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在高校飞行专业体育课程中实施路径的探究

2021-11-22黄正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飞行员思政体育

黄正

(常州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他还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因此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一化,各个学科都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充分利用课程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出全面的高质量人才[1]。

民航业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之一,在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飞行员的综合素质是其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飞行员相较于其他行业从业者,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风险[2]。在国内现有的民航飞行员培养体系中,目前高校作为民航飞行员培养与输送的主要单位,除了要为飞行专业学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而思政教育的落实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体育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体育对飞行员进行思政教育,既能够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又能够解决目前飞行员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上的缺陷,拓宽其视野,培养出品德优良、意志坚韧、团结协作、朝气蓬勃的复合型人才。

1 高校飞行专业体育课程思政现状

1.1 关于飞行专业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1.1.1 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德育融入学校全部课程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力求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美国、新加坡、日本等,都把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全部课程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全方位地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奠定基础[3]。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课程可以作为德育的良好载体,这也为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行的依据。现代体育教育再也不是狭义的强身健体,体育的教学过程也不仅是增强体能、传习技能,同时还应具有对德行的培养。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作为普通高校课程基本组成部分的公共体育课程,坚持“立德育人”是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是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进一步长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才的战略任务[4]。

1.1.2 关于飞行专业航空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飞行专业的航空体育课程是针对飞行专业学员进行专门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培养的一门课程,促使飞行学员能够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此达到使飞行任务保质保量顺利完成的目的[5]。航空体育课程有别于一般的大学体育课程,其中的教学与技能练习与将来的职业对身体体能的要求更为紧密,除了一般性的身体素质练习,还包含特有的如悬梯一类的器械练习,因其难度较大,所以在课程的实施中更容易且更应该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但当下关于航空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仍然不够,且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

1.2 关于高等院校飞行员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内高等院校在对于飞行专业学员的思政教育方面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飞行专业的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接受程度并未达到预想效果,对飞行学员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虽然已经存在多元化的趋势,但在实施的程度、教育的持续性、针对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6]。目前,飞行员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等都有待加强,如何多元化地发展飞行员思政教育,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2 研究方法

2.1 专家访谈法

针对体育课程思政相关问题,访问从事高校体育教学以及航空体育教学的多位专家老师。

2.2 逻辑分析法

综合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制定适合飞行班学员的体育课程思政化实施途径。

2.3 文献资料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大学生思政教育、体育课程思政、民航飞行员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飞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3.1 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7]。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切实实行课程思政建设,要想实现课程思政与飞行专业航空体育课程的融合,首先要确定总体目标,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始终响应国家及行业的发展需求,契合专业培养目标。比如,在课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爱岗敬业、家国情怀、坚守秩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等。

3.2 充分融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

在教育中,只关注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会影响显性教育的效果,只关注隐性教育而忽视显性教育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其原本的价值导向。因此,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效果[8]。在飞行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课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使其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潜移默化提升思政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3 深度挖掘航空体育教学过程中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

飞行专业的学员的体育课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主要包括氧耐力素质、无氧耐力素质、基础力量素质、抗眩晕能力。在这些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有目标地选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政素质的教学方法。从课堂的导入开始,利用课前观看烈士飞行员、《中国机长》等相关影视、新闻资料,课上与学生就此进行交流,首先激发学生对飞行员职业的崇高敬意,培养其坚定的职业认同感,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坚定的政治立场。飞行员对基础耐力的要求相较于普通专业的学生要求较高,在练习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需要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言语的激励引导,并结合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如无氧耐力练习中结合接力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练习后,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其良好的竞争、规则意识。在抗眩晕及力量练习过程中,当学生快要力竭时,教师应激励学生坚持完成更多次数,培养学生勇于拼搏、战胜自我、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

3.4 建立课程思政相关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的传统评价体系,往往只看重技能学习的成果及成绩,这样往往容易导致学生认为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因此思政评价融入考核,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步骤[9]。技术教学与思政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体育课更具内涵,同时能实现德育教育。在每节课的课后结合线上的交流,运用在线打分考评,使思政教育起到持续的作用,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思考后面有关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3.5 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品行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思政的角度来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自觉地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的学习,做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从自身专业来说,飞行专业体育课程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及相关的专业前沿知识,把最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带入课堂,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加强思政课程的建设,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做好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每个项目及练习的作用,并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体育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深化课程思政理念。

4 结语

高等院校作为民航重要的飞行员输送单位,为国家、为民航业培养体质优秀、素质全面的优秀飞行员是第一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航空体育课程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一大方向,通过充分将航空体育课程的隐性及显性资源相结合、深度挖掘航空体育教学过程中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建立与思政相关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的育人能力,能够使课程思政更好地结合航空体育课程,从而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出品行兼优的复合型人才。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二者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断探索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

飞行专业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航空体育课程的德育优势。飞行专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以及规范行为的养成,都需要从实践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体验。潜移默化的教育才是德育教育中最好的教育。将教育的目的、方向包含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中,受教育者通过亲身体会,耳濡目染,会顺理成章地获得预期的效果,而体育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猜你喜欢

飞行员思政体育
2022年8月23日,英国东海岸外,飞行员在训练中执行军事自由落体跳跃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飞行员的酷装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