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究

2021-11-22徐淑萍

读与写 2021年28期
关键词:教师应文本素养

徐淑萍

(河南省项城市教体局教研室 河南 项城 466200)

阅读是学生精神输入的重要路径,小学是学习知识技能、培养综合素养的基础阶段,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品格的关键阶段。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关注国民阅读素养应从小学生抓起,这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小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路径。

1.阅读素养

“阅读”是“看并领会其内容”[1]。“素养”指的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2]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构成要素,其中阅读能力包括解码能力和理解能力,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两部分。小学语文阅读解码能力由文本概念及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文本阅读流畅度构成;文本理解能力则包含对背景知识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习惯则包括对文本的阅读方法、文本阅读量及文本阅读频次三个要素;阅读体验则包括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态度、动机、评价等阅读要素。影响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因素很多,好的因素通常来自于良好的家庭因素及教学环境,良好的阅读素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精神引领起到积极作用。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阅读课堂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调研得知,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的积极性。老师采取小升初考试内容作为标准,展开阅读教学,所以忽视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另外,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沟通不够,轻视学生自主能动性,存在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自我讲解、剖析阅读文本,内容死板僵化,使得语文阅读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丧失了主动参阅阅读思考的能力,对语文阅读学习失去兴趣。尽管部分教师意识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学时时限的限制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少教师有能力突破困难,平衡阅读教与学的关系,原本应由学生自主构建的阅读体系成了虚设,无论在学习方法还是阅读学习内容方面,教师的引导作用均没有充分发挥。

2.2 学生阅读素养普遍较差。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普遍较差。首先是语文基础功底薄弱,经常出现作文中错别字、朗读中错音字现象。其次是小学生的知识面普遍较狭隘,缺少一定的文本阅读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第三是缺少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的词汇知识积累有限,往往不能用合适的词汇表达客观事件及内心所想。基于此,也缺乏相应的阅读情感与阅读审美能力,不能在文本阅读中体验情感,也不能融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展开想象,对阅读心得进行交流和分享;第四是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尚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没有记录阅读笔记和阅读思考的时间。严格来说,作为母语的语文应该充满生活实践的乐趣,应该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事实上,语文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为边缘化学科而不被受到应有的重视,小学生厌恶语文课的情况较为常见。究其原因,任何一门语言的习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习者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长期僵化呆板的教学模式不仅浪费了阅读教学经历,也无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2.3 家庭未重视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阅读素养的提升受家庭环境因素的制约,家庭成员关系、父母参与阅读的兴趣对小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活动有显著影响。经调查发现,首先,部分家长因为疲于生活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而对语文阅读缺少积极的态度,并“不确定”学生在家阅读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到了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态度;其次,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家庭孩子的阅读素养明显受到了亲子行为频率的影响,由于这一类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子行为的缺少对小学生语文阅读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调查发现父母的职业对儿童阅读素养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职业阅读需要高的家庭能在儿童阅读训练中起到榜样或模仿的作用,反之,职业阅读需求量小的家庭儿童参与阅读的频率、时间方面的投入及阅读量也越低。因此,很少有父母对儿童的阅读内容给予适度参与与决策,导致儿童的综合阅读素养很难提升。

2.4 教师的阅读教学素养欠佳。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阅读教学内容的既定性使得课堂的生成性固化,学生很难形成阅读兴趣和阅读创新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也是制约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因素。在数字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少语文教师缺少应有的信息素养,既不能熟练利用多媒体设备,又不能融合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互联网阅读教学资源,导致学生缺少提取、利用阅读信息的能力;再次,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导致教材阅读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学生受困于对具体阅读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而不再主动思考,丧失了阅读学习兴趣。

3.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教师因素。首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等阅读品格的培养,也较少举办与小学语文阅读有关的活动,展示小学语文相关的学生阅读成果。其次,教师从事阅读教学活动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樊笼,很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阅读能力锻炼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分数。最后,对阅读情感态度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很少将教学精力投入到阅读情感态度的培养方面。此外,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完成阅读任务就代表了掌握了阅读技巧,并未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做出合理地反馈和评价,也有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外阅读指导对阅读素养提升的辅助效能,并不能有效选择课外内容开展阅读辅导工作。

3.2 家庭因素。首先,家庭缺乏阅读教育资源,部分学生在家中并没有独立的阅读学习空间,学生在家很难专注投入阅读学习活动。其次,部分家长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加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也缺少投入阅读辅导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孩子的阅读学习往往停留在口头监督方面,将对孩子阅读素养的培养全部寄托于老师和学校。再次,家校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家长疏于对子女学习情况的全面掌握。另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阅读电子设备也是学生拓宽阅读知识面的重要渠道,很多家庭并没有相应的阅读电子设备,因此,学生的阅读面相对变得狭窄。

3.3 学生自身因素。性别对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养成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女生在阅读方面的感知能力明显优于男生,男女学生阅读的兴趣点或爱好也不尽相同,在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方面差异显著。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阅读既是一种任务,也是学业负担,生词困难和语言障碍等因素均会造成学生对语文阅读失去耐心和兴趣,造成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普遍呈现被动倾向,且阅读目的有着较大的盲目性。此外,小学生阅读习惯普遍不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并不能自主制定并完成语文阅读计划,在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很难提升。

4.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实践路径

4.1 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理念。阅读教学理念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果。首先,教师应把教育和人的终身发展相结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时候,应以人为本,注重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认知,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树立阅读情感[3]。其次,语文教师应重视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的不同寻常的阅读感受以及理解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避免已经模式化的文本解读取代学生独立的思考和探索。

4.2 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特征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这样能提高小学生参加语文阅读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他们自主参与阅读学习的兴趣,通过阅读参与促进他们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进步。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男女学生的阅读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生预设不同难易程度的阅读教学目标,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4]。再次,教师应该在阅读课堂上培养小学生专注倾听的习惯,以此促进他们语言感悟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注重朗读文本在激发学生阅读情感体察方面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向更高的视野和平台去思考,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阅历及生活体验。最后,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应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形式上的创新。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并不断在阅读教学中强调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4.3 建立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选择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将读者、文本研究和教学意识结合,才能完成自身对教材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通过对字词、句子或者段落的选择、文体特征的解读及文本主题的挖掘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主阅读解读文本。其次,教师应将阅读教学生活化,小学生乐于接受与自身生活有相似点或者共同点的事务,因此,教师应基于教学的内容将生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去创新教学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形式启发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最后,教师还应根据阅读课堂安排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的方式探究阅读课堂问题,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

4.4 父母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家庭是孩子发展阅读素养的主要环境之一,家长应通过储备阅读书籍、为孩子提供相对独立的阅读及学习空间、电子设备,以尽可能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亲子阅读,带着孩子参加一些阅读相关的活动。此外,家长还应主动联系科任老师,及时了解子女阅读及学习现状,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孩子的阅读进步。

综上,培养阅读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小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重视对阅读习惯及阅读品格的培养,家长也应提升对阅读素养的关注和督促,以全方位促进小学生阅读思维的活跃性和思辨性,为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文本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