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①

2021-11-22祁晓璐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踢球热情运动

祁晓璐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北塘学校 天津 300450)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因此体育课堂的开展应该十分顺畅。但是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运动参与的初期热情还比较高涨,但随着运动时间的不断增长,运动难度进一步升级时,很多小学生就会出现退缩、抵触等情绪。尤其是一些需要反复练习的项目,小学生根本不愿意参与,还有的学生直接聚在一起打打闹闹,不仅影响了课堂秩序,更为课堂安全留下诸多隐患。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对运动的主动参与心理,有效推进体育教学。

1 转变体育课堂授课理念注重科学引导

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区,片面地认为学生年纪还比较小,不需要向他们讲授复杂的科学道理,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只是机械地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运动方法[1]。因为小学生腿部肌肉还不够发达,爆发力不够,就让他们反复去练习短距离跑;教学足球时,反复强调要学生切当球,从内侧踢球等标准化动作。这些出发点都很好,但是在进行这些科学方法传授的同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难以在学生心底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不会去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揣摩和思考,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贴近小学生的兴趣心理去转变授课理念,注重课程引导。教会学生标准化动作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激发他们的运动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互动中[2]。以足球的脚内侧踢球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两三个学生到前面演示一下自己是如何踢球的,并让学生亲自感受脚内侧踢球、脚尖踢球、脚外侧踢球的异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详细讲解脚内侧踢球的一些优势及省力技巧。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动作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在后续训练的过程中就不会再随意从各个角度踢球,且不需要教师反复说教强调。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除了在技法层面对他们开展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激发学生心理的探究和参与意识,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技能学习、参与交流、相互合作的大舞台,让学生勇于展示自我,积极进步,这样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才能被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动作和技巧的掌握也能更加熟练。

2 营造温馨和谐授课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心理

除了课堂讲授的方法需要时时调整之外,课堂教学的环境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也非常大。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块光秃秃的土地与一个布满教具的草地,学生更喜欢哪个环境呢?再比如体育课堂队形排布方面,如果教师每节课都要求学生4个纵队来训练,排在后面的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前排学生,训练的热情就会显著降低,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积极为学生打造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心理。

体育教学的硬环境方面,包括位置的选择、场地的布置、教具的安排等。首先,教师要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挑选一个安静、整洁、卫生的上课环境,这样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课堂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如冬季就可以选择背风且向阳的位置,夏季就选择一些有阴凉的位置。其次,场地的布置方面则需要教师灵活安排。如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运动器材,如小垫子等,让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一些双人互动的热身动作等[3]。相比较让学生一人来热身,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互相监督和鼓励,运动热情会更高。除了提前备好热身需要用到的器材之外,其他的运动器材教师可以花点心思来安排,如把器材放置到操场的对角,并要求学生沿着跑道到指定位置去自取,这样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小障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跑步锻炼热情。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迎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他们喜爱的方式,创设和谐有效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运动的目标该如何达成,让他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加省力,让他们给自己制定一些可达成的学习目标,除了让学生接受教师营造的环境之外,学生自身真正成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让他们可以运动其中,享受其乐,提升小学生运动参与的成就感。

3 采用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趣味性教学方式

当前体育课堂大多采取的是统一班级授课的模式,这样就不能全面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4],让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

譬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引入分组对抗的模式,让学生共同来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训练[5],而且整组训练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南瓜大挑战”为例,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场景:在对面的山脚下有很多南瓜,现在丰收了,需要学生依次穿过波折动荡的藤林(跳绳100个)、跑过恶人谷(50m速跑)、翻过筋斗山(仰卧起坐30个)、搬运南瓜回营地(运球过障碍)。这类比赛以接力的形式,让学生轮流参与,学生运动的热情都很高,而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营造活泼紧张的课堂氛围,很受学生欢迎。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玩乐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生动活泼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学习的趣味性。这样的趣味性活动氛围,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使体育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另外,一些体育训练的方式,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自由活动,寓教于乐,全面运动。

4 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极强的荣誉心理,他们迫切希望可以获得来自外界的肯定和鼓励[6],因此教师要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一些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鼓励,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运动参与的热情。

如有的小学生自身体能素质并不是很差,但是因为缺乏锻炼,在速度、耐力等方面都有欠缺[7],教师就可以先肯定他的优点,接着对其提出殷切的鼓励,他现在仰卧起坐的成绩是1min25个,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下次可以突破30个,当他达到这个指标之后积极热情地对其进行鼓励。再比如某个小组在赛事表现中都非常突出,教师除了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表扬之外,还需要对个别学生也给出客观评价。小组长的带头作用非常好、某同学的奔跑速度非常快等,这种分散评价的效果可以在集中评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学生的训练热情更加高涨,主动参与心理更强烈。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可以同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踢球热情运动
踢球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不正经运动范
像梅西那样踢球
热情的小山羊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两猴踢球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