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医药高新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分析

2021-11-22李闻露上海安集协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32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科目

李闻露 上海安集协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健康管理也越发重视,生物医药行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政府部门从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的角度出发,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基于此,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应该努力抓住机遇,做好创新研发,加强对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重视程度,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相关概念

(一)生物医药高新企业

生物医药高新企业指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遵循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规定,同时享受政策优惠,对比常规的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研发成本巨大。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对于研发技术、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的要求较高,在研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才能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研发周期较长。产品的研发周期普遍都是以年为单位,而对于生物医药高新企业而言,从实验室研究到产品研发成功再到完成相应的临床试验并投入使用,一般需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在开发期间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如果遇到的问题难以改善,或者改善成本过高,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开发。三是高风险高收益。如果研发新产品失败,此前投入的资金全部都会损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不过,如果新产品研发成功,实现了商品化,则可以迅速占领特定市场,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二)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本身属于生产成本,用于科研创新活动,可以将其研发活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活动,若研发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者项目中途停止,则失败项目中的所有支出都会成为企业的沉没成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损失和经营风险,如果项目研发成功,企业在完成专利申请后,因为专利保护期的存在,可以在相关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二、生物医药高新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意义

对于生物医药高新企业而言,想要在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取发展优势,需要做好创新研发工作,而想要确保研发活动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先进的研发技术、高水平的研发人员、专业的仪器设备以及充足的研发耗材,同时,新药物研发的周期较长,见效慢,风险相对较大,这也导致企业在进行研发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做好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生物医药高新企业更好地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规避,也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研发成本,促进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企业运营效益的提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对于生物医药高新企业而言,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对自身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才能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生物医药高新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当前,在生物医药高新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研发费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制度流于形式,无法为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企业在研发项目立项阶段,没有做好相应的审批工作,缺乏可行性论证,这样一旦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被叫停,会导致前期投入“打水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针对研发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无法将研发项目的支出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

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预算管理制度欠缺,管理手段不科学,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二是缺乏准确的研发项目预算,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在研发费用管理中的重要性,制定出的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是研发项目预算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沦为了形式,难以为研发费用的管理提供支撑。

(三)缺乏合理的核算科目

在相关规定中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在针对研发费用进行核算时,应该将“研发支出”作为一级科目,但是对于之后的二级和三级科目设置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导致很多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在实施研发费用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核算科目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四)缺乏统一的归集口径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遵循两个不同的政策,对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认定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果依然使用不同口径来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很容易引发相互混淆的情况。简单来讲,若全部依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口径归集研发费用,会出现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多列支的情况;若全部按照加计扣除政策口径归集研发费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对生物医药高新企业资质的审核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享受产生影响,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的增大。

四、生物医药高新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强化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

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研发费用制度体系,做好研发项目管理、研发费用核算以及预算管理等相关工作,对研发经费的来源、研发阶段划分以及研发费用核算方法等进行明确,通过执行相关制度来确保研发费用合理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切实提高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质量水平。

(二)加强预算管理

从保证研发项目顺利实施、避免研发项目管理问题的角度,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应该切实做好对于研发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对研发经费的预算和支出情况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确保预算经费的有效落实,避免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应该设置分级管理预算体系,在制定总预算方案的同时,还应该针对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分期预算;二是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项目需求,列出费用明细,运用弹性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相互结合的方式,就研发费用的发生情况进行科学编制;三是应该做好具体项目的预算管理,就项目实际开支和预算开支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找出预算超支的原因并进行处理,避免研发过程中出现资金供应中断的问题。

(三)优化核算科目设置

生物医药高新企业在实施研发费用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核算科目的优化设置,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讲,一是应该设置相应的“研发支出”科目;二是可以依照“资本化支出”或者“费用支出”来设置二级子科目;三是按照支出类型设置子科目,科目设置应同时考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归集口径;四是依照具体的研发项目名称和登记编号,借助辅助账分项做好费用分摊;同时,也可以依照不同的研发形式(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合作研发等)增加核算层级。在对研发费用进行日常核算的过程中,需要依照企业研发费用的结构方式进行归集,对一些符合加计扣除要求的研发费用,可以借助辅助账归集,提升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效率。

(四)统一归集口径

生物医药高新企业需要对认定政策和允许加计扣除政策中的差异进行分析,做好合理区分,确保研发费用归集的合理性。比如,对于房屋租赁费用依照认定政策可以计入研发费用中,但是其不能进行加计扣除;装备调试费与试验费用在认定政策中被纳入研发费用核算的范畴,不过其同样不能加计扣除;对于其他费用,认定政策规定不能超过研发费用总额的20%,加计扣除政策则规定不能超过10%。总体来讲,在研发费用归集口径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相对更广,在认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确保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顺利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生物医药高新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切实做好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工作,推动研发费用的合理使用,避免资金浪费的问题,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科目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高考“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