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歌唱技巧 做好童声合唱

2021-11-22谢建斌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首歌曲声部节奏

⦿谢建斌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

音乐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可以强化学生对世界美的认知,形成健康、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合唱是小学音乐课堂不可获取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融入歌唱技巧,让学生畅享音乐的魅力和精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合唱中仅能够提升团队意识,而且还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合唱变得更加精彩呢?这不仅要求学生个体能够将自己那部分演唱好,而且还需要音色融合声部,在这样的融合中,是团队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一些歌唱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合唱中互相配合默契地传达出音乐的情感,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音乐节奏,体悟音乐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享受到美的熏陶。”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音乐节奏的把握不到位而影响合唱的效果,这样既不能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情感,也会让学生在这样的合唱中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把握好音乐节奏,这是合唱的关键,让学生能够在节奏的控制下,掌握多声部发音的规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红星歌》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把握好这首歌曲的节奏,分声部进行节奏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这首歌曲的相关历史故事讲述给学生听,使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合唱的情感,“同学们,你们能够找到这首歌曲中高声部是从哪句开始的吗?请大家自主敲击节奏,感受高低声部的不同,大家能不能尝试分声部的学唱呢?你能不能准确把握好高低声部的不同音色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开始进行节奏训练,很快他们就掌握了合唱的规律和节奏的变化,这就提升了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打击训练,这样,学生跟随曲调变化而调整节奏,才能够实现多声部的相融互通,提升音乐感受能力。

二、重视发声训练,默契配合团队

发声训练是学生学习合唱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发声技巧,那么,学生才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审美特质,才能感受到在音乐学习中自己美好的心灵。科学的发声方法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小学生时期规范学生的发音习惯,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训练,便可以让学生的在合唱中掌握声部发声的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力,比如教师要指导学生呼气和吸气的方法,立足音色统一的教学理念,科学开展扩展音域的训练,使之能形成纯净明亮的高声区音色。

例如,在《忆江南》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首先进行发生训练,使其在语文知识与音乐情感之间的互相融合中感受到合唱的重要性。“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曲是一首词配乐而来的,在演唱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练习发声,如何才能合唱好呢?首先需要我们了解每个声部的发声特点,二声部合唱歌曲中,我们要仔细揣摩歌曲的发声规律,多练习,这样才能为合唱奠定基础,在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互相监督和评价,互相指出发声方面的问题。”在教师这样的指导下,学生们便轻松投入到发声训练中,而且也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合唱教学中,声部之间的配合是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只有学生能够和谐的配合每一个声部,才能将歌曲中的情感传递出来,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轮换进行演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每个声部的音色特征,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三、融入丰富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的融入是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在合唱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融入丰富的情感,只有在融入情感的基础上,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和鉴赏力才能得到提升。当前,很多学生在合唱的时候一味地去追寻节奏和音准,而忽视了情感的渗透,这样就让合唱失去了它的价值。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感受每个声部所要表现出来的音乐情感特征,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和联想,让他们在对音乐情感理解的基础上配合每个声部的演唱,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曲当中蕴藏的情感,以情感作为依托展开合唱教学活动。“同学们在合唱这首歌曲之前,我们要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在那个艰辛的年代,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在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旋律融合中,我们要渗透自己的情感,让情感为音乐服务,让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多一份心灵的感悟。”在教师的演唱指导下,学生们的合唱更加动情。而且他们能够在高低声部的转换中实现情感的跨越,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情感融合策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在演唱的时候把握好音乐的主体旋律,寻找声部之间的情感依托,让音乐学习更加具有人情味道,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合唱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感。

总之,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合唱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从音乐节奏的把握、发声训练以及情感融入等方面研究了小学音乐合唱方法,意在使合唱教学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首歌曲声部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节奏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轻快漫舞
论爵士钢琴教学中的声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