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大学体育教育探索①
2021-11-22韩相伟刘晨康法英
韩相伟 刘晨 康法英
(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2.山东省济南市商贸学校 山东济南 250101)
1 关于大学体育中落实思政教育功能的研究
有研究认为,在大学体育中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民族精神,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最终促使学生自我完善,增强体育道德,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王斌等,2014)。有研究对大学体育教材和情景进行分析和和阐述,以勇敢精神为例,提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4个理论难题并作以阐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循环渐进的方法解析勇敢精神,让学生切实培养和感受勇敢精神(毛振明等,2015)。有研究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竞技体育与健身活动、体育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发挥校运动队的辐射和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拓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路径(张向,2012)。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进行分析讨论,现有研究多以立德树人的维度来审视大学成长成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体育教育的深化改革。探讨如何更好地以大学体育为载体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力度,无疑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拓宽了新路径。从体育学的视角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探讨,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功能,必将促进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2 大学体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
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内涵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对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精神内涵丰富,包含着体育运动过程中参与者的身体和精神体验、人们受到体育运动的启迪和影响以及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可以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体育精神内容丰富,包含着为国争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等精神要素,这些精神素养的形成将会影响人的成长,特别是青年一代,经过长期的训练,将会伴随青年成长的一生。这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是体育所蕴含的宝贵财富,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缺的资料,需要高度重视,有意识地挖掘和发现。学校要改变对体育课普遍不重视的现状,要清晰地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出出汗和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得到精神的体验,使学生在提升身体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高尚情操、有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3 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通过严抓细节,不断渗透思政教育
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组织纪律淡薄、行为散漫、大声说话甚至嬉笑怒骂的现象,十分不利于良好体育课堂氛围的形成,更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特别关注这种现象,要努力改变这种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通过严抓细节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首先,体育教育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把学生的行为礼仪和精神面貌纳入考核范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就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集合要求快、静、齐,着装要求宽松运动装、运动鞋,上课期间不准佩戴饰物等。当然,老师也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其次,老师要做好督查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将一些小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需要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比如进行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等处罚,以此来促进学生自觉行为的形成,使其逐渐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3.2 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学有方向
1920年,蔡元培先生提出“健全人格,首在体育”,人格健全包括德、智、体、美4个方面,体育对人的智力发育、意志品质培养及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向学生介绍优质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引领学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比如通过介绍排球教练郎平、篮球运动员姚明等体育名人,以他们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精神和品质的模仿和借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通过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经典体育赛事,分析体育比赛背后的内涵,学习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懂得如何加强与他人合作与竞争,如何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成长。
3.3 通过课程思政,不断渗透思政教育
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深入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教材与学生结合起来,寻找出学生成才需求与课程思政育人的结合点,将课程思政育人有针对性地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人文素养的熏陶。
下面以武术课程教学为例,向各位简要汇报课程的具体做法: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从行“抱拳礼”开始,强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习武都要从“礼”“德”“让”开始学起,培养学生的礼貌、礼仪习惯和良好的德行;在动作讲解时,注重把动作的攻防涵义、所蕴含的阴阳哲学思想及做人处事道理讲解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规矩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本功练习重要性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强必要的攻防实战教学训练,在达到强身健体要求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将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在课堂练习时,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充分利用学生互帮互助的小群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个人演练考核与集体演练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集体演练纳入考核范畴,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集体主义精神。
3.4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学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通过广泛的教学实践,发现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群体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认识,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个人实力不同的学生分在一起,他们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实力强的学生能得到激励与认可,实力弱的学生能得到帮助和关爱,学生在合作中不断进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