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①

2021-11-22王海艇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体育锻炼体育课

王海艇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陕西西安 710068)

体育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教师也意识到体育也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秘密武器[1]。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对运动的参与度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体育课疲惫乏味,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互动时,就会形成散乱低效的上课状态。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运动天赋调动起来,以多元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1 初中生缺乏主动运动兴趣的原因

1.1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老套单一

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只是片面追求体育课的成绩。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极其严厉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缓冲过渡的时间,学生对体育教师有刻板印象,不敢询问教师的上课进度和测试强度。而教师上课讲述的要点,很多学生不愿意听从。由于教师不具备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懂得如何开展游戏教学、互动教学,在上课过程中教授千篇一律的内容,教师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否则很难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积极参与性。体育课堂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及师生互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肢体动作,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2]。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只是进行单一动作模仿,难以全面掌握具体的动作技巧,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效果不佳。部分教师依旧存有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强制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课堂参与感不强,缺少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缺乏互动

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老师不知道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内心敏感的初中生直接批评,这使得很多学生感到不满。此外,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在课堂上,教师规定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想法去做,虽然这是标准的动作,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误,久而久之,动作只能越来越不符合规范。此外,在课堂上,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运动,而教师强制他们做一种运动,因而一定会有人因为不擅长而被批评,实际上,他们也有在其它方面的长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主动权,因材施教。

2 提升运动主动性的途径

2.1 融入丰富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习惯使用单一的口令命令学生做各项运动,所以,学生也与体育教师充满隔阂。例如,教师让学生上课前,通过跑步热身,但是学生经常有各种小动作,因为初中生处于叛逆期,不喜欢被规则束缚,更喜欢表现自我,而且长期的热身令学生大汗淋漓,没有多余的精力应对接下来的课程。但热身是体育课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健康的运动方式会使学生身体酸痛,产生各种问题。所以体育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跳绳比赛、健身舞、同学互动锻炼等方式完成热身。这些游戏互动可以使学生自发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就锻炼了身体。此外,如果在体育课上播放动感的音乐,更有益于释放学生的压力,使他们紧绷的精神得到放松,不再害羞,全心投入体育课程中。

2.2 合理调节体育训练的频率和时间

由于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体育老师没有关注个体的差异,不考虑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这样也会造成课堂上的突发事故[3]。例如,一部分学生由于先天缺乏运动天赋,自身过胖,导致他们跑步的时候气喘吁吁。体育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学生制订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此外,体育课程的运动密度需要与学习任务的密度呈互补的趋势,当学生课业压力过大,高压的体育锻炼会使得学生更加紧张,上课时没有精力,产生疲惫感。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考试课而分心。因此,当学生面临一些重要考试时,体育教师应该合理调整上课时间,给予学生部分时间自由安排。并且将课程与学习进度紧密结合,考前适当减少运动,考后通过有趣的体育游戏释放紧张情绪。

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调节身体机能、平衡学习压力,在日常的体育锻炼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锻炼缓解学习压力。教师要从每一位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出发,并且从体育课的专业知识角度来为学生提供意见。由于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学生的肥胖率逐年增加,身体素质与以往相比也有所下降,再加上电子产品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不会主动地安排运动时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引导,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安排,循序渐进加强运动,按照科学合理的计划来落实锻炼计划,提升身体素质。

2.3 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对体育老师的刻板印象是无法沟通,不理解学生。但是大多数体育老师已经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即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师生对话,增加彼此的信任,以便课程顺利开展。例如,一般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中的烦恼时,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班主任或者家长,但是却忘了帮他们放松情绪的体育老师。所以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在学习和运动方面的优点要给予表扬,对于不足的学生更要鼓励,给予他们自信心。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现他们的优点,在值得精进的运动上支持鼓励他们,并针对学生的弱点提出适当的训练建议,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部分教师采取命令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密切,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与教师缺乏沟通。新时期教师应逐步转变自身的固有教学观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4]。体育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生活压力,让他们能够获得更为健康的学习日常安排计划,在体育锻炼当中获得快乐。不论是从身体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体育课对于学生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革新,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每个学生的兴趣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打篮球,有的人喜欢踢足球,所以要想使所有的学生做同一件事,那必然有表现不佳的人出现。所以教师可以开放体育器材室,申请购买高质量的体育运动器材,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在课堂上授课时,可以询问学生最喜欢的游戏,通过游戏形式完成课堂任务。例如打篮球,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合理搭配,以投篮计分的形式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指出学生在投篮姿势、力量上存在的不足。一旦投入比赛,学生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尝试赢得比赛,这个时候,体育课堂训练效果能够大幅度提升。

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动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记忆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在体育锻炼上水平和层次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进行规划。但是教师面对的学生众多,教学任务重,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来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5]。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锻炼情况,来制订系统、完善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不断吸纳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技巧,改善体育学习效果。

3 结语

如果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需要先反省自身的教学环节是否有不当之处,因为教师是引导学生兴趣方向的重要人物。在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放低姿态,在最适合学生放松心情的时候,成为他们的良师和益友,教他们如何通过正确的、高效的锻炼方式培养健康的身体[6]。体育精神与学习精神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都需要坚持勇敢,一时的锻炼也许不会改变个人的精神面貌,但是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一定会克服畏难心理、扬帆起航。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体育锻炼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有些唐突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