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研究

2021-11-22李苗苗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管理

李苗苗

(西安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21)

1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表现出来的良好状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并实现利益最大化,势必会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使员工面临更大的压力,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必须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理和心理功能正常,没有身体和心理不适;二是能积极调解自身的心理状态,积极处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有效完善个人生活;三是能够在自身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将心理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心理健康是积极心理因素和消极心理因素的共同体,受社会大环境、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能一直保持稳定,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若不及时调节和疏导,就容易出现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等常见的消极心理症状,甚至发生心理疾病。员工心理健康就是指员工有一种持续高效且满意的心理状态。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指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关注员工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供专家咨询服务,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并加强沟通等措施来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1]。企业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可以了解员工业绩落后的心理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员工缓解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意义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员工保持心理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适度的压力能够调动工作积极性,而过度的压力则会减少员工的工作兴趣,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禁锢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淡化员工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感,不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企业通过心理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帮助员工进行自身压力管理,因此,进行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意义重大。

2.1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通过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压力水平,并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使员工及时调整心理状态,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员工在工作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加自我价值和职业价值的正向认同,激发工作热情,开发工作潜能,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2 有利于减少企业人才流失

企业只有不断对员工进行正向激励,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员工才会对企业更加忠诚。心理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员工保持心情舒畅,培养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减少企业人才流失,同时还能吸引更优质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拥有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2.3 有利于建设和谐企业

员工的心理健康对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员工长期处于焦虑和抱怨的消极状态,企业就很难保持和谐。对员工个人而言,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能够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疏导员工的心理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使员工突破工作瓶颈,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对企业而言,企业要想维持和谐,就必须培养员工的健康心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使员工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突出的工作业绩能使员工获得领导的正向肯定和同事的积极认同,从而营造正向激励的企业氛围,最终有利于建设和谐企业。

3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方法

3.1 实施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以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重心,从而帮助员工增加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对自身健康的管理能力。员工帮助计划和“以人为本,全面健康”的理念一致,不仅限于将员工视为被管理的对象,而是将其视为朋友,强调通过企业关怀来构建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3.2 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心理咨询

企业可以采用专业的心理评估方法,由专业人员负责评估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产生原因,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例如:网上和电话咨询、群体辅导、个人面询等,为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员工提供服务,帮助员工保持积极乐观,改善员工消极的心理状态。

3.3 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良好的组织氛围与积极的心理健康 (例如较低的倦怠、抑郁和焦虑)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同事间的关系对员工心理健康至关重要,Bronkhorst 等学者[2]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组织氛围能够激发同事间相互支持的氛围,有利于员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组织支持为员工心理健康创造了有利条件。组织支持使员工满怀希望,培养员工乐观的心态,从而主动调动积极性和潜能去执行工作任务。此外,组织支持能够帮助员工尽快摆脱困境,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3]。

3.4 关注管理者的道德和家庭支持行为

Rubin 和Brody[4]从管理者的道德和家庭支持行为两个角度研究了如何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道德和家庭支持行为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多项研究表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对企业发展和员工满意十分重要。管理者支持家庭的行为不仅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协调工作和家庭,还可以使员工充分利用企业支持家庭的政策。然而,支持家庭的政策不足以创造一个真正的家庭支持环境,管理者如何使用这些政策尤为关键。显然,解决员工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问题并帮助他们管理工作和家庭的需求,有利于员工心理健康的培养。

商业道德滑坡不仅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商业丑闻和商业危机,而且会影响企业日常运作。毫无疑问,员工的福祉会受到企业道德文化的影响,管理和商业道德学者极其关注商业道德对员工心理状况的影响(例如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Rubin 和Brody(2011)[4]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道德氛围”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道德行为的基本指标是员工与管理者沟通时十分信任。管理者应该理解并及时修正企业道德文化,传达道德标准,建立鼓励道德行为的奖励制度。

3.5 采取员工自我管理策略

抑郁和焦虑是员工遇到的最普遍的心理健康疾病,毫无疑问,抑郁和焦虑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不仅会影响员工自己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影响团队中的其他员工。实际上,尽管许多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员工仍在工作,必须执行日常任务。为了减少焦虑和抑郁对员工和企业的有害影响,必须寻求一种方法以促进患有心理疾病的员工恢复其工作功能。此外,还应保持警惕以免愈后重返工作岗位的员工旧疾复发。Meunier 等学者[5]认为,采取自我管理策略对于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员工很重要。

自我管理策略可以定义为员工个人用来管理其症状,优化其健康,并防止其复发的行为。自我管理策略应纳入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计划之中,管理人员在寻找可以帮助他们的解决方案时应考虑员工的想法,并帮助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员工有效运用自我管理策略。首先,在工作中要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管理并提高工作效率,员工不仅要着重使用减轻症状(临床方面)的策略,还要整合策略,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会方面)、找到能够胜任且有意义的任务(职能方面)、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身体方面)、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并评估工作进度(现有维度)。其次,最有效的健康促进计划应将员工个人和工作环境结合起来。为了帮助员工,企业相关部门应制定和传播健康促进计划,其中应包括以上五个方面的战略。最后,对管理人员而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对员工最有用的策略,并将其纳入寻求解决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方案的过程之中,以促进企业心理健康管理,保证员工高效工作并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5]。

3.6 增强员工公平感

企业公平指的是员工对公平的理解。员工公平感是通过增强公平性和减少对资源、权力和权威分配的关注来提高的员工的心理安全性。Sharma 和Kumra(2020)[6]认为企业公平与员工心理健康正相关。企业公平可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因此,企业公平感有利于员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必须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种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员工的心理健康就是对企业的健康资本进行投资,我国企业应不断探索并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