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途径
2021-11-22童本胜
童本胜
(福建省邵武第二中学,福建邵武 354000)
引言
区域认知能力,是指以一定的区域为基本单位,运用区域的角度或视角审视该区域的地容地貌、人文环境、地方特色等内容。而该“区域”也正是运用区域的视角和划分模式,由一块块区域按照不同的地容地貌、风土人情等划分而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要想学好地理知识,就要具备较高的区域认知能力,从而准确、快速地认识一个区域,由区域到整体、由点及面,全面认识整个国家的地理情况。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础,也是重点、难点。学生具备这项能力,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各种区域环境,从而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一、传统地理教学情况分析
高中地理的难度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较为片面,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是学生对地理学科表现得比较迷茫,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学科与自身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缺乏学习动力。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学模式滞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刻板,毫无活力。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及时沟通,以致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被沉默的氛围所掩盖。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学习心态变得消极,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二是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讲述,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课堂知识讲解,也不是被动地等着学生自己找教师寻求帮助。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思想,以更加热情、主动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多观察学生情况,积极探索符合教学新要求、适应实际学情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指示,努力做好人民教师的本职工作,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二、区域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复杂多样的综合性学科,既有数据计算,又有人文历史,甚至有社会风情的相关内容。学习一门学科就要努力掌握一种方法,对高中地理来说,区域认知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思想工具,运用这种工具将使高中地理学习事半功倍。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区域认知能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特定区域,以特定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的地理情况,并由此区域上升到更大、更多的区域,从一点上升到一个整体,从而全面地把握地理情况,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找到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更好地分析、规划区域发展状况与方向。
区域认知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某一区域的各种地理特征。地理是具体的、丰富多样的。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知识的过程就是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合起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1]。因此,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
三、探索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来自各个方面。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相关教学策略。
一是教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全面性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深刻把握课本内容,还要广泛收集地理教学资料,在深刻把握地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扩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如设置不同地域的对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两节课后,教师可以讲述某地的实际地貌、气候特征,让学生对比分析其中的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如让学生从地貌特征、人文历史、发展现状、组织结构等方面收集赤道附近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和北极附近的国家挪威的资料,并对比其特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地理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以地理视角看待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新知识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教学内容,并进行初步思考,形成初步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就教学内容设置富有内涵的思考问题,从区域认知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及区域认知思维理解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设置拓展思考题,既可以是知识本身的根源性问题,也可以是发散性的拓展问题。学生此时已经全面掌握课本知识,也学会了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或深或广的问题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使其区域认知能力得到充分锻炼[2]。
二是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从内容上看复杂繁多,从结构上看层次分明,从形式上看丰富多彩,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学科的特性进行有效学习[3]。例如,在教学“时区划分”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从数据上解释某个时区所在的经纬度,学生将难以有效理解和记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地球展开图,利用经纬线划分好每块区域,找到每个区域的标志性城市,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又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时,教师不要直接展示整体的海水运动示意图,而应一边讲解知识,一边让学生动手画出海水运动的轨迹,并将特点标注在上面。这样,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探究,对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三是课本联系生活,开展情境教学。为改变学生认为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再从区域认知角度讲解知识[4]。例如,在教学“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运用模型或城市地图从区域认知角度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整体构建一个城市框架,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展示的模型联系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特点。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十分实用,也能看懂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发展形势,从而提升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结语
高中地理学习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极为重要,而要想学好高中地理,学生就要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只有提升区域认知能力,掌握正确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灵活,并能树立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