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激励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2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李凌钰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李凌钰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首要因素即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文字叙述内容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较为被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借助相应手段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尤为必要。
一、激励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激励教育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鼓舞及激励的方式完成学生的教育工作,即教师对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应用,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参考,借助多种激励方式的应用实现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教育过程。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热情将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加之小学语文作为语言入门级课程,教材中所涉及部分内容较为枯燥,并在内容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而教师借助激励教育的展开,则可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为学生今后语文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基础。
二、激励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语言激励法
小学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激励方式即为语言激励。教师在激励某位学生时,将会引发班级其他同学的竞争意识,由此,班级全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可盲目应用语言激励,应让其他学生明白该同学受到激励的原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语言激励的方式对回答最为准确的学生加以激励。如以《秦兵马俑》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答出自己在这篇文章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如部分学生回答:“兵马俑为一支非常庞大的部队。”此种回答虽同文章内容密切贴合,但回答深度不足。也有学生回答:“通过此篇文章的学习,我深切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以制造出如此庞大的军队,且制作工艺尤为精湛。”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便可对该学生加以表扬:“你的回答非常棒,既贴近内容,又以文章为基础展开深入探究。”此时,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将会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同时也可让学生了解此类问题的正确回答方式。此外,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应予以激励,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回答中所存在不足,以便改进,借此激发其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竞赛激励法
教师可将小组竞赛模式引入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教师还可对小学生在竞赛中表现出的斗志适当加以表扬,以推动学习效率的提升。对小学生而言,古诗词为一项全新的文字知识,同日常对话交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掌握古诗词时存在一定难度。针对此现象,教师则可引入小组激励竞赛模式,借助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如以《古诗词两首》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此节课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将学生划分为数个竞赛小组,每组成员轮流向其他小组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涉及有感情朗读、生字书写、词语翻译、诗句翻译等内容,学生回答正确获得一分,学生回答错误则扣一分。借助学生间互问互答活动的展开,学生可深化相关知识的记忆,还可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适当的表扬,并对其他小组成员加以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此种良性竞争氛围中,可实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并可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大幅提升。
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发现,学生针对语文学习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语文学习效率低下,并对自身语文素养的形成造成阻碍。针对此现象,教师需借助激励教育模式的引入加以改善,如可利用语言激励法、竞赛激励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借此还可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