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育中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分析

2021-11-21王文燕

读与写 2021年29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资源

王文燕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中心幼儿园 山东 利津 257400)

引言

虽然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并不能向幼儿灌输系统性的知识,但是教室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从实践活动中加强自身对家乡的了解,并通过贴切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提高自身能力的训练,从而为幼儿在接受系统性教学前打好能力训练基础。乡土资源的利用必须从幼儿的实际能力出发,幼儿教师在选择教育资源时,需要考虑幼儿实际具备的认知能力,教育活动与资源利用不能具有过多的寓意,否则幼儿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乡土资源所蕴含的道理。

1.乡土教育资源的含义及作用

乡土教育资源即学校所在区域的自然景物、文化古迹、民间艺术等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与环境的对话搭建桥梁。陶行知也说过:“大自然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天然教材宝库,运用天然资源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学习感受。”这就为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指明了方向。乡土资源形式多样,总的来说可分为自然地理资源(山川、河流、田野、树木、花鸟)、民风习俗与传统文化(赛龙舟、刺绣、风筝)、人文历史资源(名胜古迹、历史遗址)和社会发展资源四大类。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乡镇,在幼儿园教育设施设备欠缺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自然资源开展教学,以改善幼儿园教育条件,让幼儿在充分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自然的魅力。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乡土资源来教学,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乡镇幼儿园、乡村幼儿园来说,乡土资源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不但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充实,还能丰富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第二,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教学条件为背景,幼儿园可以开发适合自身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推动园本课程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资源开发尤其是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能运用到乡土资源的实践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幼儿不但会对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乡村田野中,有色彩斑斓的蝴蝶,也有茂密的庄稼,在幼儿手工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来到田野,让幼儿自己动手搜集材料,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和思考。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摆脱教材短缺的束缚,还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作用,促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2.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2.1 乡土资源的利用对于幼儿教育活动发展的意义。由于教师不能给予幼儿系统性的教学,所以教师的教育活动中会受到很多限制,必须考虑在不给幼儿灌输知识的情况下,保证充足的教育资源。乡土资源因为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可以从父母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地区的文化习俗,将乡土资源融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贴近幼儿的认知,可以尽可能减轻幼儿难以接受教学资源的情况,而且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可以进行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的教育,能够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父母或是家中长辈的农作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家中长辈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自己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帮助长辈完成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而且让幼儿更多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可以让幼儿加深对家乡的记忆,从而不断深化幼儿对家乡的情感。而且不同地区的乡土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教育活动,还可以对幼儿的审美水平进行提高[1]。

2.2 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乡土环境中的许多事物如花、鸟、树、木、鱼、虫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活材料。而教师则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个性化教育中学有所得。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特色、趣味课题活动,如春天里,教师可以带着从田野里摘来的树叶、花朵,开展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的课题活动,让幼儿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到了春天树叶就会变成绿色,为什么花朵会有香味,为什么蝴蝶可以飞舞。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走出课堂,带领幼儿去观察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的世界,需要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这样他们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本着安全、适宜、全面的原则,确保探索性主题活动有序进行,又要做好幼儿指导和服务,确保幼儿通过学习能有所提高。如某教师以稻草为主题开展幼儿教学时,不但让幼儿讨论稻草的作用,还指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稻草搓、编、捆、扎等比赛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欢乐。

2.3 创设环境,让幼儿与乡土环境对话。长期以来,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常常会步入以下误区:过分强调美观,导致环境装饰性摆设缺乏童真、童趣;形式单一,忽视幼儿的参与性;为了节约开支,教学环境一成不变,环境创设的教育性难以实现。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用乡土资源装饰、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可有效填补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方面的缺陷。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在自然区域摆放螃蟹壳、花朵、粮食种子等用来装饰环境,为幼儿观察自然提供良好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土人文山水特色进行幼儿园大环境布置,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同样,教师还可以在地方民俗节日等特定时间,打造与节日内涵相符的主体活动,进行幼儿园环境设置,如在端午节用艾菖蒲、艾叶、香囊、艾虎、长命缕等装饰教室、走廊,让幼儿感受浓郁的节日氛围。教师还可以提供空间,选用乡土资源开展适当的种菜、摘棉、动物养殖等实践模拟训练。

2.4 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大自然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天然大课堂。教师善于将乡土资源引进课堂可以为幼儿认识自然提供便利,而将课堂设在户外,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与想象的发展。鉴于此,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兴趣、教学需要与生活经验,带领幼儿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让幼儿在自然生动的环境中发展思维、放松身心。如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自然中观看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让幼儿近距离感受植物的色彩和形状。在幼儿手工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幼儿用玉米、稻草、麦秸秆、竹子、泥巴等进行编制、设计,在运用这些熟悉的自然材料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但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还可以尽情探究。力,还能使幼儿的思想素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运用乡土资源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的方法

3.1 合理规划乡土资源,加强幼儿自主能力。在对乡土资源进行规划利用时,教师如果没有把握相应的尺度,资源利用不合理,将会对幼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进行资源利用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简单的了解,掌握幼儿日常可能接触到的乡土资源知识,然后通过此类知识,逐渐进行扩展,考虑到幼儿自身没有良好的自主能力,需要在活动中进行一定的训练,教师就需要考虑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农村地区,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入田间,对农民的日常劳作进行了解,通过带领幼儿与农民进行交流,或是从幼儿教育课本上进行学习,了解农作活动,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3.2 开阔幼儿认识视野,培养幼儿独立性格。因为家庭原因,所以家长对于幼儿的保护措施比较到位,所以大多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对独立活动进行学习与了解,所以幼儿很难在安逸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独立意识。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利用乡土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培养自身独立意识,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完成简单的生活操作和家务活。

3.3 增加幼儿活动区域,推动幼儿动手实践。乡土资源本身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所以导致幼儿的教育活动拥有了非常多的活动区域,教师在进行活动规划时,可以结合乡土资源中包含的自然区域内容,为幼儿创建拥有宽阔活动区域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界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和娱乐。因为幼儿本身具有预防危险的意识,所以幼儿还可以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自然界中进行春游等活动,让幼儿更好的接触自然,利用农村地区春季万物复苏风景的优势,让幼儿在自然界中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2]。

3.4 丰富幼儿家乡教育,加深幼儿家乡记忆。幼儿阶段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家乡较为依赖,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家乡的感情,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或是分享活动,让幼儿对自己记忆中的美丽家乡进行分享,或是通过动手绘画制作明信片的方式,将自己记忆中家乡美丽的风景,利用图片进行表现,让幼儿加深对家乡风景的记忆,从而提高热爱家乡的感情。幼儿阶段本身对熟悉的生活区域有着浓烈的情感,在幼儿阶段,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对家乡的认知,从而保持对家乡的热爱。

4.结束语

综上,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园所在地区的风俗文化进行详细了解,在教育活动中,科学的将土资源融入到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相应的知识,也要从幼儿的情感出发,引导幼儿的对家乡的感情。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我给资源分分类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读《乡土中国》后感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