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实意义及促进作用

2021-11-22张玉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督导体质测试

张玉萍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标准,“健康”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该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实意义作出评价,并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谈及促进作用的构建。从笔者教学实践所获得反馈可知,对标《标准》男生体质健康水平从整体上逊色于女生。男生的主要体质健康短板为耐力和肺活量两方面。聚焦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目前所存在的体质健康短板,将通过制约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最终制约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根据“健康”内涵的界定,对照《标准》训育大学生群体,将在提升其身体健康水平的基础上,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最终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相关研究述评

1.1 相关研究概述

有研究以《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引导作用为视角,认为通过对《标准》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实施的意义展开研究,有助于了解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现状,最终需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水平[1,2]。

有研究通过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状,提出目前主要重视的问题,如配套设施不规范、执行过程不严格、监管不到位等,导致测试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研究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渗透机制为角度,提出体质健康测试基于其科学性、全面性等属性特征,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有研究以新旧《标准》的比较为线索,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与《2007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比,主要有4个变化:其一测试小组,从原来的两个年级为一组改为一个年级为一组,这使测试结果更完整、更具有实践作用;其二测试内容,从原来可以选择测试内容改为不再设有选择测试的项目;其三权重系数对比,在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耐力和速度所占的权重系数比例最大;其四成绩考核对比,提升成绩考核的年度总分,考虑学生个体体质差异等。

1.2 相关研究评价

以上研究所形成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诸如随着《标准》的实施为高校体育教改提供了参照,再如对新旧《标准》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从中解析出了国家决策层的意图,这些都可为该文的立论提供启示[3,4]。然而笔者也指出,当前高校学者所做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对《标准》现实应用价值的解读,并未深入挖掘依照《标准》所做测试对大学生群体职业发展的作用。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残酷的就业和创业环境,若没有健康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做支撑,当其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困境时势必会方寸大乱。同时,他们若不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势必会弱化其就业与创业的竞争力。因此,该文并不局限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表层意义,而是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相联系,深层次体会决策层的意图。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实意义

2.1 以制度示范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向纵深发展,在评价教改成果时更为偏向其职业导向。根据《标准》所开展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便能以制度示范效应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体反映为《标准》具有分层化和结构化特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新《标准》改观了测试方式,能够赋予高校在测试形式上更大的自主性,从而就能在校本要求下满足高校落实教改成果的需要。再者,高校体育教改已经将“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培育纳入了课程教学的建设中。因此,随着新《标准》对测试小组范围的缩小,就能在小班教学中鼓励教师落实课程改革成果,使教学不仅成为训育学生获得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的途径,也能够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测试。

2.2 以制度驱动促进学生形成锻炼自觉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参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考试活动,只有顺利通过了这项考试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其现实意义表现为测试以制度驱动促进学生形成锻炼的自觉。通过对班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跟踪调研可知,女生整体的锻炼热情高于男生,且学生所锻炼的科目几乎围绕着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展开。从中可以衍生出测试的其他意义,即能够在制度倒逼效应下规范大学生群体的锻炼内容,进而便能集中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然而,应注意学生在自觉开展锻炼活动时,仍较少以团队作为活动的载体,更多表现为单个个体或多个个体较为分散地开展锻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训育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以锻炼自觉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

大学生所蕴含的人格心理现状具有内隐性,体育教师无法在教学中直接观察出结果。然而,随着大学生群体形成了锻炼自觉,在体育锻炼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心理反应,能够促进他们获得健全的人格心理。这种健全的人格心理首先反映在情绪上,体育锻炼能够赋予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在情绪上的表现便是乐观和向上。而且,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如何将这种意识转变为实然的人才训育成果,仍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这些困难部分存在于师资队伍身上,部分则存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之中,部分又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不无关系。因此,以下将结合《标准》的内在要求,对实践测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展开论述。

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3.1 以《标准》导引体育教学创新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需助力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这就为体育教学改革明确了路径指向。在此基础上,还需发挥《标准》所建立的标杆作用,所以需以《标准》来引导体育教学的创新工作。具体的策略为:首先需对新旧《标准》的差异进行深度解读,准确把握决策层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意图。为此,体育教学团队应广泛获取各学者的认知,并在校本要求下逐步厘清教改思路。在新旧《标准》的比较研究中,需重视“从原来可以选择测试内容改为不再设有选择测试的项目”,这表明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专项教学资源,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并将其作为测试的一项内容。

3.2 加强师资培养提升育人的职教理念

当前,还需加强师资培养以提升他们育人的职教理念。具体的策略为:高校管理层应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并为体育教学师资提供参与专业课程改革的机会。应紧扣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帮助,让体育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实训教学中。例如,在学生实训中引入拓展训练环节,体育教师对标《标准》的要求设计出能在校内开展的拓展项目。再如,体育教师开发出容易掌握的有氧运动项目,使学生能在运动中缓解因课业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5,6]。

3.3 多渠道完善课堂内外体育督导机制

应多渠道完善课堂内外的体育督导机制。具体的策略为:总结2020年初疫情期间的在线体育教学经验,以在线互动式的督导办法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课堂内的体育督导机制,可以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发挥班委管理职能、挖掘体育优等生的示范作用等途径建立;课堂外的体育督导机制,则主要通过在线师生互动、社团组织管理等途径建立。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固化对督导机制的理解,需以平等、共享、互助的互联网思维理解这种机制,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动自觉性。社团在发挥体育督导职能时,需完善社团指导教师制,可以将团队定向运动纳入社团体育活动中。

3.4 开展课程思政增强学生的行动自觉

当前,不少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存在偏见,从而降低体育课程所应发挥的促进作用。为此,还需开展课程思政来增强学生的行动自觉。具体的策略为:在联合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应在课程思政中对学生强调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向学生传递“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也需对学生开展课程思政,如在教学之前讲清专项训练及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在教学中途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就某体育赛事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进行讨论,在教学结束的总结中,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给出中肯的建议。

4 结语

研究认为,当前还需发挥《标准》所建立的标杆作用,需以《标准》来引导体育教学的创新工作。当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象层面,而未能将《标准》与助力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相联系。为此,还需加强师资培养以提升他们育人的职教理念,多渠道完善课堂内外的体育督导机制。当前,不少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存在偏见,从而降低体育课程所应发挥的促进作用。为此,还需开展课程思政来增强学生的行动自觉。

猜你喜欢

督导体质测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心理测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心理小测试
测试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