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心肺耐力水平的训练方法研究

2021-11-22史红强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任鹏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灌篮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肺调动耐力

史红强 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任鹏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近年来,心肺耐力在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风险间的重要作用尤其受到关注。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体质健康各组成部分的核心要素。[1]心肺耐力的强弱是评估身体主要机能健康的标准,增加体能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耐力,进而降低死亡风险[2]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其中“中考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并列100分”,对全面开展提升青少年体质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全国中小学校体育课被其他课占用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充分体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初中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论文所需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本论文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

对部分承担初三教学的体育老师、部分家长、学生进行有针对行的访谈,掌握第一手资料。

3.数理统计分析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出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处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1.初中生的生理特点

初中生年龄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主要是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方面成长,在神经系统、肌肉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方面变化都很大。更为突出的是各种激素的相继增加,性器官、性功能迅速成长,从不具有生育能力逐步走向性成熟。

2.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整体来说充满了矛盾,思想状态方面呈出“叛逆”的特征,1.身心失衡的矛盾,面对自己的外形变化,生殖器官的变化等,特别容易出现焦虑和不安。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成人感”。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希望同朋友、父母处于平等位置。4.自制性与冲动型的矛盾,表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

(二)初中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课运动强度与量不够

根据调查,中小学体育课一般为一周2-3 次体育课不等,每次课45分钟,除了体育课之外,每天大课间约为10-20分钟,其次就是课外活动,单纯从一周的运动时间来看是不足的,运动量相对偏小,对于心肺功能的提高不大。

2.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促进

体育中考中目前体育分占50分,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体育分提高到100分,与语文数学英语同等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里体育分值的提高相对其他课程更加容易,家长对学生的支持永远是最重要的,过去周末学生参加最多的是文化课的补习,这一现象正在向体育迁移转变,学生从教室走向户外参与运动,更加关注健身运动,这是新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是社会重视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全面均衡的必然趋势。[3]

3.初中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

体育中考是对中学生体质水平的一次检验,促进学生更加喜爱和从事体育锻炼;但对于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者没有运动习惯的学生来说就成为一道坎,而这道坎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解决的。就目前研究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意志薄弱,除了正常的体育课外没有自发有意识的锻炼习惯,更不习惯于能坚持持久的运动。

4.运动训练理论知识面的不足

家长与学生已经全力动员开始行动。但训练较为单一,如立定跳远不好就专门练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不好有些家长还在家里备用了测量仪,体能不好就出去跑步。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来说,无疑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不练是不行的,练习总比不练习要强”,但从专业性和持久性来讲却远远不够。

考试内容各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乏运动训练理论支撑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只会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逆反心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初中心肺耐力训练存在学校体育运动量运动强度不足,社会家庭对体育逐渐重视但方法单一,初中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缺乏运动训练理论的支持等。

(二)建议

心肺耐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外,还要不断的坚持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1.循序渐渐设定目标

在与多位家长讨论中了解到,学生体能差,坚持不了多久容易懈怠,自己训练也不能认真对待,现在的成绩与合格或满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训练没有形成系统性,没有目标性。训练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成绩、训练能力和心理状态,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

2.多种方法,防止枯燥

心肺耐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等同于跑步,尽管测试的手段是以时间来计算,瞿水保等研究认为,选择耐力跑项目作为测试指标能够更为客观、有效地反映心肺耐力的测试目标[4],作为训练方法,需要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单纯的计时跑步会引起的心理疲劳和对抗,即便是在短期内完成了训练,也会带到对跑步项目的排斥和抗拒,造成心理阴影。

3.训练中教师口令、身体语言应用与积极反馈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规律,正确的使用训练用语,积极的反馈并鼓励学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生进行高抬腿的训练中,教师示范之后学生训练时,教师可以一边喊口令一边用手打节拍由慢到快,同时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当距离的同步运动,这样的正向激励可以在多个项目中应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会在教师的鼓励中得到快速的融入,他会感觉到老师和他一起参与训练。

4.课程准备部分和结尾相互呼应

心肺功能的训练除了前边的多种变化之外,依然离不开量的积累,体能的提高更多的表现在‘耐训'方面,即学生训练后的体能恢复水平。学生积极性调动可以在课前30分钟准备部分完成,此时学生状态(注意力)达到较高水平,为接下来安排的任务完成率提供了保障。作为心肺功能训练,重复训练法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课程结束前,可以再次安排长跑练习。

5.教师训练积极性的调动

初中生训练中积极性的调动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一是因为专门的体能训练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相比较较为枯燥,娱乐性不强;二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过专门针对心肺功能的训练,基础较为薄弱,耐受力差,训练初期难以坚持;三是究其深层原因,大多出学生平时参加体育活动量不足,意志较为薄弱。

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体能训练尤其心肺功能的提高大有裨益。经反复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以下4个方法:1.积极性调动集中在课前准备活动的30分钟。2.短距离快节奏多变化的行进间训练项目有利于调动积极性。3.老师的“口令”身体语言与及时反馈和鼓励有利于积极的调动。4.适当的游戏环节。

猜你喜欢

心肺调动耐力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数独驾到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