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研究
2021-11-22张鑫
张 鑫
(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 150010)
0 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其本身强调的内容在于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控,确保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是多数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外部盈利,因而将企业的核心发展内容定义为外部市场拓展,注重外部的利益,而彻底忽略了内部管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失衡,资金利用率大大下降,出现了坏账、投资风险高等问题。这也是企业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1 信息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缺乏沟通,在企业的内部存在信息壁垒,直接导致财务部门难以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导致企业的信息失真严重,甚至直接出现信息错误的情况。第二个方面是管理模式和当前的经营理念存在冲突。传统管理模式以收缩资金为核心,但目前的经营理念是注重投资,因此,双方存在严重的冲突。第三个方面在于权责不清。在财务部门管理中,业务内容没有仔细分配,导致多人的工作相互重合,因此出现了权责不清的问题。在出现了问题以后,追责难度大是主要表现。
1.2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始终重视对外拓展市场,而不关注内部控制建设,在财务管理中的体现是制度不够完善。其欠缺的内容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具体管理内容不明确。多数企业中虽然有财务管理部门,但是在工作任务要求上只是笼统地概括为一切财务相关工作,其是否涵盖会计工作以及会计监督工作等存在争议,导致实际工作内容严重重合,财务管理效果下降严重。第二个方面是管理制度不明确,对于哪些内容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在相关制度中都没有规定,内容上仅仅是呈现出内容需要财务人员独立判断的要求,那么对财务人员来说,考验巨大,过度地管理会形成权力的僭越,不去管理又会导致失职现象的出现。
1.3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当前企业普遍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其建设的方向存在问题。多数企业认为,销售是企业的核心部分,所以信息化建设应该从销售部门开启,但实质上,对于企业来说,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重要,外部销售信息内容,最终还是要汇总到内部管理部门,若是内部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会导致信息汇总困难。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在大量信息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会导致管理效果严重下降。总体来说,信息化建设应该强调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企业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会存在难以购买信息化设备的情况。
1.4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还是存在任人唯亲的问题,很多企业领导认为,财政大权必须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所以聘请了一些自己的亲威朋友,此类人员的能力并不足以应付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较差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多数企业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主要是以较低的薪酬为主要考虑指标,导致选择的财务人员能力并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甚至不少财务人员只是实习生,工作经验有限。
2 信息化时代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建设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核心在于如何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确保管理模式符合实际的需求,同时,让管理模式有发展的空间,在未来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也能灵活地应对,所以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一方面是建设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多元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还可加强各个部门、领导与职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尤其是解决个别部门依靠信息壁垒获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益的问题,从而保证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是相对透明的,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一些灰色收入,有效保障企业利益。同时,要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减少权力集中,杜绝之前存在的一言堂的问题,要科学地进行决策和规划,在决策的时候,充分地发挥各个部门的风险分析作用,在投资过程中,注重对利益和风险的双重考虑,而不是单纯地注重利益忽略风险。并且,增强业务工作开展的灵活性及有效性,确保企业的管理效能发挥到最大,减少企业风险。要杜绝一味地强调市场规则,即在合规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地处理相应工作,以企业的利益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收益,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学习各类财务软件,善于利用财务软件处理日常工作业务。信息时代,采用传统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因此,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具有基础的财务方面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具体的表现是,减少手工会计核算,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保证可充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以提升工作的效率。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全新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确保计算准确的同时,提高计算的速度,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信息的整合。
2.2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地做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其核心在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管理制度能发挥预期的效果,而不会出现管理制度难以执行的现象。其主要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企业的主体权利与义务,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并且承担什么样的义务,若是不能明确相关的内容,会导致企业运行的混乱。同时,要梳理财务业务工作的流程,固定每个部门的分工,保证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不重复,减少工作交叉,从而确保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内容都是固定的,是有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依据的,而不会出现多个人一起做一份工作的情况,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在任何责任的分配上都更好实施。所以,能起到推动各项业务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作用。这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功能的核心体现,也代表了每一项工作都得到严格规范,保证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企业要根据业务的分布及开展情况建立专业的监督管理小组,以便可以及时对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更好地了解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并总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此外,为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做到赏罚分明。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做好激励机制的建设才能保障其可持续发展,能确保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也能让企业的内部人员更加团结。同时,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建设,意味着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薪酬,财务管理人员对金钱没有太多的需求,防止了财务人员中饱私囊的情况。
2.3 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增加更多的资金投入,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加强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一系列信息化设备的建设。资金方面,主要是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强化,专项资金只能用于专门建设,而不能被其他部门所挪用,对于一些极其贵重的设备,可以贷款购买,总体来说,要保证财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以最快速度完成,从而满足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可以放缓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将信息化建设资源配置向财务管理部门倾斜,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2.4 需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团队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建设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在人才的获取上,采用常规招聘手段非常重要,主要是市场中财务管理人员比较多,所以可以很好地获取人才。同时,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得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满足实际的人才需求。同时,在财务管理人员团队建设中也需要依靠猎头招聘的办法获得顶尖人才,从而改善顶尖人才不足的情况。顶尖人才可以带领整个团队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必须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要充分地融入信息化思想,选择能力更强的工作人员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整体来说,财务管理制度的强化也就意味着企业资金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可以很好地解决投资风险过高和坏账的问题,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充足的资金,从而保证企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