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S县为例

2021-11-22王咏梅利津县教育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育部门内审审计工作

王咏梅 利津县教育局

一、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背景分析

(一)落实贯彻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部署的要求

内部审计工作是审计监督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当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8年就对审计工作的加强提出了决策部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一个规章制度的出台和落地,更是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审计人员的权责分配以及审计工作的监督引导等等进行了全新的目标设定,提出了更为优化的导向要求。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教育部对原《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对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不同层级政府针对于教育领域的投入总额也在不断的增加。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已经由2016年的38 88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0 178亿元,增长2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2016年的31 396亿元增到2019年的40 046亿元,实现了高达28%的增长比例。以S县为例,“十三五”期间该县先后投资10多亿实施了“标准化建设”“解决大班额”“全面改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极大的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2016年的6.5 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7亿元,增长34%。如何保障教育资源使用安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落实内控制度,防范财务风险的必然要求

在单位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内部审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让单位组织的内部控制工作更为科学,更为优化。内部审计在内控体系中具有其他监督控制不可替代的地位,内部审计人员更了解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政策、教育资金管理使用规定,更能在内控体系中发挥优势作用。因此,完善内控体系,提高学校的内控质量,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在内控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作用。

二、基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现状分析-以S县为例

该县位于美丽的黄河三角洲,东依黄河,北濒渤海,总面积为1 665.6平方公里,在辖区范围之内一共有4个镇、2个乡,51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约31万人。现有中小学校29处、幼儿园44处。目前只有县级教育主管部门配备8名兼职内部审计人员,乡镇(街道)和各基层学校既无内审机构也未开展实实在在的内部审计工作。据了解该县所在省市其他县区状况与该县情况差不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层教育系统审计机构不健全

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当中做出了如下的规定:根据国家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应该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要有编制。要对审计人员的招聘情况和录用情况设定严格的标准。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要具备一定的审计能力以及法律意识认知。当前,独立审计机构的设立、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合署设置以及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署设置是教育机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方式。以S县为例,审计与财务合署办公,县级教育部门无独立的内审机构,无审计人员编制,审计人员由教育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和县教育财务集中核算中心财务人员兼任,财务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客观完成审计任务。

(二)基层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升

首先,专业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尤其是基层教育部门审计人员没有经过法律、经济、工程等专业培训,专业欠缺、年龄偏大、审计经验相对缺失、没有办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判定和分析。以S县为例,从知识结构来看,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兼职的8名内审人员1人会计系列、1人经济系列、其他6人都是教师系列,半路出家;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50岁的6人,40岁以下2人,年龄偏大。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当前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很多学校关注的重点都在教学领域,但是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各类评先树优、职称晋升侧重一线教学老师,后勤工作人员职称晋升渠道窄、待遇低,缺乏工作积极性。

(三)审计质量不高、审计范围受限

由于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人手少、工作量大、审计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导致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基础工作薄弱、覆盖面不广、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审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聘请第三方审计的中介机构良莠不齐,对于教育系统审计业务不熟,应付了事,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三、加强基层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为深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教育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教育内部审计的任务会更加繁重。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内部审计力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当中对于我国教育部门内部审计的设置方式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区域内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检查业务质量,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交流研讨。作为基层教育部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学校的业务指导和审计力度,各级各类学校也要建立内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扎实有效开展内审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提高单位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经济责任意识,为基层教育审计机构配备专业内审人员,同时做好业务培训和交流工作,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独立于教师系列之外的单独的考评机制以及人员聘用机制,保障内部审计人员享受与一线教师一样的权益;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提高内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在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为审计工作的进步注入更多的元素。要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为支撑、外部审计为辅助的新型的审计模式。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高度整合,减轻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危机,确保审计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内部审计机构还要对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审计软件,创造性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教育内部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并重转型。

(四)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基层教育部门的内部审计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做好常态化的审计工作以及专项化的审计工作,重点对重大经济决策制度落实、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合法和效益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等进行审计,以审促改,有效提高基层学校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对生均公用经费的审计力度,重点审计公用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无损失浪费等行为;二是加强对学校以及幼儿园等教育机构食堂支出情况以及消费情况的审计活动,避免专项经费被挪用或者是挤占等等不良局面的出现;三是开展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对学校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成本支出的控制情况等进行严格的审计,让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四是加强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监督,注重专项审计活动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对项目计划的审计,确保项目能够如期完成,实现自身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五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职能作用;六要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活动,找准切入点,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和落实情况,对不同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整改的方案和建议,尤其要注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五)强化整改落实,充分运用内部审计结果

在审计工作当中主要包含着三个工作流程,第一是发现问题环节,第二个阶段是对问题的揭露和剖析,第三个阶段是进行整改和完善。其中,对于有关情况的跟踪检查是极为必要的,以审计整改为支撑,才能切实提高审计效能。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较多,根据审计的结果进行整改和完善是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把教育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摆在干部管理的重要位置,要不断的提升广大干部人员的理财能力以及经济责任的履行能力,同时这也应该成为干部考评的一个关键要素指标。在校长以及园长任用过程当中,均应查看其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确实缺乏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议不作为一把手任用。

四、结语

市级以上教育部门所在地区经济发达、人员素质高,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效;县级及县级以下内部审计工作是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基层教育部门经济活动的管理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采取多种方法和举措,让党风廉政建设实现预期的质量和目标,这对于教育秩序的维护、对于教育领域的优化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猜你喜欢

教育部门内审审计工作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