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视域下初中武术教学的定位与发展

2021-11-22钟凯强广东理工学院

灌篮 2021年4期
关键词:武术意识运动

钟凯强 广东理工学院

一、引言

终身体育就是指个体在从幼年至老年的全过程中积极接受体育教育、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保持体育运动兴趣、实现体育运动目标,体育运动能够让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保持良好状态,健康的机体与愉悦的心理能够让人终身受益,我国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动终身体育发展,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应该成为当前体育教育事业关注的重点[1]。科学教育体系构建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全面了解武术运动,更需要让学生们形成浓厚武术兴趣和持续参与态度,为学生们的终身成长提供保障与支持。初中阶段武术教学比例不高,但涉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内涵较为丰富,武术教学的实施将在学生的终身成长进程中产生持续性影响,为初中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把握武术教学定位,主动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初中武术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将关注焦点集中于武术理论讲解和武术技能培养方面,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与态度往往被教育者忽视,这就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参与武术运动,但是在课后却很少主动实践和持续探索,终身体育目标自然无从谈起。终身体育视域下初中武术教学兼具多重功能,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思想都应该成为教学关注重心,武术教学承担着终身身体意识态度和兴趣习惯培养的使命,武术教学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应该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将武术教学方向向娱乐、趣味和健身转变。教学定位的调整将帮助学生们深刻感受武术运动魅力并提升武术参与热情,教学观念的转变将引领武术教学的变革,例如初中学生们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展开竞技性武术训练模式,鼓励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武术特长和优势,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促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不断萌发。在学生接受了竞争训练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评价与修正,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武术运动的核心要素,例如武术意识、武术规则、武术文化、武术技巧、武术战术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武术实践活动持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态度。

三、兼顾社会教育职能,践行素质教育要求

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对武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保持密切关注,引导学生在成长进程中始终对武术等体育运动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学生们的兴趣方向,借助武术运动优势引领学生体育兴趣发展[1]。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武术曾经是很多中国人击倒“东亚病夫”蔑称的行为和精神力量。现代武术运动的挑战自我和超越极限精神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们的热情,而在武术经济活动中运动员必须要表现出更强的意志力和运动智慧,最终获得武术竞赛的胜利,这恰恰体现出武术运动者的精神品质。学生们在武术运动参与过程中既能够形成较高的素质,又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渗透武术道德意识,实现学生体育品质和体育道德的培养,武术精神将在学生终身成长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真正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和落实。

四、优化武术教学结构,推动教育持续发展

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仅关系到学生们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同时也影响到学生们的武术学习效果。武侠电影和电视剧曾经在很多学生心底留下了深刻烙印,初中学生心中往往有一个“武侠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利用武术影视作品对武术教学结构进行调整,适当缩减教师演示的占比,增加视频演示分析结构,使得武术教学能够用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突出武术教学的实效性,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武术运动的魅力。武术的技巧、灵动、美感、对抗等等都会给学生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影响,学生们也将更好地受到武术的影响,课程结构优化会对教与学同时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终身成长出发,探究学生们的兴趣点,尝试增加女子防身术、气功、五禽戏等等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课程,持续拓展武术教学结构。

五、关注武术教学特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教学技术发展使得武术教学突破了环境制约,初中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持续性地接受武术教育并展开自主学习,不同发展层次学生均能够广泛参与到武术课堂之中,初中阶段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武术教学[3]。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初中武术教学注入更多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喜欢的功夫熊猫形象制作教学视频,强化学生们的印象并带给学生积极熏陶和影响。

猜你喜欢

武术意识运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不正经运动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