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11-22毕磊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孙氏太极拳文化遗产

毕磊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 江苏镇江 212028)

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质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其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曾起到凝聚民心、规范乡俗、民约、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等重要作用[1]。

随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老去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进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岌岌可危。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在传承、保护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寄予厚望,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2]。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上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提出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3]。

教学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相比于其他机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就是将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之中[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否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行系统的教学,这是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志[5]。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作为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途径,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镇江市孙氏太极拳和校本课程的概述

1.1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市孙氏太极拳

我国太极拳常见流派有陈、杨、武、吴、孙、和等,其中孙氏太极拳是著名武学大师孙禄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优秀拳种。其主要特征是进退相随、开合相接,将形意拳之刚猛、八卦拳之灵巧、太极拳之柔顺,合三为一。2011 年,孙氏太极入选镇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 年,孙氏太极入选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928年,江苏省国术馆在镇江成立,孙禄堂任副馆长兼教务长,设国术师范讲习所、女子国术传习所、业余国术露天学校[6]。面向镇江民众传授孙氏太极拳,1932 年出版的《国术史》,生动地描述了孙氏太极拳在镇江蓬勃发展的盛景“孙氏之太极颇负时望,从学者甚众”。通过研习与传承,孙氏太极拳已发展成为具有镇江地域特色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1985 年,在孙氏太极拳第二代掌门人孙剑云先生的主持下,成立镇江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孙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镇江人霍培林任会长,进一步推动镇江成为孙氏太极拳的重要传承之地。

1.2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科学地评估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和学校所在地区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课程方案[8],是彰显地区特点和学校教育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9]。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校为本”的原则,即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10]。

2 高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身体活动为载体,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伦理、文化认同等融入其中,通过与之相关联的技艺技巧、知识技能、工具器械及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场所展现出来[11]。各族各地区人民创造性地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融合到体育活动中,历经时间的沉淀,至今仍“活”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魅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高校体育提供了有利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12]。

2.1 传承和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高校人才汇集,是优秀文化继承、创新和传播的高地。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其主要的三大职能,通过开展教学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既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职能和使命。

首先,高校作为专门的教学机构,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体系,能有效地组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其次,“人”一直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关键因素[13],在校大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较多的可支配时间,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并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进行相应的学习和钻研。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大学生传播群体资源等条件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教学之中,向学生传授其相关的技艺和知识,展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及,并从人数众多的在校大学生中发掘出优秀的传承者和出色的传播者。

2.2 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推动学校文化多元化发展

在全球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传统体育被现代体育所取代的趋势愈演愈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边缘化现象逐渐成为新常态[14],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性正在不断丧失。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现代奥运项目占据主要地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占比例极少。大学生正被西方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所包围,无处接触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法感受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审美价值、娱乐价值、健身价值及教育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对不同文化形式和价值的尊重,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15]。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传承和保护体育非物质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知识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开发校本课程,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促进学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构建自身的文化个性,在外在形式层面上和内涵层面上体现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16]。

2.3 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延续的基础和纽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衰,并且在新纪元里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之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图腾和文化基因,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文化认同是对民族、对国家最深层次的认同,而文化自信正是产生于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地区和各民族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展现了项目诞生时期的社会风貌,承载了特色鲜明的历史记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具象,具有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激励民众的作用[17]。在高校中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展现和传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的路径

在高校中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需要将师徒制、家族制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和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其中,教学团队的组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校本教材的编制是影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是否能够高效优质开展的重要因素。

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团队的组建

教师是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主观因素[18],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者应包含高校在职的体育教师和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并且以二者作为共同的主导。高校体育教师系统地学习过体育教学或者运动训练,有着扎实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常年工作在体育教学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机制,目前高校多数体育教师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和知识以现代奥运项目为主,对于各具特点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较少。另一方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来自各行各业,掌握着项目的核心知识内容,传承活动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口传心授,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与高校体育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二者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所长,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使得长短相济、相辅相成,从而推动项目的教学传承工作高效、优质地开展。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将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太极拳纳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特聘孙氏太极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霍培林为教授,聘请霍培林的弟子传人为兼职导师,组成“非遗大师团”常驻学校开展教学、表演和讲座等活动,使校内师生与孙氏太极拳零距离接触,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与此同时,组织校内体育教师参加孙氏太极拳传承保护的相关培训,选派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与“非遗大师团”进行深入广泛的合作。在教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将注重实践经验的传统师徒制与注重理论指导的“学院派”相结合,构建“1+1”的教学方式。在孙氏太极拳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中,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地方“非遗经济”和“非遗文化”的发展。通过合作和交流,促进双方知识的交互,提高孙氏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使得“非遗大师团”、校内体育教师和学生3个群体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孙氏太极拳的传承和保护。

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校本课程开发

高校体育课程是严谨的科学活动,它由完备的科学体系和行为规范支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民间的传承活动中表现出乡土性和经验性的特征,其传承效果评价呈主观性和非标准性[19]。因此,在高校内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识、技艺和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及优化,开发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色且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的教学活动[20]。

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在技能和知识获得的基础上,探寻其文化内涵,引发学生的文化共鸣和认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力求保持项目的“原真性”,充分发掘项目中的正向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思政内容同向同行。同时,重视学生共性和个性的需求,针对不同维度的学生进行层级设计,制定适合的内容和目标[21]。课程的实施采用多样化的途径,将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相结合,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课程的评价应是课程开发中涉及的多个评价主体,根据其自身属性和职能特性,自发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评价[22]。

以上述理论观点为依据,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在进行孙氏太极拳校本课程开发时,将课内和课外、线上与线下、普及与提高、校内与校外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打破束缚,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层次,在教学资源上校内外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形成以传承为核心,以教学为基础,以推广普及为目标,以竞赛表演为引领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项目传承人、教师、学生及学校等为评价主体,运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合作评价等评价方式对课程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判断的评价系统。

3.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校本教材编制

校本教材为校本课程服务,是课程开展教学的基础,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园传承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材的编制应该以在职教师为主体,邀请校内外的学者专家、项目传承人共同参与,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独有特征为核心,契合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习的层级发展,在保护项目文化本真的前提下,符合高校体育教学规律。同时,也要遵循“传承的体育文化内容一定是与现今文明时代主体价值观相一致,不能与现代社会准则相抵触”的原则[2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教材的编制是一次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有利于学校对该项目的传承与保护。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在进行孙氏太极拳校本教材的编制时,采用文字、图片、影音等形式,对孙禄堂先生的主要生平事迹、孙氏太极拳的诞生过程、当时的社会背景,与镇江的渊源以及多个版本的孙氏太极拳拳谱进行了较为完整和深入的记录及阐述。

由于孙氏太极拳“三拳合一”的特点,并且招式较多,难以针对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有调查显示,在初学孙氏太极拳时,有70.44%的人感觉动作复杂,导致很多人望而却步[24]。教材编制团队在收录既有经典套路外,对孙氏太极拳进行了简化,保留孙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动作,并配以学校校歌,作为校内普及推广时采用的版本之一。新编简化孙氏太极拳是孙氏太极拳和学校特色文化有机融合的一次尝试。在孙氏太极拳校本教材的编制过程中,除了注重技艺的传授,更关注了文化共性和项目个性的平衡,充分发掘孙氏太极拳“拳与道合”“修身养正”的文化内涵,将其独特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渠道,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习中获得文化的共鸣,激发文化认同,得到技艺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

4 结语

高校传承和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责无旁贷,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是传承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以孙氏太极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技术教学和文化传承为目标,开发了相关校本课程,通过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浸润,期望以这种方式延续民族文化基因。这既是对高校教学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实践性探索,也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

猜你喜欢

孙氏太极拳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Tough Nut to Crack
心魔
心魔
追爱就要厚脸皮
追爱就要厚脸皮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