主动性与实时性等特征,对目标人群进行实时、快速、精准地推送,在很多时候,人们就像被众多信息裹挟一样,被动地去获取相关事情的信息。另外,大数据时代,5G网络的普及与提速,信息的传递与更新的速度极快,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渠道与范围相比传统社会更多、更便捷,获取信息也更方便、更全面、更及时,从而促进人们更快地决策、更快地付诸行动,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时间空余与闲暇,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

(三)“隐蔽的私人性”转变为“开放的公众性”的个人活动轨迹

在传统社会里,除了特殊部门与特殊要求以外,普通人们生活的点滴很少被记录、存储,即使部分人们的活动被记录,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披露与传递,同时人们的交易行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所以,传统社会人们的活动更多体现出私人性、隐蔽性、个体性的特点,人们活动的很多过程与细节不被外人所察觉。而在大数据社会里,传统隐私权逐渐向数据隐私权过渡,遍布各个角落的大小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智能扫码等都成了收集个人数据的重要渠道。人们的每个行为细节都可能产生数据,同时人们的行为方式转变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群体行为,并被记录下来,只要通过某种算法、互联网和计算机终端,输入有关个人身份的对应关键词,就能搜集到某人的所有信息,并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透明化。人们日常生活隐私的变化,将会改变交易行为及交易方式,会使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也会对会计数据结构与内容、会计信息的分类与汇总等产生重大影响。

五、结论及展望

信息传导速度更快、传导路径更短的大数据时代将彻底打破整个世界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拉近国家、企业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促进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互联互通,以及人、机、物的全面互联,这种改变与进步必将产生全新的产业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并将以数据互通、互联为基础构建“数据为王”的生产关系。这种改变不仅将促进大数据技术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领域的全面渗透,还将促进大数据技术与具体行业企业生产策略、管理理念、销售模式等中观层面的深度融合,也将促进对个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等微观层面的潜移默化,进而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产生全面的重大影响与冲击。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呼唤与需要具有“大数据时代特征”的新的会计理论,大数据技术与会计理论相融合的“大数据会计”将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要素价值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