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如何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2021-11-22石金楼黄宏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监督体系工作

石金楼,黄宏杰,周 琴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 211100)

0 引言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不断地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运用,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所以,高校要从自身的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学术权力等自身结构出发,树立审计观念和危机意识,在高校内部构建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进而促使自身发展和完善,并且对高校权力运行要不断地升级和转型,还要不断地改变高校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方式,对企业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符的部分,要积极及时地进行调整,促使高校在健康稳定发展的教育领域中,能够实现长效的发展[1]。

1 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现实意义

1.1 推动了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构建高校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还可以对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实现[2]。实际上,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不仅体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效率,另外也促使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结构得到了良好的优化,同时与OCR、ADSS 等互联网信息化平台相互融合,并利用目前最为先进的审计监督模式,从而有效地控制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危机与风险[3]。

1.2 确定了高校教育事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高校事业发展和持续稳步推进过程中,最具先导性和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这项工作不但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还能良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同时,也要对教育发展新常态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对高校进行长期的规划和部署。

1.3 提高了内部审计监督综合效率

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对高校日常教学、科研、行政工作进行标准化、细致化的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与监督流程,进一步加快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并且还可以对学校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敦促,进而促使高校在审计监督工作更加体系化及规范化,可以对内部的行政权力运行、政治权力运行、学术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对高校权力运行模式以及组织管理结构进行有效的升级和转型,可以使高校教育事业管理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进而使内部审计监工作的综合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客观公正评价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时期,而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和运行需要现代化管理模式,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模式无法与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进行匹配。所以,高校要构建比较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必须要依据教育发展新情况新常态,在现实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公正客观地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体系中与时代发展不符的部分,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从而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2.2 缺乏综合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

高校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中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断地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要对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重视起来,同时,还要与大数据时代特征相互结合,并且要按照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要求,来不断地挖掘人才队伍以及潜力,进而促使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可以进行有效升级和创新[4]。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管理层面的深化和技术作为发展起点,以应用智能化平台作为补充,将绩效考核标准作为终点,促使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可以形成一个内部的发展链条,协调性和系统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2.3 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缺乏科学性与统一性

实务未动,制度先行[5]。在目前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在构建审计监督体系的过程中,要把统一、科学作为原则。但是在当前阶段,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未来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考虑,只注重高校短期的经济利益,同时,在没有对制度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急着开展实务,从而缺失了操作规程与相关的制度,并且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综合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制约了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并带来了比较大的限制,导致高校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甚至弃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教育、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社会职能。

3 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3.1 把客观性作为有效保障,对内部审计监督开展动态评价

把客观性作为有效的保障,对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聚焦,然后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开展动态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高校发现之前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中一些不足的地方,从而促使对存在的不足部分进行反思,进而提高处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问题的能力[6]。而在当前阶段,要想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中构建动态的评价机制,首先,高校教育要把行业内外构建审计监督体系的优秀企业作为学习的典范,并组织全体审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管理岗位人员学习他们的经验,并对照自身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分析不足的地方,再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其次,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对出现的一些经济风险和行政风险进行充分分析,然后再调整和审核内部审计监督各个工作环节,并且在对风险进行管控的时候,要积极地引进一些先进的电子化风险管控平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责任机制的建立,如果发生问题,要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和责任人进行及时定位,降低风险和损失,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

3.2 把科学性作为前提条件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把现代新的思维模式以及新技术作为重点,把科学性作为前提条件,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进行构建,从而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7]。在当前阶段,推动审计监督体系的高效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高校自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借鉴,对典型和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借鉴它们的一些优点,取经典案例中一些值得学习的部分,来弥补高校自身内部审计流程等方面的一些缺点,在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要结合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行政工作要点,使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基本制度相符合,促使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有效推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第二,在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同时还要结合之前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制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操作规范与基本流程,对遇到的一些经典案例,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同时,还要预测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突发情况,然后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还要尽量避免因个人原因而导致工作发生失误,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三,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使各项审计工作之间可以合理协调,并且各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要以高校整体的发展规划为立足基础,对高校内部各个学院部门联系进行密切的关注,进而使规模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高校全面发展和进步。

3.3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以工作力为导向

目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想有效地保障运行的效率,就要完善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储备以及管理机制,为高校长期的稳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对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有效地增强人才队伍建设,促使全校自上而下认识到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且还要把这个体系的构建作为第一重要的工作,以点带面,利用工作导向力来逐步开展各项工作。高校审计监督工作要把内部教育培训作为重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和提升高校内部审计的认识程度:第一,要增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队伍建设,并且,要从长远发展规划方向出发,对审计监督中的各项工作以及智能地位的优先级进行有效地提升,促使审计监督工作实现专人专责,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流程优化。第二,可以邀请审计监督专业领域中的专家和学者,开展关于这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等,进而促使审计监督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的提升[8]。另外可以利用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相互结合的形式,选择专业性强的高水平人才,促使高校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具有一定的平衡性。第三,鼓励审计监督人员参加国家开展的相关资格证的考试,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实现持证上岗,促使中高水平专业的工作人员数量比例有所提升,把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来支撑企业的运行。第四,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将工作人员的实务工作纳入进去,同时还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且还要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奖罚要分明,进而从根源上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4 结语

当前,高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日益重要,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不仅对高校的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未来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虽然,在目前阶段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从客观性和科学性以及工作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战略规划,还是可以有效地推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并且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监督体系工作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不工作,爽飞了?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