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先平应用六节穴诊治风湿骨病关节疼痛经验

2021-11-21刘莲莲唐先平李光宇滕丽丽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0009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000

中医药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肿痛风湿肩关节

刘莲莲,唐先平,李光宇,滕丽丽(.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0009;.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000)

风湿骨病泛指由风湿类疾病所引起的各骨关节以及周身某部位的疼痛,属中医“痹病”范畴。关于风湿骨病关节疼痛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类药物,虽可短期止痛,但症状易反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1-2]。中药口服汤剂口感较差,患者难于接受。针灸治疗不仅见效快,且无副作用,患者接受度也较高。唐先平,中医传承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朝阳区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风湿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风湿骨关节疼痛治疗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唐先平在董氏奇穴的基础上[3-4],结合全息医学理论,探索、总结出了治疗风湿骨病疼痛的特效穴位——六节穴。经临床验证不仅临床见效快,而疗效确切。现将六节穴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针灸治疗风湿骨关节疼痛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1 病因病机

风湿骨病关节疼痛属于中医“痹病”范畴。“痹病”主要是由于正虚邪侵,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关节,影响气血运行,而出现关节疼痛。其主要病机一是“不通则痛”,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关节,影响气血运行,气血经络阻滞而引起的关节疼痛,是属于实证的疼痛。二是“不荣则痛”,不荣则痛的意思是由于久病不愈,耗伤气血,久病累及肝肾,耗伤肝肾阴精,气血不足或肝肾阴精亏虚,经络、肌肉、关节失于濡养,引发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这种痛是一种虚痛。

2 临证经验

2.1 六节穴的定位及选穴 小节穴位于第一掌指关节掌骨旁,靠近拇指第一指节,赤白肉际处。中节穴位于第一掌指关节掌骨旁桡侧赤白肉际处,小节穴上0.5寸。大节穴位于第一掌指关节掌骨旁桡侧赤白肉际处,中节穴上0.5寸。反后绝穴位于灵骨下1寸,拇指本节之前凹陷中,赤白肉际摸之有凹处取穴。天节穴位于反后绝穴下0.5寸,赤白肉际处。地节穴位于反后绝穴上0.5寸。人节穴位于地节穴上0.5寸,灵骨穴桡侧0.2寸(见图1)。临床应用时,六节穴取穴不必拘泥于固定穴位,也可以取六节穴附近压痛点进行针刺[5-6]。

图1 第一掌骨全息穴位(六节穴等)定位图

临床上无须对疾病进行中医辨证,只需针对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特效穴即可。腕、踝关节肿痛取小节穴;肘、膝关节肿痛取中节穴,髋关节疼痛取大节穴,肩关节疼痛取反后绝穴,下颌关节疼痛及颈项部疼痛、活动不利取天节穴,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取地节穴、反后绝穴,骶髂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或腰骶部部疼痛取人节穴。

2.2 六节穴的针刺方法

2.2.1 针刺局部,以治全身 人体的双手具有全息胚的特性,一旦人体的某个部位发生疾病,与之相对应的全息穴位点上的生物电阻值即发生相应改变,而用针灸对这些穴位进行有效刺激,会使这些改变的生物电值恢复到正常值,从而祛除疾病,使身体康复[7]。唐先平通过临床反复实践,探索出第一掌骨的全息穴位分布图,通过刺激第一掌骨上的全息穴位,就可以达到治疗机体相应部位疾病的目的。

2.2.2 患侧疼痛,针刺健侧穴位《黄帝内经》中对于交叉取穴的操作方法亦有论述。《灵枢·官针》曰:“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8]《素问·缪刺论篇》:“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其处,故名缪次。”[6]中医理论认为,不通致痛和不荣致痛均可导致人体经络气血倾移,左右气血盛衰不平衡,而交叉取穴法可使左右气血趋于平衡[5,9]。临床中若左侧肢体关节疼痛,取右侧风湿五穴,而右侧肢体关节疼痛则取左侧穴位,如两侧肢体均疼痛,则取双侧穴位。

2.2.3 贴骨进针,增强针感《黄帝内经》中曾有描述:“输刺者,直入直出内至骨,以取骨痹。”“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上下摩骨也。”[6]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贴近骨膜进针更易得气[10-11]。根据唐先平教授的经验,在针刺治疗风湿骨关节疼痛时,一般朝近心端方向,与皮肤成75°夹角,贴骨进针,进针深度需深入0.5~0.8寸。

2.2.4 动气针刺,牵引其气 临床中,当针刺得气后,需立即令患者活动疼痛的关节,并根据疼痛改善情况,来调整针刺方向或深度,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即出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8]但疼痛未好转,或病情严重及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还需视情况留针。而需要留针的患者在留针期间也要多次行针提气,并间断让患者活动患处。这种边行针边活动患处的方法目的在于牵引其气,促使气机的流通,以增强止痛的效果[6,9]。

2.2.5 留针时间长,增加刺激《黄帝内经》中记载:“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6]即一昼夜营卫之气可在人体运行50周,大约30 min气血运行一周,所以留针30 min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体的气血。对于病情严重及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有时需要留针治疗。虽然,一般留针时间为15 min左右,但唐先平教授经验是一般留针30 min左右。若年老体弱患者可适当缩短留针时间[12],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3 典型病案

3.1 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男,65岁。2020年6月5日就诊。主诉:反复多关节肿痛3年,加重2个月。现病史:素有痛风病史3年余,近2个月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僵痛,以夜间为甚,伴有左侧膝关节肿痛,右侧肩关节疼痛,抬举、后伸受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至医院就诊,自行购买活血止痛膏外贴及寒痛乐熨剂外用,关节疼痛稍有缓解。于今日来院就诊。(1)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双手小关节、左侧膝关节、右侧肩关节肿痛,遇热时加重,口干口苦,纳差,眠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黄微腻,脉弦滑。查体:双手第2~5掌指关节、两手第3~4近指间关节稍肿胀、压痛(+),左膝关节肿胀、细压痛(+),患处皮色稍红、皮温升高,右肩关节压痛(+),抬举、后伸受限。中医诊断:痹病,湿热阻络证。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肩周炎(右侧)。针刺操作:先针刺左侧五虎1穴及五虎2穴,同时让患者活动右侧手指,2 min后患者右手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疼痛消失。随后针刺右侧五虎1穴及五虎2穴,同时让患者活动左侧手指,2 min后患者左侧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疼痛消失。再针刺右侧中节穴,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左侧膝关节,5 min后左侧膝关节疼痛已不明显。然后针刺左侧反后绝穴,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右侧肩关节,5 min后右侧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右侧肩关节活动如常。所有针留针20~30 min,期间行针2~3次。为巩固针灸治疗效果,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汤剂口服,处方:苍术9 g,黄柏10 g,车前草20 g,牡丹皮12 g,威灵仙10 g,川牛膝20 g,忍冬藤30 g,生薏苡仁30 g,秦皮12 g,泽泻10 g,猪苓10 g,萆薢10 g,土茯苓15 g,秦艽10 g,益智仁12 g,石菖蒲15 g,炒白术12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7日后复诊,患者四肢多关节肿痛已基本消失,效不更方,继续针灸、中医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诊2周双手小关节、左侧膝关节、右侧肩关节肿痛未复发。

按语:该患者临床症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伴有左侧膝关节肿痛、右侧肩关节疼痛,辨病位,依次选取六节穴中的双侧五虎1穴及五虎2穴、右侧中节穴、左侧反后绝穴进行针刺治疗,同时让患者活动患处以牵引其气,促使气机的流通,以增强止痛作用,起到了立竿见影之效。

3.2 双膝骨关节病 患者,女,67岁。2019年6月15日初诊。主诉:两侧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伴两侧肘关节疼痛1个月。现病史:患者3年前劳累后出现两侧膝关节肿胀、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双膝骨关节病”,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后患者双膝关节肿痛逐渐减轻,但上下楼梯时仍感双膝关节疼痛不适,间断服药治疗,双膝关节疼痛时轻时重。1个月前患者由于外出旅游爬山,导致双膝关节肿痛加重,伴有两侧肘关节疼痛,屈伸稍感不利。(2)予外敷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感觉不适,遂至我院门诊就诊。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双膝关节肿痛,伴有两侧肘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涩,尺脉弱。查体:双侧膝关节稍有肿胀、压痛(+),两侧浮髌试验(±)。中医诊断:痹病,肝肾亏虚、瘀血阻络证。西医诊断:双膝骨关节病;两侧肘关节疼痛原因待查。针刺操作:针刺左侧中节穴,同时让患者活动右侧膝关节及右侧肘关节,5 min后患者右侧膝关节及右侧肘关节疼痛已不明显。随后针刺右侧中节穴,同时让患者活动左侧膝关节及左侧肘关节,5 min后患者左侧膝关节及左侧肘关节疼痛亦基本消失。为巩固针灸治疗效果,同时予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中药汤剂。处方:骨碎补15 g,威灵仙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续断15 g,盐杜仲15 g,泽泻15 g,炒白术12 g,川牛膝15 g,鹿衔草15 g,丝瓜络15 g,穿山龙15 g,独活12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020年6 月22 日复诊,患者双膝、双肘关节肿痛已基本消失,患者出现胃脘部不适,加用海螵蛸18 g,茜草10 g。其余治疗不变,继续针灸、中医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诊2周患者胃脘未诉不适,双膝、双肘关节肿痛未复发。

按语:唐先平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接诊患者时,首先辨病位,根据患者的病变疼痛部位,从六节穴中选取对病变疼痛部位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如腕、踝关节肿痛取小节穴,肘、膝关节肿痛取中节穴,髋关节疼痛取大节穴,肩关节疼痛取反后绝穴。在所选穴位及穴位周围点按,寻找出最敏感的压痛点,然后先以手代针,点按该压痛点,同时让患者活动患处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后,再行针刺治疗。针刺结束后,为巩固针灸治疗效果,再辨病辨证相结合,开具中药处方。该患者为双侧膝关节肿痛,故选取双侧中节穴进行针刺治疗。这种辨病位与辨病辨证相结合、针灸与中药结合的临床诊疗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4 小 结

唐先平在全息医学理论指导下,探索、总结出了治疗风湿骨病关节疼痛的特效穴位——六节穴,行针时强调远端交叉取穴、贴骨进针、活动患处关节、调畅气机在针刺治疗(特别是止痛)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针刺刺激第一掌骨的相应穴位疏通病变部位的经气,祛除病邪,以调整机体的气血平衡,达到治疗关节肿痛、活动不利等症状的目的。唐先平的选穴针刺经验不仅对于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蹲起困难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且经过3~4周的针刺治疗还可以明显改善风湿骨病患者关节的梭形肿胀及手腕关节的尺偏畸形,提高风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六节穴取穴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对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肿痛风湿肩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
肩关节生物力学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