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研究
2021-11-22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王怡婷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王怡婷
在课文学习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容忽视。教师应从避免种种弊端开始,调整教学策略,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做好朗读训练。
一、课前朗读 通览课文重基础
课前朗读是指对课文进行初次阅读,是对课文的大体阅读,仅限于对课文的整体通览,处于表层。这一阶段的朗读主要目的是预习课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使其能做到在默读时对课文有整体感知,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参与阅读。在默读时要完成三个阅读目标:第一是正确,有不会的生字要查字典,不能乱读,不能似是而非;第二是通顺,即不少字、不添字、不错字,要求字字响亮;第三是流利,做到不能停顿、不拖长音,不重复,要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有明确的节奏感。教师在此阶段指导时要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而不是占用学生的默读时间,不串讲,不细问,只是对生字词提示,对节奏提示等,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学生在默读时要初步解决四个问题:第一,能利用字典等工具帮助理解课文,做到读懂词句与课文;第二,根据教师在朗读前的提问,学会带着问题默读,没有读明白的问题要记得在课中重点解决。第三,可以在课文上对重点问题、读不懂的问题进行圈圈点点,做出自己能看懂的学习标记。通过默读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二、课中朗读 领悟课文抓本质
经过第一阶段的读通之后,便进入第二个阶段——重在读懂,进一步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本质,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本环节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用急于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而是从语言文字训练着手,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对全文深入理解,更为全面地理解课文,真正在领悟中阅读。教师在指导时要做到从课文的语言表达上让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上的指导阅读,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的。教师在帮助学生领悟课文本质时要做到三个注意事项:第一,定目标、抓重点,不要面面俱到;第二,运用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强调整体,通览全文,把握语言与思想的高度统一,运用语言把握课文的整体思想。在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段、篇进行理解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给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脑筋,知识联系实际,正确处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并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后朗读 巩固课文注升华
学习课文之后,教师还要再次指导学生进行课后朗读,做到熟读成诵。成诵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反复朗读才能熟能生巧。现阶段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注重如下教学指导:读的方式多样化,例如,个人读、角色读、轮流读、集体读等。注意有感情地朗读,处理好语调的高低,停顿处得当,节奏感强,做到抑扬顿挫、感情丰富。在不断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情感于朗读之中。从多维度体现出课文所蕴藏的情感,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洗礼。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配乐朗读,更好地体现出课文的意境;声情并茂地朗读,充分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当到课后读的阶段时,教师选择与课文相配的音乐,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的热烈场面,通过指导,学生能在读中感受到战友邱少云身上燃烧的痛苦,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体验英雄的心理,立志做一个像邱少云那样的人,为了祖国的强大与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保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园。在朗读中,加上音乐的渲染,加上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场面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更好地体会到那种战斗的场面。激励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也要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阅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出“读”的训练,在读中积累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为后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