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场景,让古典诗词助推核心素养

2021-11-22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7期
关键词:牧童首诗诗词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蒋 云

语言素养是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智能构建,并在实实在在的情境中展现出来的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广泛深入的积累,但这些积累也必须依托于鲜活的场景,激活学生灵动运用的意识。

一、开掘内在意境,在资料拓展中营造场景

古典的诗词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意象元素,源自于诗人直观性认知与客观物体的有机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典诗词内在的情感、意蕴,教师可以运用造境的手段,把诗歌中所累积的意象构建在有机的整体性背景下,促进学生内在情感的勾连,更好地走进诗人内心世界,提升感知与审美能力。

《绝句》这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灿烂景色和勃发的生命活力,诗人选择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和“鸳鸯”。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整首诗大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比如可以从第一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想象到江山的秀丽,感受温柔的春风裹挟着花朵的芳香。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拓展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源:诗人杜甫因为“安史之乱”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此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杜甫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所着力描写的春天景色,其实更蕴含着杜甫对于国家重新迸发希望之后的激动之情。

古典诗词的创作,诗人常常不会将词语和盘托出,而是将情感蕴藏于具体的景物中,教师需要化景物为情感,引导学生经历理解古诗大意、拓展背景资料、洞察人物内心的真实化情境,促进学生对古诗感知以及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切换表达维度,在深度体悟中营造场景

古典诗词的语言简练隽永,教师不仅要关注古典诗词的理解,同时也要开辟资源,搭建平台,引领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度体验和积极思考,从诗歌中积累相应的素材和资源,真正为言语实践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夯实语言表达,并形成语言表达内在弹力。

以《村晚》这首诗为例,诗歌的最后两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特点。那这样的语句究竟蕴含着孩子怎样的言行细节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横牛背”“信口吹”,想象牧童在傍晚时分,横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吹着口笛的画面,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将“横”和“吹”的细节进行具体的揭示,并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想到的画面,有的学生具体展现了牧童“横”在牛背上的动作与神态,有的学生将牧童信口吹的画面,细致化地展现了出来,从而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从原本诗歌的语言中浮现出来,镌刻在自己的认知体验中。

当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始终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时,教师就需要进行适时的点拨与引导,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不断深化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优化表达实践,引领学生从肤浅性的阅读走向深刻性的阅读,真正触及诗歌表达的内在意蕴,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三、创设鲜活情境,在激活思维中营造场景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时,不能将关注点仅仅聚焦在语言文字中,更需要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借助诗歌所营造出来的浓郁兴趣,体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逐步走向诗歌的内核。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天梅子成熟、杏子肥大的丰收景象,但对于农村的忙碌景象,诗人并没有进行直接描写,反而是宕开一笔,借助“无人过”“蛱蝶飞”悠闲状态的描写,反衬农民耕种的忙碌。为此,教师相机采访学生:从蝴蝶悠闲地飞来飞去的画面中,你好像看到了农民伯伯都进行了怎样的劳作?此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他们想到了农民在田里收割庄稼的画面,想到了农民在相互协作的画面……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着古诗语言所描绘出来的显性画面,更通过这些显性画面,揣摩到古诗背后的言外之意,感受到诗人范成大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喜爱之情。

有人说,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精妙的语言,是历练学生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开掘并利用教材中的资源,鼓励学生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悟诗歌内在的真切语境,让学生在真切体验中,促进其自身高阶思维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协同并进。

猜你喜欢

牧童首诗诗词
《上课没人抢》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牧童与老牛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