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两段推进”金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2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场校企金融

张 露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52)

1 校企合作现状

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金融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对具备综合理财规划能力、投资管理能力、风控和创新等专业素养的技能型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金融业态的发展要求高职学校在注重学生金融知识培养基础上,还要加强业务实操能力,后者对学生高质量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把“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探索一条科学可行发挥校企协同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通过多年探索,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可观察到金融人才就业不对口率居高不下、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等情况突出,由于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工作中的任何失误或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1],加之监管机构对金融业务的开展环境、设施有严格的要求,高职院校与金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困难。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训基地落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等问题正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是金融企业对一线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胜任岗位。探索一条易于施行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提升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金融大类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

现阶段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相对有效的模式。

2.1 金融竞赛模式

金融竞赛是指由各部门举办的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金融类比赛,其竞赛主要涉及银行综合业务、保险综合业务、证券投资、金融产品营销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专注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学生通过竞赛直观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比赛既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长短板,也能在未来求职中用比赛排名展示自身能力。竞赛一般包括教育部及其下属机构主办的技能大赛、学校自己单独举办或联合企业合办的竞赛活动。企业通过参与竞赛组织工作,一方面可以选拔特定人才、减少后期人才培养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影响力。

2.2 金融项目化培养模式

项目化培养指将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项目任务、岗位任务融为一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辅、以承接真实项目为主要任务[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达到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一方面,企业把真实的项目引入课程体系来引导学生完成,学生通过模拟扮演证券分析师、客户经理、理财规划师等来完成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面向学校开放部分企业员工培养等模拟资源库,让学生体验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保险经纪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实操等真实业务环境,学校也与企业共享部分资源。

为保障培养质量,还需结合当下经济环境,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等环节中来。第一,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把企业认为必要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核心课程构建理实一体化内容,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生长点、突破点,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并结合技能比赛等活动,形成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多维考评体系。第二,师资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企业老师进校园和专职教师进企业。一方面是学院聘请合作企业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进行实践课程的授课、开展讲座、推行“双导师”制。另一方面是安排专职教师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到银行、证券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等企业金融岗位进行挂职、开展调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实际教学能力。第三,企业文化渗透。培养过程中除了技能要求外还要注重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工匠精神的引导,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建立职场思维。

2.3 金融职场锻炼模式

金融职场锻炼模式主要指学生在完成校内阶段的学习后,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外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企业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完成企业真实的工作,这是项目化培养的升级,也是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重要过渡阶段。

首先,常见的职场锻炼形式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企业,履行学校和企业的制度安排,通过团队配合完成企业工作,这种形式较普及,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企业开展职场锻炼,但实习效果不佳、专业不对口等情况突出。此外,随着校企合作推进,可以看到一种相对容易推行的校企牵头的定向培养模式的出现,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保障制度,面向在校高年级学生组建定向班,把企业部分岗前培训内容提前嵌入到校内课堂教学中,按照企业专家为主、校内教师为辅的模式进行培养,在学生完成校内阶段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最后,还有一种是学生根据情况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3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两段推进、三方协作”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3.1 第一阶段:校内联合培养

一般高职学生的学习阶段为3 年,校内联合培养主要指在学生大一到大三上学期前三个月,以校内教师教学为主、企业教师为辅在校内开展的培养的阶段。

在第一学年,学生主要接受学校安排的通识课教育,专业课的涉猎不多。此时,学生会对未来发展和学习规划等迷茫,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这个时期通过引入金融竞赛模式,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促进自我职业规划的形成,同时为第二学年的核心课程学习打基础。实践方面,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每年举办的“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校企合办的专业知识技能比赛等赛项。特别的,证券投资相关的赛项较多,有参与门槛低、奖励丰厚的特点,可以看到每年百余所高校学生参加校、市级选拔。这类比赛提供了一个与全国学子同台竞技的平台,在全国比赛取得名次的学生更有机会直接到金融企业实习,是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检验专业能力的理想场所。

在第二学年,学生主要接受专业课学习,开始深入学习证券投资、银行、保险等理论与实训内容,金融竞赛模式和金融项目化培养模式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模式。这个时期,通过日常的项目化教学,渗透企业文化、技能,确保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伴随专业知识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和项目化训练,可匹配的技能赛项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选择参与不同级别的股票投资、银行综合业务、期货、保险等相关赛项,通过准备比赛考取相应资格证书,这个时期可以以在比赛中获奖为目标。另外,部分学校已开始积极试点“1+X”证书,学校可以和各类龙头企业对接,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合适的技能证书及考评体系,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引导学生学习更专业的技能知识。

在大三上学期前三个月,在校内原授课内容及学时的基础上,融入企业岗前培训选修内容,引入金融职场锻炼模式内容很有必要。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院与保险等金融企业开展“定向班”等项目,学生可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选择参与特定定向班课程内容,跟随企业老师完成学习,企业给考核通过的学生发放培训合格证,并接收学生到企业实习。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第一届“北大方正定向班”的实践中,行业专家围绕自我认知、职业规划、销售技巧、职场礼仪等八大模块讲授,学员在完成相应学习后到企业实习。考虑到新冠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实践过程中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应共同协作针对学生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软件,如腾讯课堂等媒介开展网络授课,共建线上资源库,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企业文化、岗位能力培训走进学生校内课堂。

3.2 第二阶段:校外联合培养

这个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已经更加完备,且具备了一定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校内仿真实训已经不能满足其技能提升需要。因此,本阶段适用于金融职场锻炼模式。通过走进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去迎接工作中的不同挑战,开展包括理财产品销售、保险产品电话推销等一系列工作,在实战中提升能力。同样的,对参加定向班培养的学生,安排班主任和企业导师指导学生集中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这两个阶段的推进过程中,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校和企业开展密切合作,以岗位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专业教师和教师质量严把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生、师、企”三方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职场校企金融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P2P金融解读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