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2021-11-22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钱立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 钱立萍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环节,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发散性思维还被称为扩散性思维,其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努力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如何培养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一、结合小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发散性思维是指通过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寻找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发散性思维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学会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学科要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内容,改变简单阅读、背诵课文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文章精彩部分进行角色扮演。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通过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描述出这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发散,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小动物过冬的场景,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的同时,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全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雾凇》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雾凇视频片段,在视频中,学生会看到雾凇形成的过程以及形成后的美景。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看感受,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通过发散思维模式体会课文主要意义,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还可以将绘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草原》时,先欣赏作者对草原景色的描绘,使学生对草原风景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画草原。学生可以利用发散思维模式创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形成独特的见解,提高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更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时,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文中写道:“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句话要表达什么。有学生认为表达了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亲密感情;有学生认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心疼老妈妈腿疼,所以不让她远送;还有学生提出这句话中加一个“请”字,更能够表达出对老妈妈的尊重。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威尼斯作为水上城市,那这个城市中的建筑是如何在水中建成的呢?学生这一问题的提出其实已经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教师仍然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以此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相关资料,之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展开讨论。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学生加深了对威尼斯水上城市的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高效课堂。发散性思维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利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