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①

2021-11-22佘文惠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核心素养

佘文惠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北京 100006)

教育部在2015年提出了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帮助学生完成各个学段的学科各项任务。教育部文件发布之后,我国整体的教育事业开始了新的革新状态,核心素养的理论帮助我国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也为我国体育课程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推进我国体育教育的价值诉求的一个有利因素。与此同时,核心素养在各个年级段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对课堂的结构调整到课堂内容的充足,再到课程整体的整合。尤其是面对体育教学工作,核心素养视角之下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各个年龄的不同层次及不同情况,有效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合理地认识体育、学习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等。

1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尽管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关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我国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中,更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需相关人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保障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提高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从目前我国各家中小学对于体育教学的衔接现状来看,出现了不同年级学段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垂直衔接不足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我国对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的整体教学中缺少了顶层设计,进而使得整个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及目标难以落实,最终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大的教学困难。即使是核心素养教育已经大量普及的现在,我国有部分体育教师依旧存在课程设计的难题,主要集中在育人观点。育人观点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如何将育人理念落实到体育学科的教学中,为我国培养人才是困难之一。如何在体育教学落实中,使用真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终生的核心素养观念也是一道难题。

1.2 缺乏教材的整体规划

对于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而言,从幼儿期的教育到小学阶段的教育一直延伸到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上都是具有整体性的全面教育,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应该与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是相连接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但是对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其实是难以实现的,这是由于目前体育教育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明显区别,导致在进行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体育教学整体的衔接过程中很难出现难度递进的一个关系。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我国体育教学各个阶段的相互脱节,使14年的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性。即使有些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在核心素养之下开始进行体育教育衔接工作,可是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学生在具体的时间下的具体的情况,没有真正地挖掘学生的心理。最重要的是没有对其14年的体育教学规律进行研究,不能真正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现象。

1.3 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把握

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度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是学生实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中依旧存在体育教学由于各个阶段涉及的难度不一的问题,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对于各个年级段有相应的目标与内容。与此同时,体育课由于主要以室外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平台与机会,当然体育教学活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进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多以情景式教学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培养核心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无论哪个年级段的教师,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培养体育技能。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学中,体育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制订要符合实际,实施过程中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目前有部分的体育教师不能准确地分清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教学任务,尤其是把初中、高中放在了一个层面,缺乏一定的有效过渡,这样很难适应学生的螺旋上升结构。

2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2.1 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视角来看待教学的整个整体性与综合性,并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明确的阐释工作。同时,培养核心素养体系的关键就是需要构建三维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增加学生的体育实践,也扩宽学生的体育知识。这样也使学生将体育的理念、体育的知识及体育的技能更加深入。同时,教师在教学衔接中注意顶层设计,并且对学生的能力、意识及思维进行整体性综合化,帮助体育教学各个阶段相互衔接,超越学生的知识层面,突出综合性与整体性。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衔接工作的落实,需要更加注重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相互连接,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做出合理框架,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帮助中小学生体育教学衔接更加平稳。

2.2 突出各领域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来说,义务教育需要注重连贯性及系统性。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之下,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年段的要求与标准也更加明确,整个课程结构也更加丰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衔接的要求和水平划分有一定的标准。例如在小学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示范就尤为重要,不能只关注于口头教学,需要实施实践教学。在核心素养理念之下,理论与实践需要相互结合。教师还要找到体育教学各个阶段的相互结合关键点,确保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2.3 突出知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

体育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教学的教材结构,同时还要帮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体系进行有效梳理,明确教学内容前后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心理状况,做好教材内容衔接工作。在衔接上,可以分为垂直及水平两种。一般来说,垂直衔接又被叫做继续性,水平为统整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衔接方式。合理的衔接方式,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调整的空间。体育教师也需要注意,在衔接工作上,可以做出适当变化,帮助衔接更加灵活。除此之外,在形式上,体育教学在衔接上也要环环相扣,不能在教学层面上过于重复。其次,就是由于学生的体育技能不断增加,因此在衔接上要注意难度不断增加,形成螺旋上升趋势。突出知识的逻辑性以及结构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也能够将核心素养理念贯彻体育教学。

3 结语

教育是国家繁荣的希望,是民族富强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所指的教育不单是指文化素质的教育,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理论之下,我国各中小学体育教师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学生自我发展为基础,创新体育教学内容,遵循核心素养理念,完成高效课堂教育,才能提高中小学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并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