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1-11-21谢小云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音准声部乐器

谢小云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东学校 福建 南平 353000)

合唱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应以强化学生合唱技巧为基础上,通过音乐欣赏和引入乐器以及合作意识培养等方式,使得整个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展开研究。

1.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学生合唱技巧的引导

合唱艺术具有较强的集体性,需要集体中成员进行有机配合,更需要不同声部的配合,不同声部只有做好统一和协调,才能彰显音乐魅力所在。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切实加强对合唱技巧的掌握和应用,并始终契合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合唱活动。一般而言,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调节呼吸和控制气息,从而强化不同声部的转换,让学生在掌握合唱技能的同时,通过实践促进对合唱技能的检验。

例如笔者在进行《小白船》一曲的合唱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采用二声部来合唱这一歌曲,所以将学生分成了A组和B组,首先是A组和B组的学生分别合唱,一组合唱的同时,另一组学生则从演唱小组在合唱时是否存在音准问题进行判断,当存在音准问题时,还要找到存在的问题所在。让A组和B组轮流演唱,从而在找到对方不足的同时学习其优势所在,主动避免发生走音的问题,同时通过强化学生的训练,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合唱能力。在音阶训练时,采取分组的方式,学习对方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在合唱中掌握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吗,从而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2.在合唱教学中注重音乐欣赏过程的引导

学生合唱音乐的过程实际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因此能有效的通过合唱训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的音乐体会。因此需要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对音乐的欣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并准确把握声部,在聆听他人声部同时,表达音乐技能和音乐情感,以便于更加协调和统一合唱。比如在进行《团结就是力量》的合唱教学时,可以采用二声部开合唱,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该曲目的音乐内涵,让学生采用深情而又洪亮的声音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使得学生在准确表达其音乐内涵的同时,还能在音乐欣赏中,深入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小组在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时,还应注意演唱的速度和力度以及演唱的方式,在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之后,引导学生采取听辨和模仿以及听记等过程来提升音乐听觉,在增强学生音乐记忆力的同时,还能在教师的指挥手势的配合下,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从而提升学生音乐综合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视角来欣赏音乐作品,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合唱能力。

3.在合唱教学中注重乐器课堂的引入

乐器在合唱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乐器能有效的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乐器旋律中,激发学生对演唱歌曲的兴趣。但是乐器演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因此需要教师在乐器演奏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乐器配合而更好地把握音准与音高。比如采用电子琴伴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其音准,并在教师演奏节奏下演唱,在弹奏到转折点时,学生明确相应的演唱方式,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结合教师的分声部演奏训练,促进学生直观的把握不同声部的音高与音准,让学生在教师的伴奏训练下强化学生的合唱能力,夯实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4.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良好的合作意识是促进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所以首先要发挥手势的作用,让学生对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全面理解手势的基础上,做好与指挥员的配合,在信息沟通中强化心灵沟通,使得合唱失误得到有效降低。其次是在进行呼吸训练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时,常见的有集体训练,以及分声部训练和共鸣训练,但是不管是哪种训练,应不断夯实训练实效,以促进学生训练的合作能力。且将学生合作意识的训练作为训练的重点。例如在进行共鸣训练时,由于共鸣腔有三种,不同的时候,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也不同,其中,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分别是对学生的胸腔和口腔以及头腔进行训练。而这三种训练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需要切实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其技巧的同时,还能在合作意识强化中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使得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合唱技巧引导、强化音乐欣赏、乐器引入课堂、合作意识培养四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实践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针对性的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促进合唱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音准声部乐器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学乐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乐器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