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

2021-11-22常剑巍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耐力体能训练篮球

常剑巍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高校篮球作为我国普及较广的运动项目之一,在高校篮球训练及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基本目标就是促使运动员掌握和完善篮球技术,强化篮球运动技能。现阶段,以提高篮球组合技术水平为目的,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才能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体能训练是篮球系统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训练模块。体能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战术配合和对抗能力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进行团队配合或攻防转换,都需要其有足够的体能去支撑,使其在赛场上充分发挥篮球技术水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高可以促使其战术应变能力及实战能力得到不断增强[1]。适当地提高训练难度及强度,是构建体能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体能训练,使得身体素质全面提高;高强度的训练为主体,最大化提升训练水平,与篮球训练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运动员各项运动指标。

1 研究目的

开展篮球体能训练,需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场上位置的多样性。大集体训练不可能做到人人提高,侧重点更不能偏向某一个运动员来执行,战术执行可以侧重,训练则需要整体进行。高校篮球运动员在自身条件较为有优势的情况下,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来提高自身竞技水平。放眼全国各所高校,根据自身队伍的不同,以区别训练法和不同的训练模式,重点培养目标球员,来提高球队整体水平,从侧面也弥补了队伍的不足之处。各训练队伍充分利用教学分组训练来提高整体运动水平,队伍中是否有个别辅导现象,以及训练中教练员是否满足球队需求及专业性是否符合球队发展,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运动队整体训练方向和水平。如果运动队不能从硬件上精细加工,合理安排训练,则需要教练员及训练团队通过对队伍及队员的分析,制定较为合适的训练方法,弥补短处,强调协同发展,提高对比赛的竞技要求。

训练队伍需要考虑体能训练的重要性,队伍是否满足训练计划的执行和安排,体能训练是储备训练量的基本要求,其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训练模式、训练水平、个别队员现状等[2]。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合理性,总体规划尽量满足大多数运动员的训练需求,提高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树立信心,尽可能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能够合理分配及达到高效的训练效果,也是每一位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发掘的地方。体能训练中,以高标准、高强度、高抗性负荷为主,生理和心理所承受的压力趋于最大化,合理地安排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解决好训练时各个环节的分配任务,不能顾此失彼[3]。

2 研究方法

该文通过查阅大量与该课题相关文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另外,通过阅读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及篮球训练等相关著作深化论文质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

3.1.1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人体运动机能最基本的能力表现,通常表现于跑、跳练习,以及肌肉耐力练习,在爆发性训练中,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掌握力量训练方法,在提高运动成绩时,才能更好的完成训练目标,该训练需要我们自身具备较好力量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是整个体能训练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要发展自身力量,需要先了解力量的基本要求,从训练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力量解释为人体产生力量能力的好坏,而运动的目的也是人体通过产生力量去对抗不同形式的阻力,以获得收益,所以力量是所有运动项目和体能素质的需求之一[4]。

体能的基础是Strength &conditioning,译为力量与力量的调节,或力量与力量的变式。可见,力量是体能训练的基础,并且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参数。力量训练根据负荷强度的不同,可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3种力量训练方式。

篮球运动员可以针对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及最大力量来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整体的运动能力。一般情况下,学校训练环境不能达到预期要求,需更多地选择传统方式来进行力量训练,通过深蹲,卧推,硬拉三大项来打下力量基础,通过高翻来提升心肺功能,长期的训练积累,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根基,使得全身上下更多的肌肉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提高运动表现。以预防运动损伤来说,长期的力量训练,可以预防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强度较大对抗下所产生的运动损伤,对局部的损伤有较多的康复作用,所以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巩固整体运动水平发展的要领[5]。

3.1.2 速度与耐力训练

速度训练是人体快速完成指定动作的能力表现;耐力训练是运动员在长期高强度的运动环境中,把运动机能发挥到极致的训练。篮球比赛中的跑跳和对抗都是基于速度与耐力共同协同下所完成。

速度训练主要集中在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上,同比提高越多,比赛中的表现越为积极;位移的训练主要侧重于防守上,更快地横向和纵向移动可以弥补防守端的不足;耐力则取决于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运动员是否可以完整地进行比赛对抗,比赛中能否把竞技水平发挥到最优状态,都是在耐力训练基础下得以表现的。

3.1.3 柔韧性与协调性训练

柔韧性表现在运动员是否可以更好地使肌肉延展性得到最大伸展,当肌肉进行抗阻力做功时,运动单位被足够多地募集,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去做功,每次有效的神经信号刺激都会使得肌纤维产生暂时的活化,即非常快速的收缩和放松,柔韧性训练的加强,可以更好地防止肌肉过于僵硬,神经信号源传输不足等现象的出现。

日常训练的拉伸和放松,可以有效地帮助肌肉组织进行放松,筋膜的延展性得到加强,运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也会使得肌肉呈现较好的激活状态,在比赛中快速进入比赛状态;协调性练习通常在于肌肉对整体稳定性的控制,核心力量的完善,可以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对抗过程中更好地完成动作,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各个肌肉的协同参与,可以保证运动员在竞技中,更好地发挥运动水平,协调性训练需要各个肌群共同参与,从而达到运动目的[6]。

3.2 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分析和部分对策

3.2.1 系统化训练不够完善

合理的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高校篮球运动员为例,体能训练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每一个队员在球场上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因此,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弥补队伍中人员技术水平的欠缺;功能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各个肌群的合理做功,一套完善的训练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训练成果,也可以保护运动员,减少运动损伤[7]。现阶段很多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中战术和体能相互结合过于紧密,从而导致训练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在体能训练上效果不佳,完整的训练体系对运动员发展非常重要。

3.2.2 体能训练方法过于单一

高校学生运动员与专业队员相比,缺点在于训练方法过于简单化,老旧化,虽然体育训练离不开方法本身,但是学习更好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达到目的及效果。单一的训练手段会使运动员在长期高强度或频繁训练中适应训练强度进入训练瓶颈期,而长时间的停滞进步,会使运动员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会产生训练抵触,不能更好地提高成绩和明确训练态度,对运动员乃至整个球队的管理都会产生影响[8]。

3.2.3 构建合理的教师训练团队

大多数高校在训练中没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一人一教练更是难上加难。以篮球训练为主,分工明确才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针对每一个位置球员进行分组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提高有着很大帮助。首先,学校应加强篮球训练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合理分工。其次,提高篮球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让不同经验的篮球教练员训练各个位置的球员,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单一的教练员可能导致训练过程缺少完整性,主教练及体能教练分工明确可以更好地压缩训练时间,使训练做到精确、细致且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与竞技水平[9]。

4 结语

提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是教练员、运动员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合理分配,按需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不断促进其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耐力体能训练篮球
基层消防员体能训练现状研究及对策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街头篮球文化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老人与海》读后感
快乐篮球进山乡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