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与推进研究①

2021-11-22张娇孟令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医常州市处方

张娇 孟令刚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基层运动健康服务平台,开展体制评估、咨询诊疗、康复训练、科学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工作,全人群、全周期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和诊疗服务,尝试打造一个多方共建、惠民利民的基层示范工程。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建设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足,在其建立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特征

1.1 专业性

体医融合是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具体应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专业性,其中专业的人才必不可少。因为“体医融合”是一项涉及到运动、医学、健康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新型模式,主要由两大领域的相关内容融合而成,为保证服务质量的落实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必须建立既懂医疗又懂体育的“二位一体”人才结构,设置具有“体医结合”特色的专业课程,加强医教协同,并招募专业人才来组成知识性管理团队。

1.2 协同性

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协同性是指“协同治理”方面,它是一种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参与的各部门,如政府、医疗组织、相关体育部门能够共同负责公共事务管理,加强多机构间的协作和互动,实现非医疗手段与医疗保健和医疗服务相结合,并实现国家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1.3 预防性

现代医疗服务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药物和外科手术。然而,所有医学治疗都是在控制疾病或消除疾病,并非从根本原因入手。应该预防和治愈未出现的病症。而运动健康指导诊所可以全周期保证人民的健康,它是对抗亚健康和预防慢性病的最有效方法。虽然以前的“求医问药”可以解决健康问题,但不会降低疾病风险,促进人们的健康。现在应该强调的是一种体育医学融合模型,利用运动健身来尽可能地取代或部分取代医疗手段,以恢复身体的健康。

2 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现状

2.1 建立了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管理体制

2017年11月10日,由常州市体育局牵头,联合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及常州市钟楼区永红、五星两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三方协商,一致决定构建的具有常州特色的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开诊。其中,体育局负责按照有关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过程中,配套相应的体质监测设备。卫生和计划局则负责指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制定门诊管理制度,使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具备良好的运营服务能力,而两家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门诊建设和基本设备的投入。

2.2 提出了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建设标准

按照合作共建基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协议,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建设标准如下:对于机构的要求是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对于科室的设置是至少配备诊疗室、运动康复室、运动健康评估室和健康教育室。其中面积的要求是诊疗室大于20m2,运动康复室大于50m2,运动健康评估室在20~40m2,健康教育室大于50m2。对于人员配备方面,要求取得运动处方培训合格证的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至少1名,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至少各5名。

2.3 开展运动处方师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体医结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江苏省体育局定于2018年10月在常州开展运动处方师的培训,使其能够开出具有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为人民提供科学、精准的健康指导服务。在所有培训人员中,只有钟楼区永红和五星两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医务人员参与了培训。

2.4 进行慢病干预的实验

为了证明科学健身有促进健康与预防慢性病等作用,在2019年初,常州市永红和五星两家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启动“慢病运动干预项目”,它们在辖区内筛选3种患病率相对较高的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人员进行为期12周的记录实验,免费为他们提供体检检测、身体素质评价、健康评估等内容,免费服务项目价值达5000元。旨在通过实验筛选出适用于各种疾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从而构建慢性病运动处方库,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为运动干预常见慢性病提供实验依据,并且可以为基层慢病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3 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人才不完备

全民科学健身需要既懂得运动人体科学及医卫知识,又具备运动锻炼指导能力的专业人员,能够根据民众的个体差异,科学地制定运动处方[1]。而目前常州市因为刚刚开始进行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试行,所以在专业人员配备及培训方面还不够完善,因而缺乏专业的运动医疗指导人员。

3.2 管理制度及服务质量存在不足

运动健康指导门诊概念在国内还处于新兴的模块,各省市都还在试行的阶段,常州也不例外。因而在建立之初,对于管理制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没有好的制度来约束,对于门诊这种就诊程序繁多、常需排队等候的公共区域来说,是非常难起到约束作用的。另外,在对于就诊人员的态度服务方面,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积极治疗。

3.3 宣传力度不到位

运动健康指导门诊毕竟在国内还没有完全的普及,所以大部分人对此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开展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地区也没有宣传到位,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内容单调,使人们没有从内心里接受这个新型的概念,认识还存在偏颇,没有意识到其可以改善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可以增强保健意识和能力。

4 推进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可行性建议

4.1 健全复合型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应该建立涉及医学、健康管理、运动等多方面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指导体系,在社区卫生等部门引进既懂医学又会指导科学运动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可以加强对卫生部门工作者开展促进运动健康指导方面能力的培训。具体培养途径如下。(1)组织有关运动处方的培训课程,并开展运动处方师的培训。对于参与人员具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体育行业的人士则安排了解有关病理及加强对慢性病的认识,而医疗行业的人员则是培训健身指导相关的内容,旨在通过培训能够独立开出运动处方。(2)加强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联合运作,建立具有“医体结合”特色的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医学知识,培养懂得医学和体育指导的复合型人才。

4.2 完善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对于常州这个刚开始试行运动指导门诊的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分工明确且全力支持这种新型模式。打造一个体育专家与医疗人员共同诊疗的科室,方便共同探讨与进步。还要建立一个运动健康指导服务平台,方便前来就诊的患者。另外,医务人员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的能力。最后,对前来求医的人员一定要拿出专业的态度,认真仔细地进行每一段过程,使其能够安心接受指导治疗。

4.3 加大对“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的宣传推广力度

现阶段,虽然常州已经开始试行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但大部分还是处在试验阶段,因此只有少部分参与免费实验的群众才有所了解,实际上,了解甚至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现在人们虽然对运动促进健康方面的认识有部分变化,但还未从根本上认可,对“体医结合”的了解程度更是不高。“体医结合”试行初期最好选在社区,因为社区的人员首先分布地域广泛且人员众多,再加上年龄偏大、拥有的自由时间较多,使得他们的传播能力很强,这就加大了对“体医结合”的宣传力度。其次由于社区人员年龄偏大导致慢性病的频发,关键之时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勤锻炼的好习惯。最后便是最常见的宣传方式,发放宣传手册或者挨家挨户宣传。此外,充分利用媒体、报刊、互联网推送等多种新型传播媒介,提高人们对“体医结合”的参与度、关注度,为“体医结合”这一健康观念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5 结论与建议

运动健康指导门诊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的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专业人才非常的欠缺;其次在管理制度及服务质量上面也同样存在不足。而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常州市也积极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健全复合型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完善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体医常州市处方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教师作品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人间处方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