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增高度对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的影响分析①

2021-11-22钱建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体育教师院校

钱建国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泰兴 225400)

跳高教学是集智力与体力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到跳高技术教学时,可全面折射出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中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对渐增高度教学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全方位了解与探析渐增高度对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1 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对跳高技术教学缺乏积极性

相较于其他体育训练项目,跳高技术的学习具有更大的难度,且复杂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中,因横杆的高度过高,不仅容易导致学习者受伤,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他们的恐惧心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跳高技术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对这项教学无法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实际开展跳高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都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投放到理论知识与技术的讲解上。即便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锻炼,也会因为没有科学地设定初始的跳高高度,给学生造成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的错误认知,或令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错误心理。基于此,中职院校若想真正能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跳高技术教学中,令他们的技术水平获得有效提升,应结合实践教学情况,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等进行积极优化。

1.2 尚未形成更加科学的教学流程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实际开展跳高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因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不能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同时,部分体育教师因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导致他们对跳高技术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他们在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展现得过于随意,既没有实现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根据天气情况、学生的诉求去调整教学流程,部分中职院校甚至会出现以自由活动替代跳高技术教学的现象,令学生对该项教学项目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而部分教师过于急于求成,想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向学生提出过高的教学需求,却没有对学生的身体差异、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统一的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初次授课时,就将为学生设置过高的跳高高度,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无法顺利通过。甚至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根本不敢进行尝试。教师没有结合跳高技术教学的特征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去科学地制订教学流程。同时,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因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教学,教师基于自身简单的示范后,就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由此,会出现学生动作僵硬变形、极不协调的现象发生。而当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负面评价时,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这些都是导致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质量无法获得提升的主要因素。

2 渐增高度对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的影响

2.1 为中职院校优化跳高技术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新课标背景下,各学校在实际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中职院校作为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的特殊教育机构,在缺乏一定学历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养成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勇于面对挑战的优秀品质。所以中职院校在以跳高技术教学为载体,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正视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对跳高技术教学产生的消极心理,体育教师应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优化。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这点可看出,渐增高度对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即为中职院校完善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如体育教师可将跳高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从最简单的教学步骤做起,使学生能从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体育教师基于渐增高度教学思想,在最初创建教学情境时可设定所有学生都可轻松越过的高度,着重对动作的系统性与规范性进行训练,令他们能在有趣的教学中全面了解跳高技术要领,确保学生能对跳高技术教学产生兴趣,为接下来提高跳高高度奠定有利基础。

除此之外,基于渐增高度展开的跳高技术教学,可促使教育工作者能对教学的层次性建立新的认识。渐增高度体育教学形式,更强调逐层增加教学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缓冲期限,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跳高技术的良好习惯,并促使教师逐渐对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给予高度重视,推进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与优化。从这个层面来说,渐增高度能够为优化跳高技术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切实发挥渐增高度教学形式的优势与作用。

2.2 有效缓解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跳高技术的恐惧心理

中职院校在实际开展跳高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融入渐增高度教学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对该项课程产生的恐惧心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的过程中,都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跳高技术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从这个层面出发,教师基于渐增高度的教学形式,可有效降低课程的学习难度。同时,使跳高技术教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与科学性,即通过由简入难的教学过程,令所有的学生都能克服恐惧心理,尝试去完成相应的跳跃动作。当学生能够胜任这个高度后,教师再将高度适当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正确认知男生、女生身体的差异性,以及同性间身高的不同而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消除学生学习跳高技术的恐惧心理,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主要教学目标。利用渐增高度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逐渐的试探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配合教师积极地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同时,体育教师应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规范性动作的指导,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避免因出现嘲笑的言论,而加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基于此,体育教师需积极贯彻与落实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最大化发挥渐增高度教学方式的优势与作用,利用更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渐摆脱学习跳高技术的恐惧心理与自卑心理。

与此同时,以渐增高度的形式开展中职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更能结合学生的生理结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等,制订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教学计划。当学生能够在符合自身认知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时,更利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而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可对跳高技术逐层建立认知。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实际身体机能与心理承受力合理化地增加训练难度。基于这样的教学原理,可切实降低或解除学生对跳高的恐惧心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学生在学习跳高技术的过程中,依托于自身的自主意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可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而以渐增高度开展的跳高技术教学,可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3 结语

总之,针对中职院校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跳高技术教学缺乏积极性、尚未形成更加科学的教学流程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能充分发挥渐增高度教学方式的优势与作用。在全面了解渐增高度对中职院校跳高技术教学的影响基础上,合理发挥渐增高度的功能。为中职生创建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避免他们出现恐惧与自卑心理。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体育教师院校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