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

2021-11-22王蓉蓉

读与写 2021年28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教师

王蓉蓉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江苏 宜兴 214206)

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采用多样化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许多教师的写作教学质量较低,导致学生写作水平较差,具体表现为在考试中,写作部分的丢分十分严重,既影响学生成绩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写作缺乏重视,往往是直接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缺乏正确的写作思路,往往无从写手,对写作缺乏动力,导致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1]。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背诵写作模板,根据模板进行生搬硬套,偏离文章的重点,脱离题意,缺乏写作思维。要想改变写作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先认清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训练学生写作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2.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意义

2.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单词语法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养成写作思维,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阻碍,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必须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单词语法和思维训练相结合,将写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用词造句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拓展学生的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2]。

2.2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和语法技巧,是进行高质量写作的前提。为此,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多元化方式训练学生,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以单词、语法为基础,掌握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3.高中英语写作思维训练方式

3.1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要求,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既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英语教育的改革发展。为此,教师要开展合作教学,使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发挥合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趋于成熟,认知、观念等初步定型,在以往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为此,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能一味地听课、记笔记,还要积极动脑,进行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首先,教师要创建自由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由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将学生合理分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科学划分小组,保障每个小组的水平大致相同,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组,让学生合理分工,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新成绩,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利用组间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激发学生潜力,在合作中促进学生思维交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

3.2 读写结合,增强学生思维条理性。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重视阅读教学,强调文章的主体,在阅读中增强学生思维条理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相较于其他学段而言,高中英语重视更加复杂深奥,学习难度也更高,尤其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写作中,虽然基础得分较为简单,但要想写好作文,获得高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较为吃力的[3]。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在阅读中学习其他文章的优点,通过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带入作者的思维,在拿到题目时,自然能够回想起阅读过的词句,将文章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经验。

缺乏阅读,是学生写作能力较差的重要的原因,只有增强阅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条理更加清晰,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此,教师要组织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写作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阅读中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意识到阅读中的重要性。阅读和习作是相辅相成的,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阅读,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强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掌握文章的结构,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经验,运用到写作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句式,拆分复杂的句式,分析知识结构,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由于西方的思维模式与中文不同,对句子的表达方式也有所区别,教师要通过阅读,让学生认清中西方的文化、思维差异,加强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单词句子着手,让学生分析重点单词,理解文章句子,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以“around the world”、“such as”等为例,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单词后,教师要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让学生将单词转化为句子,模仿列举进行造句,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思维条理性,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3.3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题意,让学生更好地审题,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理解句式的含义,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思维导图是学生更为认可的教学方式,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指明写作思路和方向,并制定合理的方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顺利完成写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制图方法。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思维导图。以“How to learn weii”为例,要根据这个题目写一篇作文,必须明确作文的中心和分支,以“How to learn weii”为中心,明确文章的主旨,以“good beginning”、“body”、“good ending”为第一分支,构建基础的脉络,将文章分为三部分,理清写作思路。还可以将每一个大部分进行细分,以“body”为例,这一部分可以围绕“before ciass”、“in class”、“after class”、“during free time”这四个点展开。借助思维导图,搭建完整的写作框架,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再根据这一话题,选择合适的词块、语块,将其填入到作文框架中,组成完整的句子和段落,注意句型结构、时态语态的变化,抓好细节,将文章框架补充完成。还可以将经典的名人名言、谚语等运用到作文中,组成一篇优秀的作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写作中,教师还要将写作与实际结合相结合,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引入生活化观念,加强学生的认知,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写作的趣味性,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进行写作,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How to learn ……?”让学生相互交流,结合自身经验,交流观点,再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将其与写作内容相整合,组成思维导图,让学生合理运用生活、学习经验,提高思维导图的有效性,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4 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丰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开展微课教学,制作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其次,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将知识相整合,以动画的形式,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补充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拓宽学生的眼界。一个句子的含义,往往有多种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再次,在多媒体课堂中,教学环境更加轻松愉快,师生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降低师生间的距离感,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师可以开展创作比赛,再用多媒体将学生的观点记录下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训练,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读写结合,增强学生思维条理性;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美育教师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