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苏童小说创作特色
——以《黄雀记》为例

2021-11-22张贺媛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柳生水塔黄雀

张贺媛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21001)

在不同视角的讲述下,《黄雀记》的意义慢慢在我们眼前铺开。苏童用冷静和些许阴暗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实则又无比真实的故事。书中没有提过黄雀,更没有提过螳螂和蝉,却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绝望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感受到了青年人的燥热、社会的残酷、现实的血腥。

1.别出心裁的章节设计与叙事方式

《黄雀记》总共三个章节,从三位主人公入手,分别是“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在我看来作者运用多重视角讲述他们的故事,并把他们与季节联系在一起是别出心裁的设计。

主人公三人的故事与春、夏、秋有着关联。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保润因帮祖父取遗照而认识了仙女,而后春心萌动,最后也因为自己内心的燥热与冲动进入了监狱,故事开始于春季也结束于春季,保润入狱的十年,心中有愧的柳生帮助保润照顾祖父,秋季是一个让人心生悲伤的季节,这也预示着柳生的生命已入秋季,暗示了他的结局。而成为白小姐的仙女在夏天六月回来了,这也与第三章“白小姐”的夏天契合了。

另外,三个章节分别以保润、柳生、仙女,为主要叙述对象进行讲述,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而三个故事又可以贯串始终。故事从保润的视角开始,却让他的故事因为牢狱之灾暂且结束。保润缺席的十年故事还在进行,只是主要以柳生的视角进行讲述,也正如书中所说,他侥幸的夹着尾巴做人,在这侥幸岁月中他继续圆滑的活着,他为自己赎罪,也在这时遇见了已经成为了白小姐的仙女,两人还在继续纠葛。保润回归后结局的故事则更多的以仙女的视角来进行讲述,仙女也是最后柳生死亡,保润再次入狱的导火索。

2.意蕴深刻的意象与隐喻

《黄雀记》作为一部寓言体小说,运用了大量奇特的意象。书中出现了的意象,它们含义深刻,富有隐喻,让故事有了些许魔幻的色彩。文中的“绳子”、“水塔”,“兔笼”等等,都运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书中诸多隐喻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意象群,以下是关于一些具体意象的隐喻含义分析。

2.1 束缚命运的绳子。文中说,保润“他的绳子是有规划的,他的绳子是有理想的,他的绳子可以满足人们对曲线的所有想象。”作品中很多人的命运都被绳子所束缚。祖父、保润、柳生、仙女的故事都与绳结有关。

为了阻止祖父继续挖树,保润研究绳结,把祖父捆绑了起来,这也是绳子故事的开始,祖父往后的日子大都离不开绳子了。保润设计出了很多绳结,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主结”和“法制结”,因为它们总是出现在祖父的口中,祖父的命运是被绳结所束缚的,他惧怕绳结,后来甚至在被捆绑时主动说“我要民主结”,他在束缚中麻木,不再反抗。

仙女因为保润的捆绑被柳生侵犯,这是她梦魇的开始,她从此不断挣扎。而这条绳子不但捆绑了仙女,也把柳生也捆在了一起,柳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犯下罪行却让保润含冤入狱,他往后的生活也被罪孽捆绑住了,他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不断为自己赎罪。

作品中大多数的情节都是保润在捆绑别人,其实他的命运也被绳子捆绑住了。他控制不住用绳子控制别人的快感,他用绳子控制了祖父,也想用绳子绑住仙女,让她陪自己跳小拉。柔软的绳结变成了病态的工具,这绳子仿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和起始。绳子的捆绑意味着束缚和困境,保润用绳子捆绑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被捆绑住的,苏童笔下的绳子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个体精神的窘境,而如何进行自我救赎,如何在精神紊乱中摆脱困境是他想传达给读者问题。

2.2 罪恶开始的水塔。水塔是保润藏匿兔子的地方,是保润想要与仙女跳小拉的地方,是保润捆绑仙女的地方,是柳生犯下罪行的地方。它后来变成了柳生的生意,变成了郑先生的香火庙,变成了保润的住处,变成了仙女给保润补偿的地方。直到最后,仙女生出了红脸婴儿,她还是没能离开水塔。

水塔是三位主人公永远不能磨灭的阴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也是最后的救赎和归宿。水塔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的生活,即使刻意离开,也会再次回到这里。在发生过罪恶肮脏之事的水塔建立神圣的香火庙,这着实让我感到讽刺。

这个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是社会黑暗的聚集地,是时代中残酷与血腥现实的缩影,是人们不断挣扎却始终摆脱不了的生存困境。

2.3 光鲜亮丽的兔笼。“漆成天蓝色的铁丝网格,新近挂上了一个粉红色的心形标牌。两只兔子,一灰一白,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这是仙女最初的兔笼,在我看来也是她向往的生活,她有着自己的虚荣心,她仿佛就是里面的兔子,她给自己的兔笼子打扮的光鲜亮丽,却不知兔笼,也就是自己的虚荣心,是自己永远脱离不了的噩梦。

兔笼不仅仅与仙女有关,也与保润和柳生脱不开关系。保润为了报复,偷走了仙女的兔笼,他与仙女在水塔中抢夺兔笼。兔笼中的兔子早已被柳生拿走并杀害了,而在这次抢夺中,保润的欲望仿佛随着这个空兔笼一起释放了,悲剧从这以后接连发生。

2.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作品中没有出现过“黄雀”,但却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贯穿了全文的主线。

保润捆绑了仙女后就离开了,而后柳生来到水塔强奸了仙女,在这一事件中,仙女无疑是蝉,保润无疑是螳螂,而柳生则是黄雀。但最后,柳生在自己的婚礼上被保润刺杀,保润再次进入监狱,仙女生出红脸婴儿。让读者已分不清谁是蝉,谁有螳螂,谁又是黄雀。故事最后,他们都没成为真正的黄雀,他们好像都在某一方面成为了蝉,逃不出命运。

2.5 小结。绳子、水塔、兔笼、黄雀等意象反复出现,串联全文的同时,也赋予了人们如何进行自我救赎,如何摆脱精神困境的重要含义。囚禁、困境、欲望、救赎的主题通过这些意象慢慢渗入到故事当中,苏童把这些意象作为介入现实苦难生活的桥梁,他不遗余力的剖析当下人们所面对的尖锐现实。

3.故事的完整与前后的照应

作品中的许多事物成为线索贯串了全文,每件事情到最后都会有一个交代,虽然有些地方让我感觉过于巧合,但整个故事却十分完整,前后有着许多呼应。

比如,故事开头写到祖父“丢魂”,他想找到藏有祖先尸骨的手电筒,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把自己的“魂”找回来。祖父为了手电筒一直挖树,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它。作为一名读者,在中间的故事中,我关注柳生、仙女和保润的故事更多一些,把祖父和手电筒慢慢放在了脑后。却没想到手电筒在最后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天井的角落。文中对手电筒有着这样的描写“手电筒很重,里面似乎盛满了异物,费了很大的劲儿拧开锈蚀的盖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一坨板结的泥土被时间浇灌在局促的圆柱内,泥土里插着两根白骨,骨头上蠕动着一堆灰色的细小的虫子。”在这之前我本以为手电筒只是祖父的幻想,没想到它真的存在。但仙女最后还是把祖父的“魂”扔进了河里,祖父拥有着寿命,却无法找回自己的“魂”,也无法找回自己的意识和记忆了。

文中这样的照应还有很多,比如仙女和柳生住在保润家的阁楼时,她突然想起了自己那个天蓝色的兔笼,她感觉自己和柳生就是保润笼子里的兔子。文中的意象好像可以贯串故事的始终,故事从头到尾都没能脱离它们,它们让这个故事不断的完整,不断的升华,不断的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4.丰富的时代主题与反思

4.1 时代中的拜金之风。小说中最多展现给人们的就是书中人们崇尚金钱的观念,书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被金钱控制的小人,这也是对时代现象的反思。

保润的母亲就是一个拜金的典型形象,她把祖父赶到井亭医院,把他的房间出租出去,金钱对于她来说是大于感情,甚至大于一切的。小说中像她这样拜金主义的人并不在少数。发起淘金热潮的街坊邻居,总是想要先富起来,为了生意愿意走进“禁地”的柳生,还有因为金钱而冤枉保润锒铛入狱的仙女。他们都因为金钱而改变了自己的原则。

作者笔下的人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的一群人,他揭露了那个时代的阴暗面,金钱成为了衡量事情的唯一标准,那个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使得在金钱面前,光明和正义都黯然失色了。

4.2 时代中的人性反思。作者的笔触是冷静的,他好像是在观察,也在观察中进行反思。文中的人性如此复杂。柳生为了逃脱罪责,陷害了保润,却因为自己的罪责不断赎罪,帮助保润照顾祖父。仙女为了金钱和虚荣心,作假指认了保润,最后也因为自己的愧疚之心,希望对保润进行补偿。保润在前期被冤枉成为了强奸犯,这可能是无辜的,但是他最后却变成了真正的杀人犯。这也让我不得不进行思考,有些犯过的错,就算往后弥补也是无济于事了,留下的创伤就像祖父头上的疤痕,永远也无法抹去了。故事中的他们,没有单纯的好人,也没有单纯的坏人。冷漠与同情,复仇与容忍,挣扎与解脱,如此复杂的感情在书中人物之间不断展现着。

5.结语

《黄雀记》是苏童的小说代表作,小说中的隐性预叙方式可以大致分为梦境、幻觉、暗示这三种,既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由虚入实、虚实相生的创作理念,又增添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审美意象,并不断把意象的隐喻渗入到小说的现实主题当中,实现了现代叙事小说对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致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达到了悬疑的效果,既突出了当时人们精神崩溃,陷入精神困境的悲剧宿命,也在冷静的观察中进行了反思。苏童用自己的笔触展现了三位年轻人被捆绑着的命运以及命运背后社会微妙的变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冷暖,在看似荒诞的故事中却有着符合常理的深刻思想内涵。

苏童在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说,自己的写作就是从“看见”到“观察”的过程,他的书的确是从现实中取材和观察的。他书中的人物都很真实,也通过这些人物的反应,揭露了那个时代的阴暗面。其实,读他的书也是一种从“看见”到“观察”的过程,在书中的表面意思下,往往隐藏着很多深层次可以解读的东西。就像是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其中一角,剩下的都在海底,需要细细品味。在一遍一遍的阅读后,总会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想法,读者也可能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一名“观察者”。

猜你喜欢

柳生水塔黄雀
“植物水塔”大比拼
废弃水塔化身纪念馆,向凡人英雄致敬
荒秘宅事
荒宅秘事
论《黄雀记》中“水塔”意象的叙事功能
隐秘
杀倭·柳生十一郎
黄雀衔环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黄雀脱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